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江水源远流长,澜湄合作泽物润心。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六国同心协力,密切协作,推动澜湄合作机制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成立5周年的纪念日。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成功举行,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领导人本着"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精神,共同宣布启动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致决定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3日,来渝出席2023年中国川渝地区—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论坛的澜湄六国国家部长级官员、地方政府领导、使领馆官员和商务机构代表走进重庆璧山区,参加2023年中国川渝地区—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论坛经贸对话会,共话经贸合作新机遇。柬埔寨商务部国务秘书毕里西,老挝工贸部副部长玛诺通·翁赛,缅甸商务部副部长吴敏敏,泰国素攀武里府府尹纳塔帕·苏万巴提,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3月23日,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标志着"同饮一江水"的6个国家,致力于结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合作共同体"。2020年1月16日,澜湄合作第十次外交联合工作组会在重庆成功举行。2021年4月13日,重庆市政府外办主任章勇武、副主任王雯在京出席澜湄合作启动五周年招待会,并与部分湄公河国家驻华大使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澜湄合作启动5年来,成效显著,从培育期快速拓展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澜湄六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执法合作成效显著。为促进流域内地区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5年来,重庆与湄公河五国为实现共同繁荣携手前行,加强协调配合,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的澜湄精神持续深入人心,"平等相待、真诚互助、  相似文献   

6.
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澜湄六国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务实高效、项目为本、民生优先"的合作模式,水资源作为五大优先发展领域,得到了澜湄六国的一致重视,但是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权利的分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澜湄流域及澜湄合作机制的介绍,探析澜湄流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应的理论构建合理的流域保护方式,以期对该流域的生态保护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22,(8):44-47
<正>近年来,在外交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组织运营中心,重庆充分发挥区位通道优势,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缅成果,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扎实全面推进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加快对接,进一步加强与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国际合作,积极助推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按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思路,重庆与缅甸在双向投资、通道建设、文化旅游、教育、地方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形成了对缅开放的合作合力。  相似文献   

8.
泰国《中华日报》近日报道,四角经济区推动多年,进展缓慢,是由于缅甸对该计划抱敷衍态度,甚至不愿看到四角经济区的实现。 缅甸为树立国际形象而答应推动四角经济区计划,但又害怕该计划实现会给缅甸带来负面影响。他们担心的负面影响有五个方面:一、扩充澜沦江——湄公河水道可能使河流改道,导致缅甸与老挝间发生边境纠纷;二、开发湄公河流域会使美国的势力更易于渗透缅甸;三、开发湄公河流域对缅甸东部的少数民族有利,而该掸邦地区尚不受缅甸政府的直接管辖;四、如果交通方便,中国和泰国对缅甸的经济影响将更大,五、开发湄公河流域会使商品走私更猖獗,刑事案件和非法入境也将增多。基于上述因素,缅甸政府遂不热衷于推行四角经济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9.
Briefing     
<正>"中缅旅游文化路演"开启云南特色旅游将亮相缅甸为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响应澜湄合作,11月23日,由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澜湄合作系列活动——中缅旅游文化路演启程,此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2日。据悉,本次活动将穿越缅甸境内曼德勒、茵莱湖、内比都、仰光、维桑海岸、马圭、蒲甘,全程近2000公里,通过路演、自驾游等形式,深入了解缅甸旅游文化资源,宣传云南旅游特色。出访期间,  相似文献   

10.
唐素婷  袁新宇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42-145
云南是中国和澜湄合作的交汇点和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契入点。近年来,云南省对澜湄国家的出口额逐年增长。利用2002—2019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云南对澜湄国家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上升会促进云南出口澜湄国家的贸易,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不同国家而言,人民币贬值会减少云南对越南的出口贸易额,对其他的国家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不断释放外事资源活力,更深融入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国—拉美等多双边合作机制,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加快对接,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景洪港位于景洪市区澜沧江北岸,是连接湄公河的水运口岸之一。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一条连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国际河流,绵延4880公里,最后汇入太平洋。沿岸各国人民—衣带水,形成了“山脉同连、江可同源、民族同根、文化同流”的文化地理依存关系。流域内的81万平方公里土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因此,人们又冠以她“黄金水道”和“东方多瑙河”的美名。 澜—湄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开发的热情。今年6月,中、…  相似文献   

13.
澜湄流域水安全问题源于水资源地理分配不均造成的用水矛盾。伴随着水矛盾的安全化进程,澜湄六国间的安全相互依赖远高于六国与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多元行为体互动和多重安全领域互动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安全结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有其独特的演进与治理进程,按照安全治理有效性从低到高可分为潜在水安全复合体、水安全复合体—利益体系平衡、水安全复合体—区域制度以及水安全共同体四个阶段。这一安全秩序的演进受到复合体内部和外部安全动力的双重影响。当前,澜湄流域的水安全治理处于内部动力不足、外部竞争激烈的区域机制阶段。推动水安全共同体的建设须以优化水分配为指导,对水安全问题进行去安全化,包括控制适度安全化、分类缓解水矛盾、加强联合调研与宣传工作以及利用议题联系。由于水安全秩序走向最终由复合体内部力量决定,中国与澜湄国家共同发起的澜湄合作有望在水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我国践行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历史上,中国云南与中南半岛五国有着密切的往来,由于文化的共生性,启动澜湄合作机制以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国云南与中南半岛五国通过顶层设计、社会人文交流、城际民间外交等途径对澜湄沿岸各国的文化共生性进行了更加丰富的诠释,有效地发挥了我国云南的区位优势,以及它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沿阵地与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的专家和有关人员2001年3月31日至4月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了第六届湄公河旅游论坛 ,共商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开发大计。泰国副总理邦朋·阿滴列讪作了题为“评价湄公河珍宝应对变化走向成功”的演讲 ,介绍了湄公河区域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自然资源 ,呼吁流域国家加强合作 ,共同投资开发旅游业 ,并估计今年到该区域的游客将达1400万人次。与会各方还达成了多项协议 :1、2002年和2003年的湄公河论坛将分别在缅甸、越南举行 ;2、亚洲银行将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进行投资 ;3…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圈──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前景展望林明开发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全长4880公里,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从云南西双版纳州出境;在境外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  相似文献   

17.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介绍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在本合作中又将其称为大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大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总落差5167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GMS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路桥梁,地理位置十分显要。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浪潮的涌动,次区域圈中的中国西南、老挝、缅甸、泰国毗邻区域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开发呈现出新的态势,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在近期,合作的主要领域有以下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构想中“泛亚铁路”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五次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设想:东线由昆明经河口至越南,中线经景洪至老挝,西线经大理、瑞丽至缅甸。泛亚铁路计划是湄公河流域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将把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重要的南北经济走廊,全长约5600公里。2001年10月,在泰国举行的第三次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原则上通过了有关建造泛亚铁路的计划。东盟交通部长会议批准了泛亚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推荐采用东线方案。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对援建柬埔寨境内段的铁路和促进加快泛亚铁路建设进行了商讨。泛亚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李旋 《特区经济》2009,(9):69-70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次区域国家的联系,提高次区域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采取的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