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的频繁发生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应运而生。本文从理论层面剖析保险实施效果的作用路径和不同村庄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基于江苏省H市的调研数据和相关案例予以佐证。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作用,总体上实现了降低土地流转风险、提高土地流转积极性、维护村集体和农户利益的政策目标;但政府投入和宣传力度不足、村集体政策知晓情况不佳、保险公司赔付效率低下且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土地流转面积后期出现下降趋势,保险整体的续保情况亦不容乐观;村集体由于经济水平、风险意识及原有防范措施效果各不相同,造成参保与续保率、违约状况变化及对保险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现状分为法律政策层面与实践层面两个方面:法律政策上没有对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运行产生直接阻碍;土地信托流转不断增多,但是实施范围及使用的有局限;实行土地流转的农村地区具有特殊性。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法律制度、土地流转风险较高、投资吸引力差等问题。据此,笔者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鼓励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进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众多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推动有限的土地资源向有能力的经营主体流转,掀起了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新的热潮,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一、江苏省土地规模流转现状特征江苏省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江苏省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制度初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机制是土地发展的重大成就,对国家土地转移体制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促使农业规模经营更符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工作.然而,在新疆农村土地流转实际过程中,依然有着土地流转程序非标准化、缺乏高效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健康发展,2008年初,江苏省农委(原江苏省农林厅)联合江苏省财政厅下发了<江苏省财政扶持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并规定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省级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补助资金.此项政策出台后,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市、县纷纷结合省里意见,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配套政策,加大对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的补贴力度,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时至今日,此项政策已经实施三个年头,其实际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不充分、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民营资本进入农地市场对农地的流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民营资本在土地供求、农户收益以及乡村干部的行为因素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好土地流转政策、发挥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需要政府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工作的引导和规范。同时,农发行也要从支持重点、支持主体、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创新信贷政策。近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农村土地流转意见对于当前农村土地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影响。利用好土地流转政策、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对农发行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江苏省分行近期信贷支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探析农发行信贷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8.
典型国家(地区)农地流转的案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之一。该文选择了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越南作为不同土地制度、资源条件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典型案例,侧重介绍这些国家(地区)推行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得到土地流转机制建设的四点启示:(1)土地产权边界清晰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2)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3)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4)专门的中介机构为农村土地充分流转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对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也导致围绕农村土地产生诸多矛盾。如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前提下,更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大局。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江苏省无锡等地多年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土地补偿分配等方面,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利益协调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以此来稳定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成效 江苏省海门市农村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全市土地流转经历了农民自发、组织引导到逐步规范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二轮土地延包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渐由以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为主转变为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流转为主。2005年,农业部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行为加以规范,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效果逐步显现,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效益,农业效益明显提高。但也应当看到,有的地方在推进土地流转时片面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断创新和实践,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农发行江苏省沭阳县支行认真贯彻中央和总分行政策要求,对支持土地流转的规模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一、农发行江苏省沭阳县支行支持土地流转试点的实践探索该行认真贯彻中央和总分行政策要求,经过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省行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下,最终选择沭阳县青伊湖农场种子有限公司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诸多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农村土地流转离不开金融支持体系的有效运营,当前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制度不够健全、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需求、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本文基于现实状况和政策法规基础上,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中心,以金融支持为出发点,介绍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机构的各种功能,对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并对以后金融机构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以更好的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政策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东海县是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服务试点县和江苏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具有扎实的土地流转和金融创新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此政策指导下,连云港市委农工办和人行市中心支行联合东海县委县政府推动建立了土地确权登记、农村综合产权价值评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以及建立风险缓释基金等工作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梳理了土地确权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建立并分析了农户与基层组织的博弈模型、农户与农地转入主体协议流转机制下的博弈模型,以及农地公开拍卖流转机制下农地转入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层组织对土地流转过程的干预程度会对农户的期望收益产生负影响,一般情况下农地的拍卖流转价格会高于农地的协议流转价格,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信息的完全程度会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因此,要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自主性,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行政干预;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信息公开、充分竞争的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构建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与产权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对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也导致围绕农村土地产生诸多矛盾。如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前提下,更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大局,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江苏省无锡等地多年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土地补偿分配等方面,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利益协调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以此来稳定并完善农村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规模流转可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诸多方案,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依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流转过程频繁出现各种问题。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乡村振兴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介绍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与意义,阐明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改善人地关系、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测算了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进而实证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较低,尚未达到"半"市民化阶段,其中,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市民化拉低了农民工的整体市民化水平。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存在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对农村土地流转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时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代际差异,其中,东、中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显著影响农村土地流转,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小且不显著,相较于新生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河北省农村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缺乏有序中介组织、土地流转较为分散、流转期限较短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土地科学合理有序的流转。  相似文献   

20.
转出一片艳阳天——射阳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规模农业植根于土地,依赖于土地,必须全力做活流转文章.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料,农民财富积累的源泉,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稳妥、适度、规范的思路,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因素还不少,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高效规模农业还有很多问题必须在实践中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