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非援助一直是中国对非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对非援助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模式,这是一种成功务实的中国对非援助与经贸结合的合作方式,它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得失也引起世界的热议。近年来,中非关系正经历着战略性大转变。中非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把这种关系更好地引导到促进非洲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非洲自己的职责,也是中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模式界定为"发展引导型援助模式",认为它是一种通过"援助+合作"的平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受援国实现自主发展,并最终实现受援国与援助国共同发展的援助模式。在援助理念上,坚持"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在援助方式上,强调"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在援助目的上,致力于"以援助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以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总之,中国对非援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与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援助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对外援助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些业已成为有条件援助盛行的依据。作者通过回顾美国对非洲援助的阶段性特征,评析了美国对非洲有条件援助的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认为美国的有条件援助不仅缩小了非洲国家的政策空间,耗费了大量的谈判成本,而且还影响了非洲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最后分析了中国的非洲战略对美国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对外援助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对外援助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些业已成为有条件援助盛行的依据。作者通过回顾美国对非洲援助的阶段性特征,评析了美国对非洲有条件援助的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认为美国的有条件援助不仅缩小了非洲国家的政策空间,耗费了大量的谈判成本,而且还影响了非洲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最后分析了中国的非洲战略对美国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总额持续下降,但是对非洲援助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日本对非洲的官方发展援助政策呈现出政治利益优先,强调亚非合作和经验交流,以及高度关注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的新趋势。入常和能源是日本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为此,日本希望能成为亚非合作的主导者,通过中日合作,借力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但是,从非洲国家的角度看,日本试图通过援助换取政治影响力的作用有限。由于援助的宗旨和原则不同,中日在非洲开展援助合作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中国对非洲大陆提供了大量农业方面的援助,以促进当地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虽然中方援助者始终在积极尝试改进援助方式,但总体来说农业援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仍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作者通过回顾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的各种农业援助形式的表现,尤其是对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反思中国援助项目在非洲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和难以持久的原因,并探寻进一步改善援助效果的方法。作者认为对非洲援助形式的演变与中国自身的市场改革过程密切相关,援助项目逐步市场化运作体现了中国的发展经验,但非洲农村的独特环境对实施项目的中方企业提出挑战,援助者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仔细摸索可行路径。同时,中国农业援非的探索过程也反映了国际发展援助的普遍困境,在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时,外来援助往往无法融入当地社会,达成本质内生的转变。问题的解决要求援助者转变思路,不以外加标准来衡量援助效果,而应将援助视为协助当地社会向现代化转变的助推器和润滑剂,并从受援国长期整体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对援助作用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在全球展开,而能源短缺问题似乎越来越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经济腾飞的\"瓶颈\"。于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开始对\"富饶\"而贫穷的非洲抢滩登陆,甚至以\"反恐\"的名义谋求能源争夺战。  相似文献   

8.
自旨在解决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美朝核框架协议》签署以来,美国对朝鲜提供了大量能源援助。截止到2003年底,在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框架内,美国政府共向朝鲜提供了价值4亿多美元的能源援助。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美国又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对朝提供了20万吨重油,为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了180万美元的人员、技术与设备支持。本文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朝能源援助的起始动因、描述了美国对朝鲜的能源援助进程并预测了未来美国对朝能源援助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11.
12.
1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issue of aid effectiveness in Africa b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aid on growth. Historically, Africa's development context appears to be an aid‐dependent one, and with the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 (NEPAD) calling for additional capital flows to improve growth levels on the continent, and the attainment of the U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partly conditioned on aid inflows, there is a new urgenc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id. Using a sample comprising 40 member countries of the African Union, and estimating fixed‐effects growth models, we find a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aid on growth. Aid increases investment, which is a majo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aid‐growth relationship. An extension of our analysis to examine sources of growth finance shows aid, workers' remittances, debt‐service resources and domestic saving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development finance. Thus, for now, aid matters for the continent's growth. However, given the apparent donor aid fatigue and the debt servicing implications of concessional loans, the paper supports the need to strategize to reduce future dependence on aid.  相似文献   

14.
Aid effectiveness in Africa: the unfinished agen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rica is the world's most aided major region. Yet economicgrowth has been disappointingly low there. A number of factorsexplain the poor outcomes and limited sustainability of andin Africa. But the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id relationship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ne, including the dependence ofAfricans on that aid. The currently popular nostrums for solvingthe problem of the effectiveness in Africa - selectivity, ownership,sector investment programme and more aid - are as yet inadequateand often contradictory. Much more work and honest debate needsto occur before the problem of aid effectiveness can be tackledin Africa.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a disaggregated cross-national time-series aid data and a Least Squares Dummy Variables (LSDV)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id on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We find that, contrary to what some critics of aid argue, aid has a small but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specification of the model shows that aid affects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rough increased domestic savings an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对非洲ODA与FDI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对非洲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与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进出口等方面的关系。根据中国对非洲援助目标与政策的转变,把中国对非洲援助与直接投资关系的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第三阶段1993~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的官方援助与对非直接投资在规模上具有互补性,但从各自占当年中国GDP的比重而言,两者又具有相互替代性。此外,本文还在建立计量模型时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可以极大的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但对非洲进口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8.
19.
“石油冲击”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 《开放导报》2001,(1):26-2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