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区域的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在中国大中城市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加快区域经济融入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成功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不仅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总部经济发展特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且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面对发展同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循环经济的浪潮,产业集群同样需要重新审视其演进模式——即将循环经济耦合于其演进进程中,以期化解产业集群演进中的负面影响,保持其竞争力,以实现经济的持久增长。  相似文献   

4.
郭上裕 《新经济》2013,(17):41-42
本文从龙岩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定位出发分析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认为龙岩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区位、产业、交通、资源、生态、人文等优势,有利于打造产业高地、促进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外向化、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建议发展总部经济要遵循与园区经济相结合,与产业发展导向相结合,与岩商回归创业相结合,培育总部与引进总部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支柱产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以机械产业即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环保装备制造、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重大项目成套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业以及硬质合金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部。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2012年珠三角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后,下一步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来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推进璩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汤鹏飞 《时代经贸》2007,5(11):82-83
长江经济带在自然地理条件扣区域经济上具有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不过其产业集群发展中却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主导产业集群等诸多问题.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唯有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战略转移,以及加强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实现苏浙皖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战略角度出发,结合各省市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供求现状,实现高中低端各个层次及三次各产业人才合理分布,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用。安徽省要融入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也必须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结合本省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提高自身人力资源实力,助力泛长三角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叶青 《时代经贸》2010,(14):152-153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2012年珠三角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亿之后,下一步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来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汤鹏飞 《时代经贸》2007,5(11X):82-83
长江经济带在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经济上具有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不过其产业集群发展中却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主导产业集群等诸多问题。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唯有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战略转移,以及加强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任燕 《经济师》2004,(7):232-233
现阶段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虽然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 ,但还存在着产业组织结构松散 ,一体化程度低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性日益明显 ;资金短缺 ,产业化经营升级困难等问题。为加速河南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出确立主导产业 ;建设生产基地 ;创建龙头企业 ;完善运行机制 ;拓展销售市场 ;发展中介组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消费份额保持稳定和略有增长,从而使得重工业产出份额呈上升趋势。其政策含义为:政府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应将更多的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重点配置于重工业,尤其是配置于基础性或高科技行业,而非是轻工业,推动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从而有力地推动工业结构和制造业的双重升级;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对使用本国重工业产品进行投资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退税补贴等政策予以鼓励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科学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活力,正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摇篮。选择医药制造业作为科学产业的典型案例,以我国内地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经济、科学、技术、政策条件对科学产业发展绩效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制药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前因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制药业高绩效的多样化组态;存在驱动制药业高水平绩效的3条路径,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双元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逻辑下的科学与政策驱动型以及经济主导逻辑下的技术与政策驱动型;存在导致制药业非高水平绩效的两条路径,且这两个组态的核心条件相同,即非经济水平和非科学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科学产业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基于科学的产业成长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我国国情,本文探讨了我国制定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意义,从产业、技术、人才、经济、消费和法律六个 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著  吴栋 《经济经纬》2007,(6):27-30
依赖于煤炭等资源型的经济伴随着资源枯竭必然走向衰落.政府的政策引导对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综合考虑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宏观经济、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优先发展传统产业,重视产业链条的整合,凸显比较优势,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源效果、人才素质和资本流量的关联,更好地实现产业梯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可以总结出其具体路径。选取1985-2017年中国年度数据和1960-2017年美国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广义和狭义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之间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可以得出高质量发展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即拓展并细化产业转型升级维度;注重不同产业间的配比,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配比;重视并确立制造业的根本地位;提升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  相似文献   

16.
深圳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强 《经济地理》2006,26(2):349-352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已成为众多深圳市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产业也已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分析深圳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产业认知、产业政策、产业形象、产业布局、产品体系结构、产品亲和性、产品市场发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技术经济》2009,28(2):118-122
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互为促进。本文深入分析了总部经济助推北京服务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以国际生产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链低端锁定趋势不断凸显,由此引致的产业升级阻滞问题日益复杂化。为准确识别多重阻滞因素及其内在影响机理,运用组态思维和QCA方法,从创新投入、制度环境和国际知识溢出3个条件维度出发,对中国19个高技术行业进行差别化升级组态分析,探索不同前因条件与产业升级的一致性联系,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破解新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之困”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平稳化趋势有着显著的熨平效应,并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这种熨平作用亦趋明显。TGARCH模型的深入分析发现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波动幅度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第一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第二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而这种杠杆效应主要是由重工业带来的;但第三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明显的熨平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及除五大类之外的其他服务业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最为显著,而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因其自身的波动较大,对经济总量波动的熨平效应较小。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化增长势头,必须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制定“蓝色工程”计划 发展海洋产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群。本文研究分析了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应该尽早安排制定以发展海洋产业为目的的“蓝色工程”计划,在21世纪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界性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提高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把我国海洋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也是海洋为经济建设眼务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海洋产业安排角度论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宏大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