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怡  田菲  张亚楠 《经贸实践》2016,(11):116-118
对京津冀三地拥有的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整合,结合京津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利用Arcgis、Mapinfo软件特有的功能,从空间角度对京津冀三地共13个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同时结合京津冀三地各个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数据,最终确定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秦皇岛5个城市为京津冀三地旅游核心城市,在此基础上进行京津冀三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子彪  李少帅 《技术经济》2017,36(10):38-46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基于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视角,绘制了三次产业中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并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结果表明:京津冀在第一产业、五大二次产业、三大三次产业上的创新合作具有复杂性、优劣势并存的特点;京津冀产业转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合作链条整合空间极大,但目前产业合作链条的创新效能发挥欠佳。最后,对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从环渤海、大北京,京津冀一体化等概念的渐次提出,到新世纪初《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编制,二十多年一路走来,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话题从未离开我们的视线。在经历了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尴尬与苦涩之后,无论是三地政府高层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普遍意识到:  相似文献   

4.
近期,京津冀区域合作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态势,一些新的重大战略及决策有的正在酝酿,有的已经出台,进入了合作发展的新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必须解决政府的行为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有所不为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以京(廊)津为主轴,重点打造津秦唐沧东部滨海发展带和京保石发展带.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突出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和天津现代制造业中心地位,加快北京非核心产业功能向天津、河北疏解,加大河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增强河北的腹地支撑作用.为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引导,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大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和人员交流水平,实现三地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按照产业协同发展的组织形式,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模式划分为整体搬迁模式、总部经济模式、产业扩张模式、产业链整合模式、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产业联盟合作模式。从概念描述、动力机制、实现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政策着力点或可供借鉴的经验等方面对各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基础上实现高层次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中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足、城乡联动不足、产业分工不足、市场化水平不足、基础设施一体化不足、消费和出口作用不足等许多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需要以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及其在空间的有效分解为前提,以产业合作为主线,以市场和企业自下而上的力量为主体,进一步发挥京津冀地区的区位、资源、科技、文化等优势,以启动京津实质性合作和构建京津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契机,以深化区域制造业分工为核心,以制造业集群发展为支撑,创建"繁荣看京津,实力看河北"的区域联动型产业结构,释放经济潜能,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合作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呈现出良好的态势.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深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不断调整和优化,这离不开成功的资本运作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和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提升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河北省的产业定位在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河北省的产业定位,主要是以与外部省份尤其是南部发达地区的对比为参考系,以协调为基础从互动的角度给出产业功能方向定位,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从优势互补的角度给出产业重点定位,并以区位为框架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给出产业梯度定位。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产业协同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产业集群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后奥运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从更高层面审视,京津冀在推进产业链合作的深度、产业链联盟、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进展还比较缓慢,因此,要梳理京津冀重点产业,精准实施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谋划京津冀重点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立足战略全局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产业链共同体建设;建设高效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肉鸡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形成了规模,它在我国的家禽乃至畜禽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肉鸡的产业化发展还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有着十足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肉鸡养殖区域的现有布局进行研究,迎合当下最新的相关养殖政策,主要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对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及布局情况进行研究与阐述。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概括现状并提出了对京津冀地区现阶段肉鸡养殖发展及布局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性建议,理顺养殖与加工环节的关系,使之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完成肉鸡产业的整合与升级,从而对京津冀地区家禽养殖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面对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区的扶贫脱困问题,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企业等积极开展旅游扶贫,三地旅游扶贫合作机制逐渐形成。但针对河北省的贫困实情和未来旅游扶贫发展目标,该合作机制仍存在合作深度不够、社会与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推进,区域合作将不断加强。服务业合作作为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重要领域,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纽带,日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立足我省实际,发挥独特优势,对接京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服务业合作,势在必行,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了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政府间合作博弈演化。指出:京津冀区域地方政府间不平等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以及长期"各自为战"的利益格局是造成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现实中缺乏"合作"的有效"承诺",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社会整体的非理性,而有效的先行"承诺"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能够促成社会最优的政府间合作,两者的形成需要中央政府的参与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视角,对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的静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废弃物"回收市场分割问题、静脉产业园专业化不足的问题以及静脉产业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从产业布局的优化、"二次污染"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创新政府管制机制与模式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静脉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这一战略的重要性,而大数据则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三地地域相邻,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各具特色.因此,在京津冀协同框架下,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差异互补、协同合作的大数据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区域的协调发展基于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就产业协作现状分析而言,京津冀在产业协作中存在产业趋同严重、深层次协作缺乏及中心城市带动不强等问题。从三次产业分工的角度。根据区位商的理论分析了三地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协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