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瓶颈制约与资本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规则决定资本总是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地区流动.资本形成不足是西部地区落后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率不高,金融抑制,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制度创新不力,区域开发成本高等限制了西部地区资本的形成.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资本形成.推进制度创新,塑造市场投资主体,完善金融市场,吸引民间资本,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是发展西部资本市场依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市场规则决定资本总是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区域流动。资本形成不足是西部地区落后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率不高,金融抑制,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制度创新不力,区域开发成本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差等限制了西部地区资本的形成。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资本形成。塑造市场投资主体,完善金融市场,吸引民间资本,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资本效益是发展西部资本市场依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显著差异,表明了各地区经济改革推进上的差异,进而表现出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资金配置的不平衡,显现出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明显的不协调.应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形成与区域特色有机结合的金融制度体系,加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政策倾斜力度,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而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4.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从本质上来看,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西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绩效有极强的示范作用。鉴于西部地区在发展中走赶超式之路,制度移植对西部地区成为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制度移植并不是照搬而是制度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苏南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对西部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使其制度移植存在可行性,但需要西部地区制度移植后的再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制度创新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西部地区来讲,制度创新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要素。因此,未来20年西部地区要想取得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因为相对于资本和技术等其他要素,制度要素更为稀缺,更能够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绩效有极强的示范作用.鉴于西部地区在发展中走赶超式之路,制度移植对西部地区成为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制度移植并不是照搬而是制度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苏南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对西部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使其制度移植存在可行性,但需要西部地区制度移植后的再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对西部地区来说,制约其社会发展和开发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制度的先进性和完整性是其中较为重要但却很少被关注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的现代化进行探索,在了解西部地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度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构建西部地区完善的制度现代化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被提出来,预示着转移支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西部民族地区,须深入分析其转移支付的不足之处,在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时充分考虑民族因素,以构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较,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转型过程相对缓慢,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借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制度创新模式,从政府和基层组织等层次上,促进其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只有通过区域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 ,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设计 ,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提高核心竞争力 ,进行区域创新的思路 ,指出以区域创新为主导 ,加快调整和完善西部经济结构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平台和体制环境是推动区域发展 ,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定的财政制度,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制度与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指导开发不发达地区、处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般规律性,在我国西部经济开发财政制度安排中可以比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虽然各区域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但缺乏内生动力的西部地区却并未陷入恶性循环,同样保持了较为快速的经济发展。由于市场中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流失,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如企业家般直接干预经济,并依靠自身的企业家精神为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大项目创新,实现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种经济发展策略由于政府可调配资源日益匮乏而逐渐失效;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区域内市场中的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大、中、小规模创新的协同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积极转变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出区域内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亟需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被看作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极,然而,该地区除了北京之外,其余城市的发展均不如人意,在环京津地区仍存在着所谓的贫困带,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创新意识不足,尤其是制度创新意识短缺,是羁绊京津冀发展的桎梏。制度变迁对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如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与制度安排,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风险和优化交易行为来提高区域的产出增长率等等。  相似文献   

15.
经济活动处在初级资源推动发展层次的西部地区与以东部发达地区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为参照系而建立的全国统一制式的金融体制产生了深刻矛盾,国有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商品和服务与西部地区需求不一定相符,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银行体系层次过高,相对于国家银行而言,经济发展层次过低,资本不足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主障碍,因而是对影响资本供给与需求的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和制度建设,建立西部区域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区域,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辽宁实施了突破辽西北的区域开发战略,而区域化水平的提升是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前提的。因此,把握辽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加快区域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利,又是一种生产要素;既是一种具有独占性的私有财产,又是一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人都可以共同享有的社会财富。知识产权的根本属性是"知识财产权",具体属性主要体现在私权性、法定性、社会性等诸多方面。法律制度是功能性的,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不再被看作单纯的解决纠纷手段,而被视为创造新型社会的工具。知识产权制度也不例外,作为一种调整知识产品归属、利用、保护的法律制度,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知识产权制度功能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维护竞争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质在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制度安排结构不合理,非国有经济比重偏低已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制度安排已刻不容缓。由于西部自身力量单薄,因而必须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引入外部非国有经济实现突破式的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制度安排结构,这是西部开发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水平低、负担重、抗风险能力差,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背离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是减少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差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制度因素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我国西部地区①的城市化进程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提出西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组合来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