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力标准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的。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结构,都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基础,即生产力;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等。四项基本原则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但生产力作为社会的物质基础,毕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精神文明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进步,它反映了人们道德境界的升华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具有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它理所当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成了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以此为基础,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经济发展就是一切的社会意识,由此演绎开来,衡量社会生产进步就是生产力这一尺度。我认为,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点,不仅在理论上抹煞了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而且在实践中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一、评价社会进步的合理尺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要素的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四个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现在谈谈怎样才能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衡量生产关系优劣的惟一因素。决定生产关系的因素不等于对生产关系的判断因素。马克思对社会经济制度划分的依据含有生产力标准,但主要还是价值标准。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产关系或者说生产方式的历史特性,对存在阶级剥削的制度来说,马克思把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剩余劳动的形式作为判断不同经济制度或生产方式的显而易见的标准。正义具有永恒的价值即人类行为和利益的普遍兼容性,而且是一个历史和相对的概念,马克思开拓性地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赋予正义一个新的内涵,那就是正义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基于正义受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直接制约,正义成为了反映既定的生产方式的一面价值镜子和判断这个生产方式是否偏离的一个尺度。由于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依据正义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判断标准含有生产力标准,重在生产关系标准,即价值标准。对不同经济制度优劣的判断标准是正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用人类开发改造自然的整体结合方式和自然界的作用方式——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做标准,把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自给生产力、商品生产力、产品生产力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同处于商品生产力这一历史阶段,它们在生产力方面都姓“商”,而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区别。文章对商品生产力的特征做了初步探索,认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企业是商品生产力运行的主体;商品交换关系是商品生产力各种要素相结合的纽带;资本是商品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市场是商品生产力的资源配置条件和最终实现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私有经济从被改造、限制到被消灭,而后又被允许、共同发展,以至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宪法的明文保护,这个曲折过程,反映了我们对私有经济认识的变换和深化。私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而私有经济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也会消亡,是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机体发展规律、“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两个决不会”重要思想的。这就是中国私有经济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归根到底,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决定的,近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决定的,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创新社会主义,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际对比,对我国的生产力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破除了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僵化理解,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出发,得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三个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证了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又从增强企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且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人类生产的社会性质,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结合,又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文章认为,实现股份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尽快以股份制形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存在补新民主主义课的因素;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放大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不能混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内容;"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容混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营和个体经济,但私营和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应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应分清生产力决定论、生产力标准论同唯生产力标准和唯生产力论的区别;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私营经济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什么要发展私营经济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私营经济?目前,社会上有3种看法,一是我国的生产力落后;二是我国的生产力是多层次的;三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概括说到底都是用生产力的原因来解释的,因为初级阶段也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问题。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论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我们不能机械地来理解马克思的这一原理,因为马克思的这一原理是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一般说来对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除了生产力标准以外,是否还应有价值标准;第二,对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评价,重在生产力标准,辅之以价值标准的说法能否成立;第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是否应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刘世佳 《生产力研究》1994,(4):23-26,37
本文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即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阶段;要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根本动力;改革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两种不同方式,改革解放生产力是革命解放生产力的继续和发展,两者根本日的是一致的;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因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产力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生产力因素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生产力进行因素分析,无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意义。一首先要确立三个观点:层次观点、相对观点和动态观点。 1.生产力因素在不同的层次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生产力系统最深层次上的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是简单的、普遍的、实体性的因素,也是其他生产力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力系统中间层次或第二层次上的因素是科学、技术、信息和教育,可称为附着性因素或渗透性因素。它们的特点是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以改革开放为实践载体,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是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必然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这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是非评判的标准问题。具体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以什么为标准,二是如何评判。对此,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作出了“三个有利于”衡量标准的精辟论断。1992年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各项工作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十三大报告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直接纳入了党的基本路线,其中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对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振兴中华,富国富民,意义十分重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论断引申出来的。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分析前人论述的观点 ,明确了“社会科学技术”的概念 ;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评价与比较尺度 ,就是社会经济价值的尺度 ;指出 :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还是第一生产力中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 ,社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自然科学技术更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既包括社会的管理决策者 ,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 ,人们还没有普遍、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甚至一些人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