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界定了浙商财务文化的含义.梳理了浙商财务文化的特点.从树立正确的财务价值观、具备先进的财务理念、以及财务诚信建设为核心等三个方面对浙商财务文化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据清华大学魏杰教授的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6年.这还是前几年的说法,现在的统计数字恐怕还要低.中大集团副总裁胡小平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企业用2年时间完成"成长期",然后进入"迷茫期",经过3年时间的"迷茫期",不是进入"发展期"就是消亡.而进入"发展期"的,最多只有10%.另外90%企业都将以失败退出舞台.而另一位浙商朋友,莱茵达集团的董事长高继胜则认为:"99%的失败企业用自己的血肉肥沃起来的土地上,生长着不足千分之一的优秀企业."在他看来,企业消亡的概率为99%.  相似文献   

4.
吴金勇 《经营者》2006,(11):38-39
浙商文化的回归是一个好的苗头,但如真的要以一种或几种商帮精神,来引导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那只能是一种幻想。  相似文献   

5.
浅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浙商大会上,省委赵洪祝书记所概括的浙商八大精神,就是浙江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赵书记的讲话,提出了浙商要在新时期顺利实现自我转型的殷切期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马焱  王兴尚 《现代企业》2002,(10):31-32
企业精神是随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固化下来的被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和哲学信仰 ,是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 ,也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而且这种文化力一旦形成心理定势 ,既可以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 ,也可以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松下幸之助认为 :在事业中诸多因素都很重要 ,如技术力量、资金、人员及销售能力等 ,但最基本、最重要的乃是正确的经营观念 ,即企业精神。因此 ,培育企业精神就是培育企业永续经营的竞争优势。应当说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背景下 ,一个企业所形成的企业精神是不同的 ,就是相同环境、条件和背景下不同企业由于其文…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那些在宏观调控中落马的企业应该检讨自身;另一方面,单一且过紧的宏调手段正在严重侵蚀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浙商的贫团     
《经营者》2006,(13):36-39
浙商,是国内一个相对掌控财富较多的商帮.足够的财力让他们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炒房轩团”、“炒煤团”、“炒股团”……但是今天的有钱.并不标志着明天的发展。冷静、理性、客观地看这个中国第一大商帮.我们不难发现仍有许多地方潜伏着成长的危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6,(11):43-43
“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最让人佩服。”  相似文献   

11.
谭世坪 《企业经济》2008,(2):117-121
浙商与台商均受闽南海商文化影响,基于不同的发展背景,发展出各异的商业网络建构模式。比较这二者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发展模式,既凸显典型模式价值,也提供未来华商拓展世界商业网络的参考。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归纳了浙商与台商在世界产业链中跨区经营的战略异同,并提出了未来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凌平 《经营者》2006,(13):2-2
初夏,首届浙商大会如约而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合作·发展,不过还有点老调重弹。如果说大会还有一些亮点的话,那就是浙商关于“创新”的群体性焦虑,和那场票价高昂的“蓝海战略”论坛。从中,我们看到了浙商这一中国最富有群体的贫困,关于创新的贫困、战略的贫困,当然还有文化的贫困。“创新”确实是浙江民营经济最现实的困境:只有制造,没有创造。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足球世界杯在刺痛着浙江民营经济最敏感的神经:在德国,“浙江制造”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价廉物美的物品在世界杯的赛场内外大受欢迎。然而,我们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14.
浙商的精神一直是我探索和研究的标本,在江南行前夕,我们有幸先目睹这些精英的风采,相信风雨之后是彩虹。正如任正非所言,世界上我最佩服的勇士是蜘蛛,不管狂风暴雨,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管网破碎多少次,它孜孜不倦地用它纤细的丝织补。数千年来没有人去赞美蜘蛛,它们仍然勤奋,不屈不挠,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浙商投资非洲现况的介绍,从内外因角度论述了浙商投资非洲的原因。从内因来看,首先是由于国家和浙江省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保持同各国家和地区友好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鼓励浙商走进非洲;其次浙江省内资源紧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成为浙江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再则浙江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等问题,促使浙商们纷纷寻求投资非洲的探索之路。从外因看,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趋势下,非洲丰富的资源、诱人的市场前景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最后,笔者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了浙商投资非洲所遇到的困难,如语言沟通障碍、风俗习惯差异、企业管理和融资瓶颈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本刊记者 《英才》2009,(8):92-93
重投资而轻实业是浙商的新选择,但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过分依赖股权投资,没有基本的实业支撑,未来会怎样?  相似文献   

18.
浙商的精神一直是我探索和研究的标本,在江南行前夕,我们有幸先目睹这些精英的风采,相信风雨之后是彩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商帮2006年11月24日,浙商风云对话主题论坛正在举行。东方网记者向主席台上的浙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庸质疑,浙商已经成为继晋商、徽商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时代性的大商帮。晋商、徽商的代表人物,已有不少被拍成影视作品。几十年后若有人想拍部描写浙商传奇的电视剧,目前的浙商中谁最适合做原型,做主角?”在论坛主席台上的中国光彩基金会理事长谢伯阳,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等浙  相似文献   

20.
道话浙商     
浙商的话题已经随着浙江经济的升温而持续讨论了很久,有研究他们成功之道的,也有为他们歌功颂德的,有挖掘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的,也有预测其发展的最终归宿的。也许连浙商们本身都已经模糊,到底自己是怎样发家致富的,正在成长道路上的小浙商们更加迷惘,自己的默默耕耘怎样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