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能源问题在国际形势与世界发展中的分量不断上升,它不仅是经济和发展问题,影响着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作为政治和安全问题深刻影响着世界形势和大国战略,往往成为影响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这样也就出现了新的外交形式——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2.
非洲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储量,也亟需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重点区域。日本作为全球能源进口大国,高度重视通过能源外交保障自身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下,能源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日本一方面加紧完善国内能源经济政策机制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对非能源外交,逐渐形成了在官民协作平台统筹下,以传统能源供给和清洁能源技术为重点的能源合作格局。但是,由于体量规模、竞争压力、企业意愿等现实因素制约,日非能源合作整体进展有限。随着2022年第八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日本加强对非能源外交的趋势将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中亚能源战略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的政治和经济正处于大国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困境之中,寻找共同的战略利益与新的合作领域成为维护和巩固中亚政治与安全稳定的重要课题。日本重视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是其亚太外交战略的综合战略选择,其意义和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继续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积极寻求中日两国共同参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有利于构筑和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在对外关系上主要依靠联盟外交,如英、法、德等国家在欧洲的"合纵连横",日本的"与强者为伍"战略,二战后美国对北约和亚太联盟体系的经营,冷战后俄罗斯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依赖等。受制于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地缘环境,中国缺乏历史上大国崛起所拥有的"后院",中国的战略文化也排斥"势力范围"和"联盟政治"思想。作者从中国的时代需要出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四大外交战略——大国协调战略、区域整合战略、政治联合战略和国际危机管理战略均难以满足中国的安全需要,中国应在联盟外交与伙伴外交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准联盟外交。实施这种"联而不盟"的特殊外交类型需具备四个条件:竞争性政治集团、动态性权力关系、严重性安全威胁和"统合性"战略文化。在新时期国际"多元格局"下,中国应尝试开展灵活务实、相互联动的"三环准联盟外交"——多边组织型、新兴合作型与传统友好型,它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运筹与美国、欧洲大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关系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经济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日本来说,大国追求与经济外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又成为大国追求的基础。本文试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经济大国地位的形成及政治大国的追求来阐述日本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德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3):57-81,157,158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在对外关系上主要依靠联盟外交,如英、法、德等国家在欧洲的"合纵连横",日本的"与强者为伍"战略,二战后美国对北约和亚太联盟体系的经营,冷战后俄罗斯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依赖等。受制于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地缘环境,中国缺乏历史上大国崛起所拥有的"后院",中国的战略文化也排斥"势力范围"和"联盟政治"思想。作者从中国的时代需要出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四大外交战略——大国协调战略、区域整合战略、政治联合战略和国际危机管理战略均难以满足中国的安全需要,中国应在联盟外交与伙伴外交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准联盟外交。实施这种"联而不盟"的特殊外交类型需具备四个条件:竞争性政治集团、动态性权力关系、严重性安全威胁和"统合性"战略文化。在新时期国际"多元格局"下,中国应尝试开展灵活务实、相互联动的"三环准联盟外交"——多边组织型、新兴合作型与传统友好型,它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运筹与美国、欧洲大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关系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7.
谢飞 《北方经济》2021,(5):25-28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是能源供给以及消费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导致能源的持续供给出现短板,能源依赖进口等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充足,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扩大,与沿线国家构筑能源命运共同体,构建多样化的能源战略体系,延长能源加工与生产产业链,对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的能源外交为当今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奠定了基础,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前苏联的能源外交充分体现了其服从于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的外交属性。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我们把握经济形势,借鉴经济危机时期苏联能源外交的经验,加强中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能源外交:印度的地缘战略认知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印度已迈入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之列,本土能源资源的不足以及对海外能源依赖的加深对印度的发展和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主要能源进口国之一,印度必须将确保海外能源供应视为国家战略安全的当务之急,这促使印度现实地评估各种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以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从而实现在动荡的全球与地区安全格局中保障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与印度的海外能源战略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同一环境也为中印两国在国际能源领域内的合作和竞争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能源帝国"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俄罗斯石油、卢克、尤科斯、苏尔古特油气等垂直一体化的股份制石油公司.这些大型石油公司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和影响政府的能源外交决策,并配合国家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推行公司自身的能源"外交政策".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在能源外交方面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出现的全球性能源危机,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和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对能源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即既要着眼国内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要强调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才能最终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稳定供给,确保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贺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34-48,156,157
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是分析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理论新视角。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各具形态的区域性公共产品,这成为日本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和实现自身大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途径之一。在日本国内,功能性合作被普遍视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基本路径和关键内容,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则是开展功能性合作的重要方式。在东亚的区域合作中,亚洲各国既要珍惜传统友谊、政策宣示的积极作用,也要通过制度性建设和功能性的外溢、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以及相互利益的交换和妥协等方式给予刚性支撑。在当下的东亚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联合供给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开展功能性合作是一种较为现实的政策选择。积极扮演区域性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有效促进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二战后日本亚洲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该积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以共同供给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deals with prerequisites, conditions, problems and directions of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Northeast Asian (NEA) countries. It describes a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Russian economy,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astern energy policy of Russia, and the role the fuel and energy potential of the Eastern regions of Russia can play in its implementation. Prediction of the economy and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s of Russia is given in terms of export of Russian energy resources to Japan, China, Korea and other NEA countrie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of energy cooperation for NEA countries is shown and elaborated.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印太战略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分别推进的背景下,两国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离岛与海洋能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供需关系",海洋经济合作遂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动能之一。日本与印尼通过首脑、高官互访机制对合作予以顶层设计,划定了合作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日本也逐步完善了融资、信息共享等配套机制,并与印尼加速重点项目的推进。然而,两国合作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除了日本与印尼关于海洋经济合作的定位、合作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印尼国内若干因素仍对两国合作造成了诸多掣肘。对于中国而言,"后疫情时代"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日本印太战略、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对接,以实现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程伟 《现代日本经济》2008,159(3):42-45
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由于担心其弱质农业遭受严重冲击等原因,日本一直对区域一体化持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此后,其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谨慎的调整,先后与8个国家和1个区域组织签署了包括贸易自由化内容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日本与有关国家就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之一,谈判的进展、有关协定的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从其对弱质农业的保护政策来看,尽管日本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但与主要农业大国达成有关协议的难度将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鉴于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凸显,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选取了12个主要经济体作为样本,对新世纪中亚国家的能源生产、消费及出口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予以分析。分析得出:从生产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与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同属一类;从消费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不属于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从出口地位来看,其生产地位和消费地位共同决定了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出口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能源生产、消费和出口地位来看,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凸显,与美国、俄罗斯、伊朗、埃及和印度同属一类。同时,分析还显示,与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应该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区域贸易安排(RTAs)发展进程的分析,阐明了中国RTAs发展的特点。中国RTAs及其发展体现了多边贸易合作和双边贸易合作并举、广泛参与RTAs谈判活动、先易后难、策略灵活务实、选择的贸易合作对象与中国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发展RTAs的利弊,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是多边贸易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为此,在兼顾区域贸易合作发展的同时,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促进WTO多哈回合谈判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地缘政治时代过渡到地缘经济时代后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东亚国家需要积极推动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在此进程中中国应有明确的应对策略。要有长期的系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注意所参加的几个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相互协调与补充;应支持东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推动中、日、韩的合作。还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要素推动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国富 《特区经济》2011,(12):100-103
1973年越南与日本建交,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双方在各领域合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积极推进经贸合作,基于两国经济和资源的互补优势,双边贸易合作实现了迅猛发展。2006年越日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由此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07年1月11日越南成功加入世贸,WTO为越日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未来双边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