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胸腰椎骨折行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接受6~12个月的随访,结果证实其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大部分患者ASIA分级结果恢复至E级。结论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A组采用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个月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均获25~56个月随访,平均26.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优良率为83.33%,B组术后优良率为80.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外侧植骨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均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邻近关节退变情况将其分为退变组和无退变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21例(25.6%)患者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根据其退变程度评分标准,其中,1分9例,2分11例,3分1例;经过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后,与无退变组相比,退变组D值明显偏低,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偏高,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进行探讨。方法评价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46例老年颈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手术方案(颈前路骨化后纵韧带切除减压配合钢板内固定以及植骨术;颈后路椎板切除配合钉捧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术),在术前以及术后均采用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9~24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5~10分,平均7.7分;手术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为10~16分,平均14.6分,术前术后JOA分值有显著差异(P<0.01)。JOA术后改善率为优32例,良11例,总体优良率为93.5%,骨性百分之百愈合。结论对于老年颈椎管狭窄症使用手术治疗,只要术前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法,术中进行充分减压以及固定牢靠,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比较三种术式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三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C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提高内固定系统稳定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丢失,提高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的优势,综合疗效优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30例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17个月,平均13.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7周(9~16周)。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100 例腰椎管狭窄行手术治疗,全椎板切除 30 例,半椎板切除 30 例,扩大式开窗 40 例,对压迫脊髓及脊神经根的突出组织切除减压.结果 治疗后迅速恢复或接近 正常为优 60 例(60.0%),可下床活动、跛型减轻为良 25 例(25.0%),症状、体征减轻为可 10 例(10.0%),无效为差 5 例(5.0%).对可、差者进行术后随访,接近正常 8 例,无效 5 例,故治疗好转率为 95.0%.结论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是治疗腰椎管狭窄伴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前后入路同期手术的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行胸腰段脊柱结核前后路手术的患者。本组24例患者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加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植骨,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一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内固定位置良好,椎体后凸畸形纠正满意。手术后随访6~12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无较为明显的矫正角度丢失,植骨融合满意,局部无复发。结论有效的护理对于胸腰段脊柱结核前后入路同期手术患者效果明显较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钢板内固定联用外固定治疗盆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科室所收治的盆骨骨折患者130例,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联用外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运用牵引联用石膏固定法进行保守治疗,手术结束通过12个月的随访,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9.2%),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χ2=4.33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8 例38 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骨折部分均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3±1.5)周.采用Marylandfoot score 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足踝功能评分,其中优22 例,良13 例,中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2.11%(35/38).结论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6例脊柱结核患者经过上述围手术期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4.64%。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以吴江某医院在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护理满意度均在90%以上,由此可见,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合并临床护理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就硬膜外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200例行硬膜外麻醉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在行硬膜外麻醉术后第6个月、第3个月、第1个月、第15天、第3天、第1天的情况进行记录,分别对其腰痛、神经根刺激征、酸胀感受、穿刺点压痛、尿潴留、头痛等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本组患者中未发现尿潴留;术后第1天、第3天出现8例(4.0%)神经刺激征,但在术后15天全部消失;术后第1天出现21例(10.5%)穿刺点腰痛、腰酸胀感及压痛现象,第三天达到了43例(21.5%),位于最高值,而后逐步减少,在术后6个月后基本消失;术后第1天出现了1例(0.5%)头痛,第5~10天消失,术后随访也未发现再次出现头痛症状。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能够大幅度降低血流动力学的干扰,且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应对症给予相应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瘘进行临床观察及探讨,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瘘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十二指肠内减压及静脉高营养等合理的营养支持。结果 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6.36%;死亡患者2例,死亡率9.09%;未完成治疗患者1例。结论十二指肠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十二指肠内减压及合理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是十二指肠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跟骨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跟骨爆裂性骨折患者60例80足,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及恢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80足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切口一期愈合73足,延迟愈合5足,切口皮缘坏死2足,经切除坏死皮肤、二期缝合后治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足部功能总优良率为86.25%。结论对跟骨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跟骨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后期并发症原因。方法对38例患者44足跟骨骨折给予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12足为Ⅱ型,18足为Ⅲ型,14足为Ⅳ型。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38例手术后均进行随访,时间7~43个月,平均2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差(<50)1例;可(50~74)5例;良(75~89)23例;优(90~100)14例。总分100分,优良率为90%。术后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与疼痛原因分析是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3例(48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本组43例(48足)患者中,优良率为93.75%,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腓肠神经损伤现象。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 年1月~2011 年1 月,我院对24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微创经皮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结果 经6~24 月,平均15.8 月随访,按黄公怡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优8 例,良12 例,差4 例.结论 微创经皮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固定BO 原理.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后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模式,对照组行传统的手复位或内固定,外加石膏固定的方式。以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恢复程度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以促使骨折部位的内外固定互补协同,有利于骨折的恢复,减少术后感染,提高骨折愈合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DHS、PFN与FHR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骨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A组(32例,行DHS治疗)、B组(32例,行PFN治疗)和C组(32例,行FHR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1A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且C组优于A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比较,C组的Harris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AB两组的65.62%和62.50%,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A组和B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DHS以及PFN治疗相比,FHR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前两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