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票据领域的运用不仅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新发展,也引致诸多挑战。本文首先从区块链在该领域的应用模式入手,并在对区块链票据的无因性、要式性与文义性进行证成,提出其实质上是对传统票据价值内涵的回归。其次从区块链票据的立法空白、技术安全隐患及监管制度等不同方面提出现阶段的适用难题。最后在分析美国亚利桑那州智能合约法律效力及英国“监管沙箱”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块链数字票据的制度供给应当从明晰司法管辖权、明确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效力、完善行为责任规范及重塑监管模式等方面完善,以期构建新票据金融模式、新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深化国家间的金融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正在无形当中推动着我国信息互联网朝向价值交换的方向有所转变,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创新领域的整体发展方向。 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应用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类型,从“区块链+证券”模式的角度入手,对当前的市场变革作出了简要列举,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区块链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与监管作出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针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与监管展开研究,分别从应用、监管两方面加以分析,目的是实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的兴起都绝不是偶然,金融科技作为科技创新催生出的新金融业态,它的出现,是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在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依靠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颠覆了银行领域的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但其在快速发展中给金融监管带来难题,引发出传统监管模式和当前金融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监管沙盒模式的提出,为风险防控模式的创新打开思路,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监管科技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建立了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沙箱快车监管试验制度,其中监管沙箱已运行将近3年,起到了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提高监管政策科学性、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三方面作用,但也暴露出对创新保护不够、对监管能力形成较大挑战等问题。其制度设计、监管理念、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主要启示包括:以创新为前提、保护消费者权益、控制风险、保持监管规则灵活性、发展区域性监管沙箱中心、全国代表统一规范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因其去中心化、透明化、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诸多优点,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区块链运用于数字货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成为一项“颠覆式创新”技术。区块链的特点使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给监管带来法律挑战,如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透明化和隐私保护、寡头化和公平竞争、不可篡改性和意思自治的矛盾。金融领域涉及的投资者众多、资金量较为庞大、影响力较为广泛,一旦处理不慎,将给金融领域甚至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危机,通过建构基于技术思维的法律监管制度,为区块链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作为全球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区块链技术颠覆了原有的模式框架,为传统工作模式大幅提升效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出口危险货物及其包装的检验监管是事关人民经济财产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历年来受到世界各国从业人员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特点和我国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监管工作现状,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监管全流程中的实践路径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疾速发展的浪潮,造成了金融产品与服务迭代与创新的局面。从严监管可能会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放松监管又可能造成一系列金融风险。监管沙盒的诞生,则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都有效平衡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本文将回顾监管科技的诞生与发展,探究监管沙盒的特点,以英国为例阐述了监管沙盒目前的实践进展以及其存在的价值。金融科技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金融产品,基于区块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区块链发展十分迅速,单从区块链技术发展上看,区块链技术可能是新一轮的变革引导者,在一定范围得到有效的应用,区块链的应用也可能会影响传统银行业的发展结构以及未来人们的生活。在使用一项全新技术的时候,国家监管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本身可以看成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它能够为不可信的网络机制提供信誉度支撑。尽管该技术还处在发展中阶段,但由于其具有数据加密、信息公开透明以及业务流程简化等潜力,已逐渐成为金融创新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特征、核心技术和应用模式,分析了其在金融领域中不同业务的创新应用。最后,本文从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和监管层面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创新中面临的挑战和优化对策,为区块链技术更好地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去中心化、高度匿名、不可篡改等特征的数据库技术,历经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与可编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断重塑着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覆盖金融支付、医疗、物流、政务服务以及教育等领域,但同时也暗含着技术风险与法律风险。对区块链技术采取规制的内在逻辑是区块链技术风险防范的现实诉求,也是区块链技术法律规制缺失的内在要求,前者包括技术去中心化与法律趋中心化的矛盾、不可篡改性与算力垄断风险、相对匿名性与暗网风险,后者包括刑事违法犯罪风险、民事合同法障碍风险、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通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区块链技术规制经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对区块链技术规制的重点不同,英国对区块链技术规制重在技术与法律制度的结合,美国对区块链技术规制重在严格准入和审查,澳大利亚加强区块链技术的法律规范并实施“双峰”监管,各国在区块链技术规制上都注重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并选择合适的规制方式。在区块链技术日益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区块链技术的规制政策以及不足,积极坚持法治化、安全性与创新性的区块链技术规制原则,采取功能性的规制方式引导区块链技术发展,并积极借鉴区块链技术的国际经验,构建与完善中国区块链技术规制的具体路径:加强刑法修订与国际合作,严格惩治违法犯罪;弥补民事合同法缺陷,提升智能合约技术;建立私钥法律体系,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法律创新与移植,完善区块链的前沿法律设计。  相似文献   

12.
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是使监管者、银行和社会公众效用最大的一种监管模式。银行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与银行之间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利用已知的不完全信息激励代理人做出使委托人效用最大行动,是激励相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监管中各参与者的博弈分析,认为在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监管当局提供的有效监管激励缺失以及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造成监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快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机制,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才能顺应国际金融的发展形势,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昆 《北方经贸》2009,(8):111-113
通过对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金融创新监管的滞后、不到位是导致危机迅速扩大蔓延的重要原因,这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创新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而我国在金融创新监管方面与美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完善监管体系结构,较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创新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政府不同部门间、政府和企业间、政府和公众间的信息共享还不够充分,体现在多部门审批流转的业务不够简便。究其原因,在于各部门建成信息化系统后,往往对共享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从而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为此,在“互联网+政务”的基础上,应提倡推广“区块链+政务”,若某单位同意上“链”,那么从加入起就需要信息共享,从源头上避免后期共享的阻力。针对外贸物流监管领域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有监管体系的特点与不足,结合区块链技术优势,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政务”的外贸物流监管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架构设计和具体实现,满足了政府部门对外贸物流全方位监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反思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大萧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权威评级机构对次贷证券的评级失职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都是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的弊端,“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使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慢,没有专门机构负责监管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次贷危机启示我国要对金融运行强化监管;紧盯风险,针对不同的资金来源制定不同的监管原则;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问题是我国成立三家独立监管机构以后引起广泛注意的重大研究课题。金融监管从制度、机构、政策和法规等多个层面上需要加强。由于我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因此,在没有固定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创造性探索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最大特点。当然,在建立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教训是应该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是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发展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在我国金融业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GDP比重排名比较靠后,整体体量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不过,我国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盲区,传统监管体制无法实施及时而有效的监管,既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安全稳定,也不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特别是金融业内外循环扩大了法律关系模糊带来的消极影响,放大了刚性兑付带来的金融资源循环受阻问题,增加了监管缺乏带来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导致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缺位问题进一步凸显。影子银行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但分散管理的弊端依然比较明显。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助力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应从顶层着手设计有效的监管制度,规避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统计制度,掌握内外循环中的金融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管理架构,防范内外循环中的金融风险;三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内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以及内外循环规则的连通;四是引入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平衡金融创新保护与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8.
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共享、数据真实安全、信息与凭证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征,与农产品流通需求存在多重耦合,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痛点问题,并在农产品流通中得以局部应用。不过,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全产业链应用整合程度较低、数据共享与可靠性未能完全实现、农业融资区块链落地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具备可实现条件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区块链项目,一是跨境农产品交易联盟链,能够提高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降低交易风险,可由核心企业、产业基金、信息技术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并建立上下游产业协同关系;二是跨境农产品物流联盟链,能够实现物流全程可控与费用自动结算,需要在行业内部增强互信并建立协调与激励机制,同时融合应用多种信息技术;三是农产品溯源联盟链,能够实现从生产源头直到消费者的农产品溯源,而为确保全链共查共享和监管,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赋予链上各方信任,应用多种技术、借助线上线下共同作用来防止一切造假;四是高效传递价值的农业融资区块链,其基于智能合约的融资征信与自动履约功能可有效满足农业融资需求,降低征信成本,需要建立风险控制制度、信用自证的认证标准、技术体系以及金融业内部技术业务标准,以实现征信信息跨链共享。农产品流通领域任何区块链具体项目的实施都要遵循严谨的实施步骤,依次是判断适用性、开展区块链培训、构思理论模型、寻找内外部资源合作、开发原型和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 ,着重从明确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目标 ,重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规范法规体系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