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一季度,深圳房价呈现下挫走势。4月14日深圳国土房管局发布《2008年一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住宅交易量和房价均呈下滑趋势。3月份房价环比2月份降幅达到16.53%,为每平方米13618.42元。《上海证券报》4月7日消息称,深圳桑泰地产一项目去年底开盘时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而到今年3月,该楼盘均价已降至每平方米1.6万元。另据新华社4月7日消息称,深圳泰华阳光海项目去年6月开盘,每平方米均价在1.5万元左右,而到今年3月初,该楼盘在均价1.5万元的基础上开出了6.5折的价格。据新华社记者调查,类似该楼盘情况不少,在深圳市内各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降价。  相似文献   

2.
左农 《东南置业》2007,(8):22-23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深圳7月18日-7月24日新房成交均价1.29万元,环比下降12%。深圳的房价七月份降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预测这将成为全国房价全面下降的信号。而在我看来,持这种看法人士的思维是以偏盖全的,尚欠妥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豪赌3G     
《东方企业家》2009,(7):32-32
三家运营商的成败牵一发而动全局,这就好比一场豪赌,一个决定就能左右命运,而入场费是以亿元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我向深圳人民道歉”,7月8日,北大教授徐滇庆在南方都市报刊登了小全版的道歉广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和牛刀之间为期一年关于深圳房价的赌局,落下帷幕。 一年前的2007年7月11日,房价飞涨,徐滇庆表示,深圳房价肯定会涨,“如果2008年7月11日比2007年7月11日低一分钱,即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随即接招,“我和你打赌,肯定会跌!若不跌也用整版道歉!”此时,深圳新盘均价为15745元/m^-2。 接下来的深圳房价,正如徐滇庆所说,继续飙升,到2007年10月达到17350元/m^-2的顶峰。但随着国家9·27房贷新政的施行,房价急转直下,至2008年7月11日,深圳市房管局公布这一天均价是13421元/m-2,远低于一年前的的15745元/m^2。 深圳房价赌局表面上是以徐滇庆的道歉告终,然而根据搜房网7月初的网络调查,63.36%的人认为赌局的最大输家不是徐滇庆,而是受误导盲目入市的购房者,仅有14.79%的人认为徐滇庆预测失误,信誉会因此下降,另有11.09%的人则认为赌局引发网友对高企房价不满,集体唱跌楼市,开发商是输家。 既然购房者是最大输家,那么谁是赢家,却观点不一。32.16%的人认为开发商将成为房价上涨论的最终受益者,认为徐滇庆、牛刀和报社是最大赢家的人则分别占近23%。  相似文献   

5.
潇琦 《北京房地产》2006,(10):48-49
房价,业内人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租房论提出时,立刻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当租房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时,房价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大志最近有点烦。在深圳奋斗了6年,终于成为深圳一家媒体的中层干部.并拥有近2万元的月薪,但他仍然买不起一套理想的房子,皆因房价涨得太快了。  相似文献   

7.
从07年5月开始至今,全国房地产形势犹如过山车般急剧变化,随着万科、保利、合生等上市公司在全国疯狂的屯房屯地,北京、深圳、广州、武汉等多个中心城市房价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飙升,这些上市房企所开发的楼盘也成为各个城市房价领涨的“带头大哥”,以泛海建设在北京朝阳公园边开发的泛海国际为例,在两个月时间内每平方米从18000元涨到26000元,一平方米涨幅高达8000元,相比开盘时每平方米15000元的价格,上涨11000元/平方米。这个项目总体量多达27075万平方米,也就是在一年多的时间中,该项目的实际资产价值翻了一倍不止。  相似文献   

8.
购买商品房,首先看的是位置,接下来就是看楼价。地位位置好,价格实惠的楼盘无疑是不少人所企盼的。正因为如此,许多深圳人持币观望,想在楼价大幅下跌后入市。那么,目前深圳的房价高不高?下面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在持续的牛市刺激下,中国股市的股民投资心态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效应。这种效应的直接后果是迅速导致更多怀有一夜暴富梦想的股民,加入到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豪赌盛宴中来。这是一种极具影响、破坏和杀伤能力,甚至不可逆转和修复的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房价成因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拿出了一篇《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的报告,再次将“土地成本与房价关系”的话题推向焦点。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一改颓势加速上扬,特别是一线城市上涨明显,深圳环比涨幅高达6.7%。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说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调整,一线城市的房价似乎又有了起飞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逐渐下降,而财政支出却逐渐上升。针对这种对地方政府不利的局面,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弥补财政收入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项就是提升房价。而中央政府考虑到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会给国计民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从2003年开始就对房价实行调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是否受到了影响以及受到怎样的影响,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房地产史上少有的现象。 从4月20日到5月20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中央各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国土局、市建委就以平均两天一个的速度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新的举措。这些都指向了同一个词——房价。 房价居高不下引起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关注。从官方各种媒体的话题,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从政府工作会议的内容,到网民的争吵……关于房价问题的讨论毫无争议地成为“第一焦点”,高居舆论热度榜首。  相似文献   

14.
易宪容 《英才》2009,(2):30
最近市场流行着一种观点:房价下跌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房价下跌。也就是说,美国房价仅下跌15%,就导致了危害世界经济的大危机。如果中国房价下跌,并且下跌的幅度大,那么中国的金融危机将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房价上涨过快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两年前只有上海、杭州少数城市房价涨幅较快,到2005年和2006年,不仅北京、深圳房价高涨,还带动了一批二线城市(厦门、福州、大连)房价的快速上扬。  相似文献   

16.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房价与地价的关系,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争论各方有一个共识,即都认为房价太高了。分歧在于,是房价拉高了地价,还是地价推高了房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各地房价飞涨,屡创新高。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更是如此,即使是二手房,也一天一个价,市民对房价上涨不再称涨价而形象地称价,房价一天一天往上。开发商惜售慢售,代理商大叫无房可卖,令购房者产生如果不及时买,说不定明天又涨的恐慌心理。这促使中国出现这样一种景象,大部分年轻人购房,  相似文献   

18.
闲谈房价     
老刀 《东南置业》2006,(6):126-127
我是一个闲居老人,过去也曾是一个高级经济师。不过,这个“高级”不是花钱买来的,但评职称时请过有关官员吃过饭,仅此而已。按说高级经济师在房价飞涨时应相当冷静,然而最近,在网友们“三年不买房”忽悠声中,在国家要调控房价的声浪中,居然怂恿孩子在上海买房。这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开发商的钱袋,情愿上当受骗,无疑是一幕悲壮的喜剧。细究起来,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理念在作怪,是建立在房价只会涨、不会落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19.
高峰 《上海企业》2013,(7):32-33
2006年,周先生在北京的远郊区—通州,购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楼房,当时的价格是4500元每平方米,2013年,房子卖掉,房价是3万,自己住了7年,还得到了180万房款。除去成本,净赚了110万。北京海淀区一些地方,房子每平方米十万元的广告赫然在目。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没有几百万很难买房。即使在非常边远的内蒙古小城市锡林浩特,房价从十年前的600元  相似文献   

20.
魏雅华 《企业研究》2009,(12):14-16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似乎有点左右为难,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朝下跌,GDP又怎么办?银行愿意吗?GDP再跌,就业岂不更惨?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是涨是跌?就变成一个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