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3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西部论丛》2003,(4):54-55
宏观形势、需求增长情况和业内状况分析,预计2003年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上海改革》2002,(12):60-64
2002年上海经济继续走在高速稳定增长的上行通道中,全社会投资高速扩张,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利用上海经济历史数据和相关背景评估,我们对2003年的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基本结果表明,2003年上海经济将仍旧运行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增长速度仍将大大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3.
樊士德 《西部论丛》2003,(11):20-21
国家信息中心在2003年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6%左右,其中民间投资将继续加速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增长率达20%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债投资拉动社会需求的政策作用有限,能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4.
结构调整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健 《浙江经济》2004,(5):50-51
当前,金华经济形势令人鼓舞。过去的2003年,金华市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5.5%,创1996年以来新高;投资、出口、消费、财政收入等指标一路飘红,用“高速增长”来表达一点也不为过,但切不可盲目乐观。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是在大好的形势面前,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出现的电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制约,已在不同程度地警示我们:“金华经济高速列车能开多久”?这样的疑虑和担心决不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随着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市场持续走低,煤炭市场形势呈现出加速下行的态势。面对宏观经济走势和煤炭市场充满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针对形势的复杂性、长期性、严峻性、双重性等特点,皖北煤电集团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力求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取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煤、电、油及交通运输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一是煤炭供应紧张。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6.67亿吨,净增2.17亿吨,增长15%,今年1月~2月,原煤产量增长25%,高速增长,但由于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对能源高需求势头有增无减,煤炭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形势不容乐观。目前,煤炭库存继续下降,而扩大产能的潜力有限,供需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3,(3):42-42
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上将承继2002年良好发展态势.由于2002年增长水平较高,200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有所降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国家经贸委提出,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力争好于上年.  相似文献   

8.
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均衔增长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 《新财经》2006,(3):40-41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自2003年超过 9%后,2004年达到10.1%,2005年达到9.9%,连续三年超过9%的增长。不仅与世界同期比实属高速持续增长, 而且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七年的历史相比,也是未曾有过的稳定高速增长。但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外贸形势估计依然是高速增长,预计进出口贸易增长仍将超过20%,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增长,贸易顺差仍将超过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煤炭市场是整个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1988年经济“过热”的影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又出现暂时性的生产滑坡、市场疲软的新矛盾新问题,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出现了计划失调,价格失控,多头经营冲击了主渠道,产、供、需不相衔接,不够平衡等弊端。虽然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这对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稳定经济大局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煤炭市场的特点 煤炭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远东经济画报》2004,(11):66-67
近三年中国内手机新增用户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换机用户的稳定保有量,使得手机市场呈现一个连续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到2003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超过2.6亿,增长率达到30.4%,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21部;2003年新增用户数达到了6269万户,比2002年增长了24%,全国手机销量达到7500万台。  相似文献   

12.
吕俊峰  刘艳萍 《北方经济》2012,(18):105-106
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需求量也呈加速增长趋势。2003年开始,全国GDP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全国经济的加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加速增长。这些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大于GDP增速。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不断地给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我国用电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没有电力工业的高速增长就无法支撑这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加快,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个阶段。由于这次电力加速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的结束,全国煤炭行业迎来了"寒冬",煤炭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2014年,煤炭市场寒意更甚,举步维艰。严峻的形势给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给煤矿基层政工干部带来了新课题。因此,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文章将从公司职工当前思想动态以及今后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市场“第①拐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腾 《中国经贸》2005,(8):30-32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煤炭市场逐渐紧张,以致发展到“煤荒”的程度。时隔两年,在一些人预测煤炭将更紧缺的时候,也是煤炭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之时,中国煤炭市场突然“变脸”——2005年5月中旬以后,中国沿海乃至全国煤炭供求关系继续趋于缓和,市场景气程度有所下降。进入6月份后.本应开始的煤炭消费旺季姗姗未到,季节性需求增加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15.
建立对外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更加迅速,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从1978年第32位跃升到2003年的第4位。入世三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就在国人为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大幅提高而惊喜的时候,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也已悄然到来。  相似文献   

16.
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薛东辉 《特区经济》2005,(5):207-208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1.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GD P的增长率超过9%,今后几年仍将快速增长。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我国万元GD 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04,(2):6-7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延续2002年的快速增长势头,2003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增长。1-11月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2.9亿元,同比增长40.35%。全年投资有望超过800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04,(4):1-1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的年产销量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尤其是2003年,我国汽车工业以“井喷式”的增长再次成为国民经济的热点和亮点。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20%和34.21%,产量净增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将在山西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在这一年山西经济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打击,不仅没有失去2002年以来的二位数增长势头,而且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将2003年的经济增长放在改革开放以来25年的发展背景下分析,有助于我们准确定性山西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认为:山西新一轮经济增长适应了全国经济起飞的宏观要求,发挥了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势,是山西经济长期积聚潜力的发挥;2003年是新世纪山西经济实现腾  相似文献   

20.
刘骏 《上海国资》2003,(10):47-49
1、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投资高速增长,债券融资需求增加。2003年下半年 GDP 增幅将在上半年8.2%的基础上有所加快,随着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启动、消费结构升级、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新一届政府投资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31.1%,比去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高速增长的投资是拉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下半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投资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快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