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随太 《发展》2009,(12):112-112
针对当前学生素描写生基础的现状,提出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科学的知识作引导,加强对素描知识的理解和素描观察能力的训练,并拓宽素描理念,给素描课堂赋予新的“色彩”和活力,使素描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即一种有意味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2.
陈雪莲  饶丽 《魅力中国》2010,(1):126-126
在素描教学中,素描是基础,在素描中要注意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笔者素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丽 《魅力中国》2010,(3):194-194
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矗在素描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学素描训练虽然受时间、场所等众多因素的限制。但如果安排台理.即把课堂教学、课外写生、速写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搞好高职高专美术素描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即:要着力培养学生素描的基本技能和掌握基础知识,着力在严格训练中体现素描教学的务实艺术精神,着力在素描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着力改革完善素描理论课的考试环节.  相似文献   

5.
朱宇翔  郎济明 《魅力中国》2013,(28):257-257
雕塑专业人体素描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单单是为了出一张好的素描作品,而是对人体比例、动态、重心、骨髂、肌肉等客观因素有所了解.甚至是掌握。在进行泥塑人体训练前,是一定要做到的。所以,在雕塑专业素描训练中,让学生做到的是结构的理解与体面的穿插。往往素描效果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素描效果中的黑白灰,以及作者的感受中的因素可以选择性的忽略。如何让学生理性的去画人体素描。我们研究了一些比较合适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素描课程现状的分析,着重阐述素描的表现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扩展素描课程的视野,使学生在素描课的训练中不但要练就创造的技术,还要练就创造的头脑。  相似文献   

7.
范春菊 《魅力中国》2014,(16):140-140
“由浅八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素描基础教学要严格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冯丽娜  别淑花 《新西部(上)》2007,(7X):180-180,185
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多年来一直是教师们为之争论的焦点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应该从内而外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表象的训练。素描教学在引导学生艺术思维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描观念的培养,素描概念的理解,素描手段的表现以及画者的艺术内涵、艺术觉悟这些都直接决定着绘画作品的生命力。所以,艺术观念至关重要,艺术思维决定着艺术家内心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朱文 《黑河学刊》2010,(7):124-125
素描教学中学生对形体的感知和表现有了明确、深入的阐述,使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的非常充分。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素描在绘画艺术中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的因素是视觉的因素、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造型的感染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孟庆涛 《魅力中国》2012,(32):63-63
素描这个称谓起源于西方。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指绘画训练的一种基本技巧,旨在探索造型规律、培养造型能力的绘画训练过程。绘画是表现客观物象的一种手段,基础要求是画者要具备造型能力,能用具象或者抽象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达。造型能力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造型表现的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利用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闫卉 《魅力中国》2014,(19):293-293
新闻(消息)、通迅、评论是广播中新闻性节目里的三种主要文体,属于新闻性质的体裁,具有新闻播音的特色。是播音语言艺术集中的体现者,是其他语言艺术不能替代的。它们是播音语言训练的基础,掌握了它们播法,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对其他广播的稿件的播法就不难掌握了。本文只就它们各自的播音特点,简略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素描教学中,应加强素描的意识培养,深入阐述构图设计等基础概念,柘宽训练和认识范固,尝试多种表达手段,提高学生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除了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科学的教学方法更能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把握好素描教学与训练中的"阶段性",不仅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对于学生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强调技能训练的中职设计素描课程,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创设相关的艺术情境,激起学生兴趣,从而生成素描训练的动力。文章从艺术情境创设的概念、目标、内容、方法、关注的层面以及作用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倡导在设计素描课的课堂上有效创设艺术情境。  相似文献   

15.
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多年来一直是教师们为之争论的焦点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应该从内而外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表象的训练.素描教学在引导学生艺术思维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描观念的培养,素描概念的理解,素描手段的表现以及画者的艺术内涵、艺术觉悟这些都直接决定着绘画作品的生命力.所以,艺术观念至关重要,艺术思维决定着艺术家内心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赵珺 《魅力中国》2013,(31):293-293
音乐与文学在互相促进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渗透中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各自的特性,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在创造意象、传达情感的过程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常艳芹 《魅力中国》2010,(8):131-131
米开朗琪罗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素描是从事任何一项与视觉艺术有关的专业人员的必修课,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走向成功的心由之路。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设计素描是在艺术领域不断细分的同时,在素描教学中逐渐被明确的一个新概念,它的前提是必须为专业服务。从绘画主题的选定、素描的选择、绘画形式的确定到材料、工具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洁 《魅力中国》2010,(31):394-395
素描是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素描的基础作用,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进行素描基础训练。沿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表现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新视野,拓展多种学习渠道,为素描教学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罗娟娟 《魅力中国》2011,(7):147-147
良好的素描写生思维过程,即如何正确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对完成一幅好的素描相当重要。素描写生的思维过程是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