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同时,应当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的内在缺陷越来越突出以及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利益相关者理论越来越受到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青睐.本文在探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至上”是两种争议的代表性治理观点。“股东至上”治理主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资本雇用劳动”、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股东单边治理为主。而“利益相关者至上”治理主义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本文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基础、会计上从利润的计算和分配过程、利益获得的确定性和公司运营等五个方面剖析了两种治理观点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冲突,是相容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目标应该是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徐昶  刘小差 《新金融》2007,(7):19-22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债权人与贷款人,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认为,凡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因此,有必要从多元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产权概念,以确保所有当事人的利益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村级治理向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村级治理,认为农村并不是仅仅属于少数的几个村干部,真正拥有农村的是农村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他们对农村有着某种利益要求,会受到农村发展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村级治理要在遵循国家大政方针和实现村民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各个农村利益相关者坚持相互合作、监督的原则,实现对农村事务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现代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治理要以保护相关者的利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敏  戴应亭 《中国外资》2011,(22):40-41
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应成为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思想与评价依据。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银行效率与稳健运营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应成为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思想与评价依据.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银行效率与稳健运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农业企业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行业,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具体的HF农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找到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去解决其现有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归纳出农业企业公司共同治理的启示和经验.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为农业企业公司共同治理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系列与公司活动相关者契约组合体.但是,现代公司契约理论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都偏于,向所有者披露相关财务信息,却忽视了公司其他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参与者.本文探讨的基础是,在公司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之上,公司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向各利益相关者契约主体提供财务、经营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12.
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指出保单持有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保险监管者是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利益相关者。并对股份制保险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合作保险组织的治理结构和特点做了比较研究。最后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娟 《投资研究》2011,(7):118-129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商业银行股东至上的治理理念提出了质疑,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性和危机的传染性要求其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三大属性,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三维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可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15.
“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司治理的两种基本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银行治理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必要性,并对股东至上逻辑下的国有银行治理存在的诸多缺陷进行剖析,据此初步提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淼 《投资与合作》2023,(11):31-33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一直颇受争议的话题。人们最初的看法是,公司存在是为股东创造财富,即要将股东的利益放在公司经营目标的第一位。随着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放在公司经营目标第一位的理论。现有文献证明,如果公司只关注股东利益,其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公司的指导建议:当公司利益相关者和股东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司应当结合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群体特征做出针对性的应对,也要综合考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平衡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关系,从而促进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下简称农信机构)法人治理重要性正在逐渐增强。改革是否成功,能否达到“花钱买机制”的作用,关键和核心是看法人治理是否逐步完善。OECD原则将法人治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  相似文献   

18.
王建炜 《新金融》2004,(11):21-24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两个层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入手,阐述了国际上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和实践及公司治理存在的两种典型模式。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产权虚置、管理层选择的非经济标准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选择股东优先治理模式的原因和进行此种模式转化所必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企业契约理论创建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基本构架,企业能力理论则充实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内涵。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要求在公司治理上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共同治理又要求相适应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而这样的公司财务治理又具有结构上的动态性、内容上的层次性及目标上的不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