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以2010—2021年间长三角地区高校发明专利的许可和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区域高校专利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大部分高校主要以专利权转让方式实现成果转化;江苏和浙江高校的专利许可类型以普通许可为主,上海和安徽则以独占许可为主;各省市、各高校间的专利运营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与“双一流”类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和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在专利转化方面表现更为出色。研究结论旨在揭示长三角地区高校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提升和区域性校地协同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高校众多,科技资源聚集,为更好发挥北京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2010—2016年北京高校在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等方面的数据,探究北京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问题与现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状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全国技术市场年度统计报告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年以来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的状况与转让的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专利技术转让管理体制存在多重管理,专利转让在技术交易合同中所占的比重和转让效率都较低;转让人多是个人(占50%以上)和企业(占33%以上);发明专利的转让占主导地位;转让模式以实施许可转让为主,其中,独占许可又占绝大多数;高校专利转让在全国专利转让中占1/5以上的份额;涉外专利的转让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阵地,然而高校专利重数量轻质量、专利转化率低等问题仍是阻碍我国创新战略发展的实践难题。鉴于此,文章基于高校专利运营现状,以高价值专利的评价维度为视角,从技术、法律和市场3个层面分析高校专利运营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构建"产学研"科研模式、改善科研评价体系、设置独立转化机构及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等建议,以提升我国高校专利质量和运营能力,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是科技创新与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力量,更应该注重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用。专利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校参与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同时,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但目前已有的专利转化率低于10%。文章以江苏省高校专利转化为研究对象,从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市场4方面着手,针对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可以说是华东理工大学成绩斐然的一年。一批来自技术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先后前来联系、洽谈煤气化技术专利实施许可等事宜,最终华东理工大学与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美国Valero能源公司签订了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合同.这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的项目.也是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同时也标志着华东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及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基于incoPat专利平台,对2011-2021年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开展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授权趋势和生命周期等揭示了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授权发明专利从公开趋势、有效性、申请人、技术领域、区市分布以及转让许可等多维度开展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专利海外布局意识有待加强;生物、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最多,但研发能力和创新质量有待提升;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及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崂山、黄岛和市南三区的专利创新活动最为活跃,但产业侧重各有不同,而青岛市区市间、产业间专利创新活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浙江丽水某基层公立医院专利授权和转化情况,找出医院专利成果转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公立医院专利成果转化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文章梳理了某基层医院201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授权专利数量和类型的构成以及2012年1月1日—2023年9月1日期间专利转化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得出该医院专利成果转化体系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医院专利成果转化体系存在缺少必要的专利事前审查机制、参与专利转化的人数严重不足、成果转化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不高、缺少整体统筹与规划、专利整体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医院可从构建专利事前全面审查机制、完善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成立医院成果转化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使用等4个方面完成医院专利成果转化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发挥知识产权对全市创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全市知识产权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文章以"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专利成果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京市专利产出、授权、转让和许可情况,为"十四五"期间南京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专利产出水平逐年提高,但增幅有所放缓,专利授权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专利成果主要在本地进行转让,而许可则主要授权给南京市以外的企业;企业是南京市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无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授权量,大专院校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中国知识产权运营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专利实施运用水平稳步提升,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总次数达到50.7万次。知识产权运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利转化的活跃程度,而活跃的专利转化或得益于近几年专利服务机构的密集出现。专利转化服务应解决哪些堵点?未来专利转化服务是否会诞生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虹燕  张燕 《科技和产业》2021,21(12):377-382
建立健全国内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对提升专利质量、促进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国内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披露现状,发现并分析当前存在的专利申请和转化效度不足、人才支撑力度不够、制度范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围绕制度规定、工作流程、专业队伍和激励制度等方面对中外高校制度实践进行比较,并从提升意识、建立制度、完善配套3个方面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凌云  吕童童  张娜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47-153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当前已成为各级政府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的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作为高价值专利,基于申请人视角选取指标并对这些专利进行分析,以期为创新主体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表明,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时,各类创新主体需要关注多类型专利、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与代理机构的合作、加强权利要求撰写的谋篇布局和专利转化运用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专利技术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最重要的内容.然而当前中国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却不尽如意,耗费大量科研资金获得的专利技术处于闲置或无效状态,直接影响中国技术创新与进步.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运行效率偏低,目前提高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系统效率的研究零散且重复,缺乏深入的论证与展开,故需要寻求新视角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总结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高校专利转化效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书钦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07-110
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发展和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高校科研质量的重要抓手。运用Google知识图谱,以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为数据来源,以科研人员、项目、论文、专著、获奖、专利和标准等为切入点,绘制高校科研管理知识图谱,对高校科研管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专利是经济实体获取并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高校正日益成为中国实施专利战略的重要部分.为此,从专利角度探讨山东省高校创新能力.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分析山东省高校的专利产出、科技投入产出比、专利转化等情况,探讨山东省高校近9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并对山东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uses patent data from the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ventor collaboration and joint assignee ownership,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nd patent quality as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claims and c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atent. Specifically, we compare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joint patent ownership for the quality of U.S. and Chinese patents. Overall, we find that domestic inventor collabo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quality results for U.S. patents than Chinese patents. However, for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positive quality outcomes; for U.S. patent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mplies lower quality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U.S. collaboration. Part of this disparity is due to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quality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joint U.S.-Chinese patents – quality gains for China and quality reductions for the U.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centered research, including dyadic and triadic collaborations, for patent quality as well as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various assignee-inventor relationships, operating through incentive and scale effects. While most firms, particularly those in the U.S., appear to exploit advantages of fewer owner-assignees coordinating the scale benefits of more inventor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 appear to rely less on coordination-scale effects and more on the incen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ssigning patent ownership to inventors.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转化”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高校科技资源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产出指数的促进作用较弱呈下降趋势,转化指数的促进作用较高呈上升趋势。为此,进一步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从人才支撑、平台搭建和知识转化三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许琦 《科技和产业》2020,20(5):26-32
从中国知网中采集了495篇2015-2019年间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借助SATI、UCINET、NetDraw等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发文年度、载文期刊以及发文机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的结构性特征分布情况,并以关键词图谱形式展示了热点问题。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在国内受到了相当重视,各类成果不断涌现,年发文量较多,且比较稳定;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欧美经验模式借鉴、技术转移体系构建、成果转化因素分析以及收益分配机制改革等问题。各个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共性特征显著,瞄准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桎梏所在,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解决方案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The incentives of southern governments to protect process and product patents are examined in a game with endogeno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licensing. Patent protection results in the licensing of cost-reducing process innovations to southern firms. By increasing competition, licensing provides an incentive for southern governments to protect process patents. However, optimal patent policy may involve restrictions in the form of licensing contracts. In the case of product innovations, licensing does not occur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patents are protected. Thus, patent protection serves to reinforce monopoly power without increasing technology diffusion. Southern governments thus have a lower incentive to protect product pat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