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史论坛”2 0 0 2年 9月 11- 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是 2 0 0 1年 12月“论坛”关于该主题的第一次研讨会的继续。会议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农业展览馆、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日本的 5 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下面就本次会议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对加州学派的评价及相关问题  龙登高 (清华大学 )以“加州学派和研究范式革命”为题 ,介绍彭慕兰 (…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 5月 13— 14日 ,“中国经济史论坛”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系列研讨会 ,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和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承办 ,近 5 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一、对中国传统经济的总体评价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聚焦于明清时代 ,一方面与唐宋比较 ,另一方面又与同时期的西欧比较。比起前两次讨论 ,明清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高峰的意见发表得较少 ,而强调明清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与西欧差距的意见阐述得较多。李根蟠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试图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12月7日,“中国经济史论坛”在京召开了第四次“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6.
蓝鸥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158-159,112
由《中国经济史研究》、《财贸经济》、《货殖学刊》、《史学理论研究》四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商学院召开。到会的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史学专家、学者计50余人。会议主要就传统市场的主要特征、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机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经济所联合举办的“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在近代史研究所召开。来自近代史所、经济所、农发所、清华大学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近代史所副所长虞和平研究员主持,就传统经济因素对现代化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据会议记录将主要发言摘录如下。 吴承明(经济所)说;什么叫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传统向理性社会(工业化)转化。欧洲是基督教社会,神权统治,所以,必须先有文艺复兴,先人文化,然后再向理性转化。中国不…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发育与演变的悖论看中国传统经济衰落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换言之 ,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经济 ?为此 ,本编辑部组织了两次“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研讨会 (详见本刊刊登的会议纪要 )。现将第二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以期引起学界更广泛的关注 ,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经济发展比较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荧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3):136-140,160
1997年6月24日,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在京联合召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经济发展比较”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史所、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就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经济发展的整体估计、战国秦汉与明清经济发展比较以及小农经济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集中、热烈。下面就会议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估计宁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指出:对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学界关于企业发展和企业制度的讨论也逐步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企业自身的历史和特征,2004年10月在北京香山,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了题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的近30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国内外动态研讨会于2005年12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的主题是交流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动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财政部、中央党校、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学者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董志凯研究员概括总结了2005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现状与动态。主要涉及五方面的内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选题…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5月 2 7日至 30日 ,在厦门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三家杂志联合发起召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学术研讨会。与会的 30余位专家学者直陈胸臆 ,各抒己见 ,审视了当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也提出了重振经济史研究的诸多良策 ,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振兴经济史研究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进入一个辉煌期 ,但到 90年代以后 ,随着整体史的倡导 ,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经济史明显受到了冷落。与会者有感于此 ,检讨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市场的革命性变化①至宋代已趋完成,同时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即由分散趋向整合,由封闭趋向开放,由割据趋向统一。本文无力面面俱到地阐述这~进程的全貌,而是综合以往的相关考察,选择较为突出和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内容,试图展示11-19世纪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轨迹。一、市场资源配置与全国性经济地理布局的重组唐代以前,全国农作物与手工业分布呈现强烈的自然均衡状态,各地的作物构成都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特征,远距离的物资交流很大一部分通过政府调拨手段来实现。商品流通在品种上多局限于名特产品,在时间上局限于丰…  相似文献   

15.
总论蓝 鸥  本年度中国经济史研究续有发展。学者们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讨兴致未减 ,回溯上个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另外 ,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经济史理论与方法 经济史理论与方法是近年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吴承明专文阐释经济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 ,追溯经济史学发展 ,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 ,探究理性主义的发展道路 ,并对理性主义作了深刻的反思 ,着重论述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理性化或现代化、历史一元论与中心论、历史的连续性等问题 ;他还对实证主义、经济学理论、结构主义、经济计…  相似文献   

16.
范建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4):F0002-F0002
一部中国经济史,并不纯粹只是经济史。它是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特殊的社会制度之下的经济发展、演进史。传统中国的政治生态对它的影响是无形的,然而却是巨大的。在传统中国,考察经济与政治的关联,有一个绝佳的领域,就是财政问题。不同于纯经济史,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结合起来考察,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另一幅立体图景。在这方面,程念祺的著作《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给我们初步展示了这一新的视角,并初步描绘出一幅新的中国经济史变迁图景。程著虽然是一部论文结集,但读后可以发现,作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18.
正确评价清代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中国古代史学者,困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明于前而昧于后,对明清时期的经济作出了不适当的贬低的评价。他们认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人口增长快,土地垦辟少,出现“人满之患”,“民穷财尽”。社会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局面,变为一个越来越贫穷的国家。与唐宋经济,乃至秦汉经济,都无法比拟。这种论断,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实有澄清的必要。清代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高峰。全面论述并与唐宋乃至秦汉进行比较,实非易事,也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详尽。本文只拟就他们的某些论点与论据,对清代农业经济的几个问题提些看法,与他们商榷…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经济生活,就经济类型看,古今数百个民族和族体,大致可划分为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其中,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占居很大的比重。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东北周边万里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居住过狄、戎、匈奴(包括其支系铁弗、屠各、卢水胡)、东胡、乌桓、鲜卑(包括其支系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段氏、柔然、契丹、奚)、氏、羌、丁零(高车、敕勒、坚昆)、乌孙、月氏、突厥(沙陀、突骑施)、回鹘、吐蕃、女真、蒙古等许多从事游牧、半游牧的民族。目前,居住在上述地区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土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现状的分析,得出其对资源、环境、空间的耗费不符合人类永续发展的结论,继而提出应加快传统经济向服务经济结构蜕变的论点,并对进行蜕变的原因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