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蚁球断想     
最近读到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说的是在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好像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过来,大家正准备等它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有人惊呼.不久,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蚁球里层的英勇牺牲者,他们再也爬不上岸了.……  相似文献   

2.
《国土经济》2008,(11):66-68
蚂蚁的社会生活蚂蚁是典型的群居昆虫。通常情况下,成千上万的蚂蚁聚居在一座蚁城里,过着有组织的群居生活,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秩序化、分工精细的蚂蚁社会。这一点和人类的文明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生活     
世界各地的人怎样吃蚂蚁 日本 生吃蚂蚁或蒸烤后吃治疗神经痛。 老挝 老挝人有把蚂蚁和其蛹一起吃的习惯,抓蚂蚁时在树下准备好水瓶,把蚁巢从树上砍下后就放入水中溺死蚂蚁。蚂蚁有单独吃的,也有做调味品食用,与盐水、合欢树叶、生姜汁、洋葱、白糖一起用。另外也有放在咖喱料理中。可增强体力促进食欲。 印度在印度把纺织蚁与盐、郁金、菜茭等一起碾粉,把它和在米饭里一起吃。 南美 南美人爱吃强有力的纺织蚁和齿蚁,生吃或焙后吃,最爱吃有翅的母蚁王。 奥地利 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人们在面  相似文献   

4.
1 蚂蚁的采收 目前,已经确定可以食用、药用的蚂蚁有10余种,其中养殖和加工利用最多的是蚁亚科(Formicinae)的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vicina Roger),又名鼎突多刺蚁。 如是养殖的蚂蚁,采集活蚁时可放置一块塑料布,上面撒一些香甜食物,这样很快会引诱大批蚂蚁出来,然后去掉诱饵,将蚂蚁装进食用大塑料袋中(如  相似文献   

5.
黄峰与蚂蚁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七八只黄蜂同时关进一个密封的小木箱里,几天以后打开木箱,发现木箱的四壁多出了七八个小洞,每个洞里各有一只死去的黄蜂,而这些小洞,最浅的也已超过了木板厚度的一半……有人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因洪水撕开了江堤,平地成了汪洋泽国。一个黑球正顺着波浪漂过来,虽然一沉一浮,但这个黑球最终还是向着岸边漂来。原来这是一个小足球大小的蚁团,黑乎乎的蚂蚁,密匝匝地抱在一起。蚁球靠岸了,然后一层层分开,它们奇迹般地战胜了洪流,逃过了一场劫难。大黄蜂和小蚂蚁相比,可谓强大威猛,但为什么黄蜂最终全军覆没,蚂蚁却能…  相似文献   

6.
蚁群智慧与管理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在一亿年前就开始生活了,和恐龙是一个时代的。谁也没想到,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灭绝了,而小得可怜的蚂蚁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生物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长期的生物进化,不断地适应环境,在蚂蚁的世界里,产生了明确的组织分工和由此形成的组织框架。蚂蚁集结的时候能自我组织,不需要任何领导监督,便能够根据环境变动,迅速调整,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蚂蚁的这种智慧被科学界称之为“蚁群智慧”。并不是说蚁群比人类更聪明,但换个角度,人类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和情感有时又何尝不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呢?还是让我们从蚂蚁那里获得一些智慧吧。  相似文献   

7.
蚂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治病强身。我国是食蚁的故乡,对蚂蚁的成分早已做了大量研究,多是以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为研究对象。本文就蚂蚁的化学成分作一综述。 1 蛋白质含量高 蚂蚁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约占蚂蚁干重40%~67%,能产生650大卡的热量,居动植物之冠。陈即惠报导,蚂蚁体内含26种游离氨基酸,17种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全部包括在内,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一)蚂蚁医药保健品开发生产现状 目前全国市场上流通的蚂蚁医药保健产品达上百种。据笔者统计,产品已涉及六个剂型。 (1)口服液 该剂型,已知有十多个省生产,包括广东产的“一洲”力神黑蚁王口服液、金装蚁王浆、“东方力”蚂蚁系列口服液(益肝口服液、老年口服液、美容口服液);云南产的“雪柳”蚁王精;上海产的太极神口服液;江苏产的“绮阳”超级营养液;浙江产的蚁皇精体口服液;山东产的蚁王强身液、蚂蚁口服液;四川产的长长蚁王精;山西产的蚁王浆;天津产的玄驹保春液;辽宁产的蚁王口服液、蚁王可乐;广西产的大力神口服液;吉林产  相似文献   

9.
蚂蚁药名“玄驹”,是一种风味营养食品和抗衰老、能治疗各种虚损疾病的良药。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狗熊、穿山甲等动物常诱食大量的蚂蚁而变得健壮有力,受到启发开始食蚂蚁。据文献记载,周朝帝王用蚂蚁幼虫制酱,壮阳强身。南宋大诗人陆游还专门撰文介绍了“蚁子酱”。当今,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0.
英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里。蚊香的火光与烟雾使蚂蚁惊恐地乱作一团,但片刻后,蚁群开始变得镇定了,有些蚂蚁向火光冲去,并向燃烧的蚊香喷出蚁酸。随即,越来越多的蚂蚁冲向了火光。不到一分钟,蚊香的火被扑灭了。存活下来的蚂蚁们立即将献身火海的“战友”的尸体转运到附近的空地摆放好,在上面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和哀悼。  相似文献   

11.
除蚁剂     
在农村住宅中,蚂蚁为害的现象一般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白蚁极多,为害尤为严重。它们不仅毁坏树木,而且损害建筑物及室内家具,有时爬入食品、碗碟柜内寻找食物,极不卫生,实在令人十分厌恶。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无毒副作用的除蚁剂一直为许多人所渴望。 本文介绍一种国外发明的除蚁剂,它具有十分有效的杀蚁作用,且能长时间发挥功效,将其涂敷于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即可有效地杀灭蚂蚁。它对人畜毒性很低,使用安全性高,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监督与选择》2009,(8):16-16
[说事] 7月28日,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在成都进行了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灭火试验:一辆与成都“6·5”公交燃烧事件同一车型的公交车内突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但火势在10秒钟内就被控制,1分钟内被扑灭,而车厢里一个纸盒内的只兔子尽管热得毛发尽湿却毫发未损.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11,(10):18-18
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每当球投进的时候,就有专人踩着梯子把球拿下来。因此,比赛不得不时时中断,激烈紧张的气氛也随之大打折扣。有人想了很多方法试图改变现状,甚至还有一个人发明了机器,当球投进的时候从下面一拉,便把球弹出来。然而,这些方法都未能扭转比赛被“打扰”的窘境。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孩子看比赛时说了一句话,才成就了今天的网篮形式。他说:“为什么不把篮子的底部去掉呢?”  相似文献   

14.
《潮商》2011,(4):64-65
蚁光炎是海外侨领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因积极从事抗日活动,触怒了日伪政权,1939年11月21日晚,蚁光炎在曼谷耀华力路被刺杀,时年60岁。  相似文献   

15.
刘洋 《活力》2013,(15):46-46
一、引言 蚂蚁作为群居性昆虫,其群体行为所呈现的复杂智能,给人类以巨大的启发。对蚁群行为最早进行研究的是南非的EugeneMarais,其著作《蚂蚁的精粹》中详细的描述了对白蚁群体性工作的观察结果。受蚂蚁觅食行为的启发,意大利学者MarcoDofigo于1991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算法模型。现在蚁群算法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活跃的研究前沿。二、蚁群算法原理分析 蚂蚁缺乏视觉信息,它们通过一种称为信息素的物质进行信息的交互。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它将食物拖回巢穴,并在沿途留下信息素,其余觅食的蚂蚁通过不同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以一定的概率选择路径,信息素浓度大的路径被选择的概率较高。距离食物最短的路径由于信息素的浓度较大,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蚂蚁选择该路径,这又促使该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进一步加大。这种自动催化导致的协作行为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使得最短路径被越来越多的蚂蚁选择。以经典的双桥实验为例,假设蚂蚁分泌的信息素相等,并且不考虑路径上的信息素的挥发。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其中有20%的蚂蚁不干活:别的蚂蚁在忙碌着,他东走走,西逛逛,好象无所事事。为什么呢?生物学家发现,如果蚂蚁群中所需的诸如面包渣、茶叶子等食物没了,比如在一个宾馆找不到新的食物来源,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这时,那些懒蚂蚁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说:“跟我走!”。噢!生物学家明白了,所谓懒蚂蚁,不是“懒”,而是在思考、动脑。其实,这个现象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是相通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需要大量的“懒蚂蚁”、“懒”管理。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全社会,都在发生着以下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甲板上的蚂蚁康华我有一位朋友四十多岁,身高体胖,在一艘万吨远洋巨轮上当船长,常年行驶在大西洋、太平洋上。前不久出海归来到我这里闲坐,当笑话谈了段海上趣闻:“船行赤道附近,太阳特别毒,我在甲板上小解,不一会那地方就聚集起很多蚂蚁。”我打断了他的话,怀疑...  相似文献   

18.
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蚂蚁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正>从古至今,腐败就像顽症无法根治,而腐败行为就像树上的蚂蚁随处可见。曾经在一个论坛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无官不贪,等某天出一个清廉的官员了,那才是焦点。"由此可见,腐败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儿,谁不腐败还会被认为是怪胎。  相似文献   

20.
热锅上的蚂蚁,生存遇到了危机,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以求突破困局.故到处乱窜、翻滚。直至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中小企业虽然不是蚂蚁。但这一群体的数量本身就恰如其分地可以与蚂蚁一比。而且,它们置身于经济社会这一大“热锅”上。时刻都面临着突破困局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中小企业的自身环境、生存现状、发展过程等等,都可视为一种现象:在“热锅”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