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玮  程美玉 《山西农经》2022,(1):167-169
在当前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农村民生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总体而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民生发展、民生建设都相对落后。在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了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目标,首次将农村民生问题划作农村工作重点。基于此,文章从济南市农村民生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和论述,具体分析了当前该地区存在的民生建设问题,并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今后解决农村地区民生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着农村民生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民生的概念和内涵、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农村民生思想、改善农村民生的历史进程、改善农村民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善农村民生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加以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意义上,民生只是简单地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民生关注的话题离不开吃和穿。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是最主要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求逐渐成为了民生领域中的新需求。当前,长期受到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构想。破解农村生态建设的困境,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民生,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民生和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二期保护工程,并推出了一系列与改善民生有关的政策。虽然近年来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关于天保区民生问题的研究甚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天保二期工程民生影响评价体系,并拟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熵值法基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测度了2006—2019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农村民生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考察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平衡并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借助分位数标准化方法探究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并剖析其内在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农村民生发展整体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水平较低的省份对水平较高的省份存在“追赶效应”。(2)农村民生发展的总体不平衡呈下降趋势,区域间不平衡是空间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不平衡贡献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人民生活不平衡是全国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不平衡;且任意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其对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强度。(3)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社会发展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存在重要影响,人民生活对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影响显著。本文丰...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既是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基于民生的公共财政,力求实现民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智慧化对于加快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针对农村的智慧化治理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信息化认知等各方面的不足,政府针对农村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困难,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也很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率。本文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农业信息化数据化,不但可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民生环境、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速度,推动农村社会的治理管理,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农业信息化发展要真正以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生产需求作为基本核心,构建软、硬件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农业发展的框架体系,进一步融合内外部环境,为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健全的保障机制和良好完备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向乡镇城市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也因此逐步提升.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通过对土地流转过程的实地调研,发现土地流转的种...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了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阐述建设新农村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生变化显著;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症结所在;建设新农村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村落共同体处于变迁之中。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传统道德习俗逐步边缘化,社会治理的传统文化基础也逐步离散化。在农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挑战。要想改变农村社会治理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困境,需整合乡村文化,实现农村社会的整体性治理,并运用现代理念,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互为条件、相互统一、密不可分,要坚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各种民生问题,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论述了经济增长与民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普遍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中,婚姻登记档案的管理和发展能够看出目前人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婚姻登记档案,并解决个人的民生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婚姻登记档案利用谈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三农”问题仍然是主要矛盾的聚焦点。而社会工作作为连接政府与社区的纽带,在助力政府保障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专业人才欠缺、观念陈旧以及投入不足等原因,难以面对层出不穷的农村社会问题。加快构建农村社会工作全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本土化建设,同时拓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理清人才建设新思路,方能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费县从全县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从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瓶颈性问题入手,积极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改革创新,探索实施了"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制度化、系统化转变,探索出一条具有费县特色的多元化新型村级治理之路。背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和采取的措施。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民生为本: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独特的内陆省份,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当地持续完善和优化乡村振兴规划的顶层设计,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人才支持、民生改善、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进行着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长期以来青海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农村发展面临较大困境。为此,要汇聚更多人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而逐步缓解青海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渐进性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供给缺失,治理主体单一,盲目发展经济等困境。进行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准则,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部门监管,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