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建设灾害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已成为各种灾害的主要载体,减轻城市灾害是我国减灾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城市建设领域灾害的特征,它们是:致灾因素及灾种的多样性、灾害关系的连发性、灾害因果的人为性、灾害损失的严重性、灾害与城市建设同步增长性等。提出城市建设减灾必须遵循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综合减灾为主,综合减灾与单项减灾相结合;减灾与建设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等原则。为贯彻这些原则,综合减轻城市建设灾害。建议:改革现行分散式的城市建设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城市建设综合减灾规划;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减灾工程的建设;推广应用现有减灾科技成果,强化城市居民的减灾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科学问题,既是我国城镇化向山区推进的战略性工作,又是山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技术难题和紧迫任务。针对当前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规划领域的防灾减灾研究存在视角错位,通过对山地城市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出现的诸多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空间承载灾害能力偏弱而导致灾害对空间的破坏引发的。为此,提出从城市实体空间视角进行防灾减灾的空间适灾思路,建立从宏观整体环境、中观空间形态、微观空间要素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框架,以期为城市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电灾害是国际减灾组织确定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然而,城市社区市民的防雷意识和应对雷电危害的能力非常有限。现针对城市社区的特点从雷电现象的危害、城市社区雷电灾害的成因、城市社区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希望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下,不断提高市民的防雷减灾意识,切实搞好防雷减灾工作,尽量把社区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及国家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联合国1999年7月通过的日内瓦战略,进一步明确21世纪全球减灾的重点是城市、社区及建筑安全本身。我们认为,21世纪的城市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学与信息之争,必然包括生态环境及减灾防灾在内的城市安全度之争。可以说21世纪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  一、1999年中国城市灾害概述城市寓于自然之中,所有各类灾害发生都对城市产生作用。按国家认可的城市灾害主要有: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地质灾害等五大…  相似文献   

5.
陈思源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10-114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的两大基本职能.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实施防灾减灾是城市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首先,综述国际城市防灾减灾的合作和研究的主要进展;其次,基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特征,探讨城市灾害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形成机制,分析中国城市灾害风险的特征;再次,提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战略,包括:确立城市安全发...  相似文献   

6.
《企业世界》2007,(12):31
从举行的城市减灾和灾害应急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为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统筹做好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避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虽是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但现在看来它也并非仅仅是美好的“天堂”和“宝地”,它自然灾害灾种全,各类城市人为灾害及重大事故隐患呈增长趋势,已构成一系列阻碍经济腾飞的“重灾死角”。按1993年日本名古屋国际会议“为了21世纪大城市地区灾害管理”及1994年5月日本横滨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都强调,全人类应在“国际减灾十年”剩余的五年中将减灾重点集中在重大灾害源及大城市方面,各国政府应率先垂范,配合国际社会进行  相似文献   

8.
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9.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自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的组织程序,并对该自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组织程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性减灾热正在形成。城市减灾及防灾不仅要靠传统硬技术,还须靠软科学来解决。要重视城市系统新酿灾源及非工程性措施。本文提出了城市综合减灾概念及实施对策。减灾问题应是基建优化学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城市防灾减灾研究,获杭州市政府1993年度科技进步四等奖。成果结合实践对城市常见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供其它城市借鉴。现摘登部分,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命线系统在发生灾害后很容易遭到破坏, 严重的可导致城市生活瘫痪,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是城市综合防灾中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生命线系统的震害教训和减灾救灾措施中,初步概括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晓燕  王红娜 《价值工程》2012,31(35):82-83
自古以来灾害对村镇建筑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村镇防灾减灾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并且亟待解决。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建筑防灾减灾相对薄弱的情况,分析了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提出改善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灾害管理体系中,社区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点之一.针对目前社区灾害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灾害管理社区化机制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从社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应急队伍的建设、防灾减灾的规划机制、信息机制和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灾害管理社区化机制的建设,促进城市灾害管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7·28”唐山大地震是全人类的悲剧。反思唐山大地震的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是我们对死难者最好的纪念。《直面灾害未雨绸缪》一文论述了中国城市灾害的特点与规律,并就如何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及安全水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减灾基本情况,指出了地震减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潜在灾害体的早期识辨差,“灾后”研究普遍及地质灾害基础理论和防灾技术落后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在结合城市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参与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城市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城市减灾的战略及其行动──从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城市化与灾害”谈起金磊一、199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1996年1月,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199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城市化与灾害”(DisastersandUrbanz...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灾害严重不仅局限在自然灾害上,矿难、燃气爆炸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也是居高不下。我国的灾害具有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人财损失严重等特点,基于我国的国情及以上这些特征,土木工程作为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重要学科,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防灾减灾是全球关注的任务,而我国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着重分析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强调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西是全国雷击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雷电灾害防御是全省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南昌市气象局观测站原防雷工程及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综合防治,设计了该防雷方案,可以为其他气象台站防雷减灾工程建设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