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提出人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自我和超我是在后天成长起来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尽管跨越历史和国籍,玛格丽特和安徒生依然创造出了人格类似的主人公。《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和《猪倌》中的公主天生就有强大的本我,而她们的超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随个体的成长而发展。超我无法压制强大的本我,因而自我汲取更多本能的力量,成就了她们独特精彩、永不服输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正常的人格需要本我、超我与自我的相统一、相协调。通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解读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的心理机制,分析莱斯特与路易人格分裂的症结,以及克劳迪娅得以实现真正自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秘密花园》虽被普遍视为儿童文学经典,却深刻反映了主人公玛丽的成长历程。拟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围绕成长中的顿悟、成长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仪式等方面来分析《秘密花园》中的成长主题,从而揭示了主人公的成长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4.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深陷守护儿童纯真、事物永恒和世界纯洁的虚妄之梦中,幻想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试图阻止儿童坠入成人世界,忽视了儿童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趋势。在荒诞扭曲的外部环境、逆来顺受的性格缺陷、虚无模糊的抗争目标以及挥之不去的死亡情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霍尔顿逐步从反叛走向覆灭。  相似文献   

5.
6.
《魔戒》中的成长主题不仅涉及了西方文化中的成长仪式,而且与中国儒、道思想也有所暗合。本文跟随弗罗多和山姆的脚步踏上了前往末日火山,销毁至尊之城的救赎之旅,结合弗罗多的成长与儒家思想中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道家思想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契合,解读着他们的成长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了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主人公塞莫尔的人生悲剧。主人公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其自我在渴望成为真正美国人的本我欲望和由犹太文化及宗教教义主导的超我相互冲突中的调停妥协。正是人格体系这三大系统的不协调,加之动荡的外界环境最终导致了塞莫尔的不幸。  相似文献   

8.
爱伦·坡的作品一向以抽象玄虚而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而且大部分作品都是他精心雕凿、苦心经营而成,有时甚至苦涩难懂。本人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理论对其作品之一《一桶白葡萄酒》,在浅层次上对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诠释,从而知道这种理论方法对文学方面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分析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荒原》是T.S.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诗人通过对一战后的精神空虚、爱情枯竭的描写,揭示了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和文明衰落。该诗运用旁征博引、象征、意识流等创作手法和独具匠心的谋篇结构,表现了诗歌主题力度,加强了诗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诗《长恨歌》与《李夫人》,均以帝妃爱情为书写对象。二者的题材具有很高的同质性,甚至可能同时存在于诗人的构思中。但《长恨歌》着意于爱情悲剧的讲述,《李夫人》却通过议论部分,对同质的题材做出了新的解读,使主题变为“鉴嬖惑”。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白居易诗歌“感伤”与“讽喻”类别的不同属性的影响。《李夫人》所属组诗《新乐府》,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讽谏性创作,《李夫人》自然也要传达利于政治的公共价值观。但在实际表达上,题材和诗人无意识的影响使《李夫人》整体上依然呈现出爱情感伤之色,与主题发生了错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与广西农垦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归纳总结出高职院校"结对子"的"技术依托"、"专业—行(产)业"、"资源共享"三种帮扶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其实施条件与运行机制,并进行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有相互联系的意义。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从典型意义通过辐射和连锁的方式向其他意义进行语义扩展的,其中隐喻和转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一部专写儒林生活的古典小说,但它既是中国社会封建晚期文人士子的百象图,又是中国十八世纪前后江南士绅生活的风俗画卷。小说描写的对象是知识分子,但其中都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内容,究其原因,一则商品经济是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需,次则到了清代,“君子不言利”的古训早已是荡然无存,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商业活动,以之牟取巨利。透过商业文化的视角,探究《儒林外史》所反映的封建社会晚清的士子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足以见到“那早已消逝的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风俗。”  相似文献   

14.
福斯特在作品《印度之行》中反映了印度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方面的危机,表达了他良好的生态愿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进而实现整个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主流经济学对企业产生问题的解释:一个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最早开始涉猎企业产生问题的学科,主流经济学分别从企业的生产与成本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释.由于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对企业产生问题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缺陷,表现为缺乏社会的、动态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要想对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弄清楚其法律功能。以释明权基本含义的演变过程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现代的释明权应该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弥补辩论主义的缺陷,防止法官突袭裁判,促使既判力的正当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对“should+have+过去分词”的语用功能分析,进一步证明:关联理论能够解释具有简单特征的语块所蕴含的复杂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国内外学界和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持续升温。然而,大多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时,往往会回避中国的政治模式,但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无疑也是存在的,"中国模式"的成功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有着某种联系,中国政治也必然带有传统的特色,中国文明的一些基本因素,决定了中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也就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而去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建立在文明传统基础上的政治模式也是不可复制的。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迈克西姆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沙文主义者。为了维护男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挑选年轻单纯、贫苦无助的“我”作他的妻子,并打造成温柔顺从的“家中的天使”,而对于试图挑战和颠覆父权制价值观的吕蓓卡,他不仅极力贬低和丑化,更是冷酷地将其杀害。  相似文献   

20.
对公平与效率的动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但同时又处在“矛盾凸现期”——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各界开始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和政策进行反思,科学界定公平与效率的内涵,通过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收入分配政策变化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剖析,动态、辨证地考察和解读公平与效率间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