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兼与徐崇温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自由主义是为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而涌现的理论思潮。它的政策主张 ,在当前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华盛顿共识”。在我国 ,依然有人在鼓吹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 ,表现在 :积极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 ;积极鼓吹私有化 ;借口“经济全球化”宣扬与西方全面接轨。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若以新自由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 ,或者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后果将是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附庸 ! 相似文献
4.
5.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既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纠正谬误,坚持正确方向.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我国当前主要错误思潮中带有明显制度诉求的思潮,这种诉求表现在经济学教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重大政策方针出台前后的舆论等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嬗变与衍生,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解构人们制度认同的实践性力量.具体而言,包括以“经济人假设”为市场经济主体立论,以私有产权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妖魔化国企的方式动摇经济制度基石,以“市场万能论”阻碍政府宏观调控等等,应当对这种错误的理论与实践导向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集体转向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瑞典模式几乎同时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模式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了短暂调整后,又重蹈覆辙;日本模式则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与日本模式之间摇摆不定,其结果导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瑞典模式则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弱化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迅速走出危机,走向持续发展。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模式的终结,可以预见,无论是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是瑞典模式,都将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向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均衡发展的方向调整。从本质上看,无论哪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都无非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节形式而已,它们都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来的经济周期律。 相似文献
8.
分析资本增殖的空间矛盾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作了深入挖掘,但是其阶级立场和理论适用性都存在一定局限,亟需探索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中国视角、社会主义视角和东方视角。概括来说,空间矛盾表现为单个资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生产要素使用的空间分离与空间集中,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对内空间集聚和对外空间扩张之间的矛盾,建立在一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矛盾的空间表征为空间异化、权力空间、阶级分化和空间拜物教。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金融危机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对比可揭示"中国模式"与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差异,验证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新自由主义流行的原因并分析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资本协议草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根本大法,是在分析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与不足基础上广泛吸收多方意见后形成的新的监督措施,考察新资本协议草案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可探讨我国金融业监督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Alberto Botta 《Forum for Social Economics》2018,47(3-4):362-377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contribu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lobal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It first, stresses the growing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on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that financial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can possibly cause in emerging economies. It then outlines and compares two alternative strategies to tame such instability. The comparison is between the “good-institutions need-to-come-first” approach put forward by some mainstream economists, and the request for a deeper reform of the existing monetary system advocated by heterodox economist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现状进行分析.结论提示,目前,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步伐会渐进加速;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在逐渐提高的大背景下,这几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从2002年开始,金融稳定状况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但目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还较小.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资金外流,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在资金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1997-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效应,并利用我国31个省(市)1997-2008的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社会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互动效应对经济增长起着推动作用。最后本文从政府应注重投资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海啸"的本质是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精巧设计"碰撞"的结果,是国际金融资本因贪婪给自己挖掘的坟墓。由此,我国应高度重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监测和对策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来限制资源金融的炒作,注重金融创新风险濡染机制的研究,完善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美联储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经济监管政策,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创造了过量的信用,导致美元在全世界泛滥,美国人放弃储蓄,过度投资和消费;美国主体经济从制造业转向了非出口服务业;美国的债务,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扬长避短,并建立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影响机制及其研究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家机会要素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探讨了在新经济背景下结构洞理论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的启示作用,阐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并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完善和应用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几种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财政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利用金融的方式和手段,发挥财政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配合来共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测算区域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了我国大陆各省份金融发展和政府因素与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之间的空间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政府因素都对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政府因素对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金融发展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财政经济理论需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流财政经济理论的理性、价值、国家、发展观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发现主流理论存在许多非科学的成分。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制度,其首要任务是进行理论创新。具体来说,从宏观上看,GDP的增长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为它不能反映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变化状态。从价值理性准则的角度看,如何处理好理性工具与理性准则的关系,这是税制改革的前提。从理性的性质来看,GDP的增长和税收的增长之间应该有相应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