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汤瓶八诊:回族医学文化的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1月宣布:自然疗法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曙光。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的回族文化,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长期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9,(20):218-221
本文通过对回族文化信息资源"既宽泛又零散"的基本特征的详细阐释,指出在回族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前期准备中,传统的文献目录学方法在类似民族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中,显得更为重要,它构成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链条。最后初步提出回族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整合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回族的仪礼习俗包括人生仪礼和生活礼节两大部分.人生仪礼,主要是从生到死之间的若干重大阶段的仪礼.中国回族自形成以来主要有诞生礼、 命名礼、 满月礼、 百日礼、 抓周礼、 割礼、 婚礼、 丧礼等.生活礼节主要有见面礼、 待客礼等.这些礼仪的形成都离不开其传统的伦理思想,它是回族文化和回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伦理学、 历史学、 哲学、 宗教学、 民族学、 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人类学学者认为许多重要、 普通的过渡礼仪是和生命的生物学转折点——出生、 成年、 生育、 死亡相关的.这些转折引起了某种社会地位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人们相互关系的变化.作为一种民族伦理文化,回族传统伦理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发掘、 整理、 研究回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加强回族地区的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思想文化交流,充实、 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宝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新疆地区中小企业汉族、维吾尔族与回族管理者为考察对象,主要研究民族文化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就不同民族与工作满意度关系来说,三个民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汉族与维吾尔族的工作满意度均值大于中值,表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而回族次之。汉族与回族、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回族与维吾尔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六个预测变量中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力的变量有权力距离、雄心指数与长期导向。  相似文献   

5.
白光珍  闫兴富  李晓宁 《价值工程》2010,29(35):248-249
宁夏是我国回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回族教育是实现该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工程。本文就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回族社区的传统经商文化对和回族教育发展的影响、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冲突、应试教育的弊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它困扰宁夏回族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推动回族教育的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我们对回族舞蹈的深入了解,位于宁夏泾源地区的回族"踏脚"舞蹈正面临着失传、濒临灭绝的危机,同时在全国深入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大潮中,宁夏泾源县的回族踏脚由于地位的重要性,已经被全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所研究的这一项课题就是为以后填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回族舞蹈教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发展和保护回族优秀舞蹈文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省,居住着众多回族居民,这些少数民族人群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生活着,他们的身上有回族特有的民族特征。本文从回族居民的文化、教育、饮食方面来阐述其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为我们民族融合、互相尊重提供相关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回族民间文献是回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献对回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极大的丰富了回族文献,为回族文献的研究带来深刻的启示与学术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回族民间文献的来源及回族民间文献发展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将我国人口结构分解为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和空间结构四个维度,发现我国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但这种分布格局并不稳定.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上优势明显,而欠发达地区则在自然结构维度上优势明显.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区域人口结构特征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优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区域人口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显著,且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全面;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特征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差异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分布差异基本吻合.基于此,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地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不同维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年、2014年建制镇数据,研究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特征,分析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与土地、经济的空间均衡性,探讨县域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密度西北低,东南高;小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廊四市交界地区与冀中南山麓平原、中部平原地区;小城镇人口增速较快的县域沿铁路沿线分布。京津廊地区是小城镇人口持续的热点区,2014年石家庄、保定取代了邯郸、邢台成为新的小城镇人口热点区,西北部山区与滨海地区共同构成小城镇人口倒U型冷点区,与热点区形成核心—外围空间结构。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西北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且土地极化严重。小城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人口与经济重心相互偏离,人均经济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京津冀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奠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经济因素则对人口空间格局进行了重塑,政策因素对人口的流动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析“回族女子不外嫁”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女子不外嫁”习俗是回族的一项禁忌,也是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一习俗及其变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回族女性择偶习俗的历史及其演变,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回族的婚姻文化。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对这一习俗进行了概述,同时对该习俗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该习俗的变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学武 《企业导报》2014,(17):7-8,11
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回族群众为迁移主体的生态移民安置地。2008年,开发区管委会在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开始调整生产结构,并决定利用红寺堡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先发展酿酒葡萄种植。规划中的酿酒葡萄种植区内回汉群众均有分布,回族群众出于宗教上的考虑,对酿酒葡萄的种植在认识上存在分歧,管委会要充分尊重回族群众的意愿,合理调配土地,协调解决酿酒葡萄种植与回族群众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促进红寺堡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品趋同化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民族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形成比较优势,就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增加附加值.然而受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并非所有少数民族文化都适合进行商业化开发.本文以宁夏为例,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们对回族舞蹈的深入了解,位于宁夏泾源地区的回族"踏脚"舞蹈正面临着失传、濒临灭绝的危机,同时在全国深入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大潮中,宁夏泾源县的回族踏脚由于地位的重要性,已经被全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所研究的这一项课题就是为以后填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回族舞蹈教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发展和保护回族优秀舞蹈文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文化设施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深圳市逐步实施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文化设施的设置和选址变得日益重要.论文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等是其主要特征,进而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方言为例,从要素错配的视角考察文化分割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而采用修正后的全球夜间卫星灯光数据和各地区的方言多样化指数,实证考察文化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汉语方言为代表的文化分割显著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文化分割阻碍了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所得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为从非正式制度角度探求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人口空间"解读城市:武汉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空间"上系统解读一个城市为理解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人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工具,以武汉作为实证时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空间特征.试图从"人口空间"的视角解读武汉.研究发现:武汉人口的省外联系特征逐渐突出.人口的辐射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兼及四川...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中国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经济价值观也是中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真正从沿线的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研究入手,从中发现其经济价值观的共同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实效性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35):169-170
本文结合吴忠市实际情况,阐述回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意义,并提出特色服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是实现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基础性瓶颈。其中,城市吸纳了大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性资源,以至于城乡文化资源在总量上,省份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影响着众多农村人口无法同城里人一样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传统的乡村社会的土壤正在消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工业社会需要的新文化模型正在形成,城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正在成为其形成的现实阻碍。所以,探究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对策机制,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消除城乡差距,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最终实现广大农村人口文化权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