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关系和先行关系是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点,其中的非线性和时频特征有待拓展研究。基于2006—2022年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运用动态NS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随着到期期限的延长,收益率曲线呈逐渐收敛的趋势。运用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国债收益率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呈现负向效应,当宏观经济处于不同水平时,这种负向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尤其在高经济增长且高通货膨胀时期影响强度更大。采用小波相位谱方法探究时频维度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预测能力的动态变化发现,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在2019年后有所弱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促进国债市场建设,加强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监测,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启常态化进程的关键一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战略转换之年,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全面常态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开启常态化进程的核心特征表现、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性支撑力量。通过定性判断与设定系列参数,本文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对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核心指标进行了预测。最后,基于定性判断和数值预测,本文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新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轮经济波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为衡量经济过热的重要指标之一的通货膨胀并不明显。本文以宏观总供给的形成、宏观总需求的形成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为线索 ,在历史地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前四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已进入一个新时期 ,具有与以往经济波动不同的新特征 ,并着重从推动本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内在矛盾角度给出了对本轮经济波动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4.
涂锐 《当代经济》2010,(4):154-155
经济事实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由此决定了其信用风险也具有某种周期性的特征。2007年底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面板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02年到2008年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源,试图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可能存在的顺周期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技术(产品)替代、创造性破坏与周期性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春平  徐长生 《经济学》2005,4(4):865-890
论文以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路为基础。将宏观经济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统一为周期性经济增长过程。本文追述创造性破坏概念的生态学根源,并将生态学的结论和方法引入经济学分析,其中竞争是生态学的核心,所以分析种群之间的多种关系,并对照阐述技术(产品)之间的竞争替代类型。用数值模拟方法描述的动态替代过程和美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表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周期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了基金投资能力,但很少从经济周期视角研究基金投资策略.文章首先从选股和择时两个维度检验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是否存在周期性转换,然后分析了不同投资策略的相对绩效与投资者偏好.研究表明:第一,基金经理确实存在显著的选股与择时能力.从整个行业看,基金的择时与选股能力存在周期性转换,其中择时能力在经济紧缩期更突出,而选股能力在经济扩张期更突出.第二,个体基金存在显著的投资策略粘性,而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转换,中国市场上择时与选股两种能力的周期性转换并不能带来更好的基金收益.第三,行业层面的周期性源自个体基金两类不同的投资策略:第一类投资策略在经济扩张期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都强于其他基金,而在经济紧缩期则都弱于其他基金,采用这种投资策略的基金更关注其在经济扩张期的投资表现;第二类投资策略则相反,采用这种投资策略的基金更关注其在经济紧缩期的投资表现.前者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而后者则表现为低收益、低风险.文章的研究不仅发现了中国基金投资行为的新特征,还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了投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如何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缓释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增强银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稳健性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资本缓冲的调整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全球100个国家170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不具备逆周期调节资本缓冲的行为特征.其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负向变动关系;第二,银行资产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下行)周期的提高(降低),是造成资本缓冲呈现亲周期特征的主要原因;第三,商业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自身的微观特征会显著影响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调整行为:第四,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施行,强化了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的负向变动关系,从而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得出了监管当局科学运用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平滑转换模型(STR)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及拐点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成功识别出经济周期拐点。研究发现我国GDP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滞后1期,增长率96%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投资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的滞后4期,增长率19%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具有较为缓慢的调整特征和滞后效应,机制转换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2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控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物价总水平的惯性和周期性波动由初现端倪到日升月恒,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直接决定企业产品的价格,由于各种产品的价格长期凝固不变,因而价格总水平也长期地保持稳定,没有周期性波动和价格向上运动的惯性。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直接由国家定价的产品种类和范围不断缩小,企业逐步具有独立的利益和目标,包括定价权在内的经营权也越来越大,微观定价机制和价格总水平形成机制已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惯性和周期性波动也随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显露出来,并随着国家对价格管制的放松而日趋明显。物价的惯性和波动在经济中影响愈来愈大,为人们广泛认识和关注,保持物价稳定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对我国物价惯性和周期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物价运动的动态特征,有助于阐释物价惯性和波动的成因,并提出因事制宜的稳定物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变量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因子模型分析了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并提取了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然后使用逐步回归法和全局筛选法,分组对各类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分析,选取了一组对收益率曲线有显著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最后使用多变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分析了宏观变量对收益率曲线两个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解释力度分别为78%和14%。经济增长预期、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以及新增信贷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水平因子具有显著解释力,而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美元指数波动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斜率因子具有显著解释力。短期内,经济增长类指标对水平因子的影响非常显著,而物价类指标对水平因子影响不显著。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既是水平因子,也是斜率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曙光 《财经研究》2002,28(1):23-31
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宏观经济理论的讨论和分析是一个相当活跃而又成果甚丰的领域。它不仅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入,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发生理论范式的转换。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总量态势和周期特征、通货膨胀与紧缩、金融风险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讨论进行简单的评述,并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博弈论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利率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管理领域的敏感问题,利率传导反映了货币政策由现行的直接控制型传导机制向间接控制型传导机制的过渡.利率传导机制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密切相关.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生成制度因素,即货币冲击因子、利率跨业和业内传导特征、利率对实体经济传导和利率传导的经济波动四个方面分析了利率传导机制,并运用结构性VAR模型,对利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利率传导在不同利率灵敏度产业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前期经济运行的滞后影响 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特点,经济变量既存在即期作用也存在时滞影响,即期经济态势和远期经济走势总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经济运行和即期经济变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瞻前顾后分析业已进入敏感期的本省宏观经济运行,对1995年经济发展作出较为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就业问题,在考察国内关于影响劳动就业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方面选取出可能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对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劳动就业的三个因素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实证表明:影响劳动就业的主因子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在宏观经济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在技术进步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将各种促进就业措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城镇劳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研究》2014,(9):J0001-J0001
“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共同发起.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在此基础上,三家发起单位联合暨南大学会计学系拟于2014年11月8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第一届研讨会(2014)。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金融、财务及会计行为等)。  相似文献   

16.
王迎红 《经济师》2014,(9):89-90
经济周期即繁荣—萧条周期,整体上反映了各大经济变量的周期性变动,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相联,也是国家在对经济宏观调控时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与经济指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表现为周期性的波动。且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有着中国的特色。而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里,带有中国特色的周期性波动的相关指标也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以山西省建国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为例,简要分析、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秀 《经济地理》1996,16(1):31-33,1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徐春秀(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乌鲁木齐830053)"区域经济是一国内某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总称。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我们可以将一国宏观经济看成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区域经济,即宏观经济比区域经济增加了诸如国家...  相似文献   

18.
基于Baker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通过实物期权机制对投资和产出造成短期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性;金融摩擦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金融摩擦的程度以外部融资溢价水平来衡量,在外部融资溢价水平"高"的情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以及房地产业内在的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呈现出其周期性的特征,出现房地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相似文献   

20.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总体经济超出一定范围和幅度、有规律的波动性增长,一般经历上涨、高峰、衰退、低谷几个阶段。过去我们对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缺乏认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出现了许多盲目和失误。历史的教训表明,加强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研究,对于搞好宏观经济调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