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南山 《上海改革》1994,(7):37-37,17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工业企业先后办了各种类型的三产实体。国有企业要实现改制转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妥善解决好企业办三产与母体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自动化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如何安排富裕分流人员,拉大产业链条,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所有国有企业必须面对并妥善解决的难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就国有企业的三产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我国“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双轨制运行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在生产资料供应上存在着计划和市场并行作用的价格“双轨制”,利用其形成的价差谋取利益,在当时曾风靡一时,社会上各种皮包公司、太子公司比比皆是,大肆进行各种投机活动;许多国有企业也纷纷利用自身提供生产资料的优势,相继成立了许多挂着“三产”招牌的子公司、孙公司,倒买倒卖,谋取不正当利益,“公司热”在全国迅速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些公司得到了相应的清理和规范。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今天,新一轮的…  相似文献   

4.
要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均衡的发展模式。根据安阳市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发展战略,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十一五”规划“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新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强力推进“三产富市”。  相似文献   

5.
由于没有目标和时间表,28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了“游击战”和“马拉松”。产权改革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误区”;减员增效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雷区”;健全治理结构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却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盲区”。本文认为,只有将“政企分离”作为突破口,在企业内部狠抓治理结构建设,在企业外部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才能使压力转化为动力,迫使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方式,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目前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不活,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是“海市蜃楼”。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要走出“怪圈”,真正走向市场。必须借助于法律武器,法律的规范作用会使得国有企业真正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国有企业产权问题,始终是理论界长期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拟从法的角度谈一些国有企业产权方面的思考,敬请方正。  相似文献   

7.
在大办“三产”的热潮中,许多个体、私营企业顶上了“红帽子”——假集体现象,而且呈扩张、蔓延之势。本文揭开了“红帽子”现象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12,(21):72-72
河北省平泉县结合县域实际,围绕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主战场,实施“三产并举”,引导贫困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搭建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9.
工作交流     
《安徽省情省力》2009,(5):48-48
合肥市局提出“四个围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芜湖市局为全市“三产兴市”战略提供统计保障,  相似文献   

10.
赵伟 《浙江经济》2014,(20):13-13
中国正在经历双重结构调整。说具体点,就是两个产业层次的结构调整。第一个是三次产业之间。“二产化”高潮已过,“三产化”迭起。早先我曾说过,先行工业化国家以往经历表明,一国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两个大的阶段,分别为二产化和三产化。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思考周学一对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有的同志认为根子在产权问题上,“产权虚置”、“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是制约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原因,因而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的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3,(11):58-60
武威市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中,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三大战略”、主攻“四大支柱产业”的总体思路,围绕市场、依托资源、立足特色、依靠科技、调整结构,使这项工作得以不断深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35.2:29.5:35.3调整为2002年的31.77:31.69:36.54。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差距武威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目标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是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还是典型的农业型经济结构。二是农村经济结构呈“倒金字塔”型,一产比重偏大、二产发展缓慢、三产相对滞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传统格局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国有企业在20多年的改制进程中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先进”和“落后”。笔者将率先进行改革并在企业制度方面有较大突破的国有企业定义为“新型国有企业”,将那些在制度上仍然保留着原来计划特征的国有企业称作“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新型国有企业”由于较早和较好地进行了制度转换,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制度风险,基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由于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而使经营状况不理想。“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首先面对的是来自其基本制度的约束。在市场经济不可阻挡的渗透下,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在这些企业内部以非正式的、扭曲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制度与行为的矛盾和扭曲,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制度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王忠新  李丹 《辽宁经济》1999,(5):21-21,26
资金运转不良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的“紧箍咒”,那么,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解开这个“紧箍咒”,使国有企业资金进入良性循环呢?或者说,围绕增资减债,国有企业改革怎么解决钱从哪里来呢?1.钱从转变观念来。按传统观念去算帐要钱,国有企业就很难走出困境。实际上,中央...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企业“有为”与“不为”的定位标准国有经济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国有企业,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重新为国有企业的“有为”与“不为”定位。传统的观念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因而不能自负盈亏,然而,国外的经验教训以及本国二十年来改革实践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从而自负盈亏。根源就在于国有企业本身的产权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本来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具有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两重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一般功能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陈江生80年代以来,西方舆论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谈论颇多,甚至认为私有化已形成一个世界性的浪潮,似乎国有企业已该寿终正寝。但事实却是,“私有化”并没能消灭国有企业,充其量只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一番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国有企业,很多人自然想起“行政性”、“计划性”等特征和符号,于是,持有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名片的“高管”往往不被人认为是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而是兼有行政级别的“官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讲话指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坚持“三改一加强”即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  相似文献   

19.
据说“搞”这个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刘半农先生创造出的,由“高”和“手”两个字组成,为高手摆弄低手之意,不知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语言学家是否认同,但有些提法的确有这种含义。我们常听到的一种提法是”搞好国有企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由政府这个高手摆弄好国有企业。 无论我们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在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的确是在由政府控制国有企业,搞国有企业。首先,政府一直控制着国有企业的领导任免  相似文献   

20.
韩冰 《中国经贸》2023,(14):154-156
多年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巩固深化,“引导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企业活力”成为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发展历程和实施效果着手,分析当前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改善考核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