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激励与监管当局提高金融稳定性的目标是一致的,监管当局应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总信用风险转移,使得信用风险转移的收益最大化;研究还发现,随着跨部门之间信用风险转移的出现,为了使得个体激励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稳定性的社会目标相一致,应该鼓励部门之间的差异化监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活动的规模迅速扩张,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和技术日趋复杂,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也在不断深入地探讨这种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交叉持股对德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交叉持股的类型和特征,揭示了德国交叉持股导致的的银行内部人控制和银行对工商企业的有 效控制的治理结构,认为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银行业外部监控,克服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I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通过交叉持股有效抵御了敌意并购,加强了企业间战略协作,强化了公司监督,但交叉持股也存在增强股票市场的顺周期效应,可能引发企业间反竞争行为与非法利益输送以及虚增资本等弊端,我国应充分吸取日本企业交叉持股的经验教训,从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等层面完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相关规范,积极引导、规范企业交叉持股行为。  相似文献   

6.
沙浩伟  曾勇 《技术经济》2016,(1):110-118
利用2004—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涉及交叉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企业在交叉持股网络中的网络位置特征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的网络中心性越高或占据的结构洞越丰富,其整体投资效率越高;具体表现为,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优越,不仅能有效缓解投资不足,而且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网络位置优越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相比成熟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初期的年轻企业的网络中心性越高或结构洞越丰富,越能有效提升其整体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创新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交叉持股作为产权合作研发模式的一种,其经济、制度及法律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实业界及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分析了垄断市场结构下交叉持股与非交叉持股对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的收益影响,为企业管理与实现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交叉持股是一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形式,它对上市公司会产生多方位的影响.本文从交叉持股效应的理论分析入手,以我国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财务特征和业绩进行实证检验.对财务特征的检验结果表明:交叉持股具有显著的资本放大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负债水平,但尚未发现交叉持股显著影响盈利水平和现金分红较为一致的证据.进一步对交叉持股公司业绩的配对模型检验则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有利于其业绩的提高,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基于投机性目标进行交叉持股,因而业绩的改善可能并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KMV模型忽略了资产价值跳跃行为这一不足,基于JD期权定价模型与广义Ito引理,构建一个JDKMV模型。选取2012年中国19个省市区新增的16家ST公司以及与之配对的16家非ST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极大似然法与最小二乘法估计JD-KMV模型的参数,考察股票价格的跳跃特征,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结果表明:JDKMV模型优于KMV模型;中国东北、华中、华南、西北区域股价跳跃风险较大,华北、西南区域跳跃风险较小;东北、华中、西北区域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较大,华北、华东、西南、华南区域信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自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支付宝、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呈现出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将企业的业务以及产品服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激发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对"一行三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信用风险状况问题也引发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体系内风险转移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金融体系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通过风险转移,使风险得到优化配置。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金融市场缺乏风险转移的交易工具,并没有大规模的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转移,近20年来,随着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衍生工具尤其是信用衍生工具的出现及爆炸性发展,发达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内部都出现了大规模的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12.
徐朝辉  周宗放 《技术经济》2014,33(10):106-112
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在融资约束下财务柔性对公司信用风险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财务柔性缓冲"的概念;然后使用2009—201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财务柔性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财务柔性对缓冲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且这种效应与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密切相关。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融资受限的中国企业可通过提高财务柔性持续有效地降低其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3.
KMV模型是度量信用风险的主要模型,股权价值波动率是KMV模型的重要参数,应用改进KMV模型GARCH-KMV模型与SV-KMV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价值波动与KMV模型的结果违约距离高度负相关;GARCH-KMV与SV-KMV模型均能度量上市公司信用状况,但SV-KMV模型比GARCH-KMV模型度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赊销风险度企业赊销风险评估模型及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赊销风险的特征,提出将"赊销风险度"作为新的赊销风险度量标准,该标准以赊销客户的平均货款回收率为计算基础,不仅能够区分赊销资金将来是否发生损失,还能够具体测度赊销资金的损失程度,弥补了现有赊销风险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的缺陷.在定义以上赊销风险度的基础上,论文将供应链赊销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将支持向量机(SVM)引入赊销风险评价,建立了基于SVM的供应链赊销风险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状况、特点及阻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分析当前次贷危机的根源出发,在综述现有信用风险计量预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在我国的适应及局限性问题,根据风险相关性原理和多米诺骨牌理论,提出从企业关联关系(Correlation)和信贷行为(Behavior)角度建立一种全新的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简称C&B模型),并应用国内某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应用C&B模型,思路可行,数据易得,预警有效.  相似文献   

17.
金融租赁业务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纯粹风险等,而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项目中最大的风险,因此更应慎重对待。文章分析了金融租赁业中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并给出了相关的风险分析模型和风险防范对策,以为金融租赁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1993年至2005年中国7个省861个县(区)的财政面板数据,把偏离趋势值变动的比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ais-Winsten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县(区)财政收入稳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县(区)财政收入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当财政收入处于上升阶段时,转移支付的稳定效应明显,当财政收入处于下降阶段时,稳定效应不明显。同时发现,转移支付对县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要比对区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