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与经营》2014,(1):29-29
市住建委12月25日表示,2013年北京已经实现了16.2万套的保障房开工建设,公开配租配售保障房达4.7万套,保障房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通过全年资格复核,今年北京有10335户家庭被取消了保障房备案资格。2014年将进一步加大对骗租骗购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额公积金沉淀银行,保障房项目开工捉襟见肘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的将闲置的公积金用于弥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同时规避巨额资金调动产生的安全风险,纳入住房逆抵押贷款(RAM)的公积金新型贷款操作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其能够在实现公积金、保障房、福利效能联动的同时,保障资金安全与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3.
全国主要城市正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以期在商品房房价高企的时期能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居住需求。而保障房的目标实现,首先要解决资金难题,这也是目前保障房众多难题的焦点之一。文章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层面,分析了保障房融资困境的原因,探讨解决保障房资金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高宇 《商》2014,(32):61-61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完善城市的保障房建设,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发现呼和浩特市在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改进自身的不足并且借鉴国内,国际上关于保障房建设的经验;从呼和浩特市的实际出发完善保障房的建设,解决本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让每个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成为真正的"居民"。只有得民心,城市才能可持续发展,完善保障房建设让呼和浩特市变为温暖美丽的青城。  相似文献   

5.
到2010年末,我国约有2600多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实物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或租赁补贴的方式解决了住房困难。"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2015年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预计将达到25%。我国住房保障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保障房大规模竣工投入使用,保障房的准入、退出和运营管理成为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保障房能否真正分配给中低收入群众、能否真正用于改善住房困难、保障房资源能否循环使用,是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件好事办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经营》2015,(1):146-147
中国2015年开建700万套保障房2015年,是"十二五"3600万套保障房的收官之年。根据住建部的数据,2014年全面完成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套,完成26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在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上,陈政高指出,明年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公积金将可异地使用在外工作但想回家置业的购房者,常常因公积金不可异地使用而烦恼。武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武汉、长沙、南昌、  相似文献   

7.
投入不到位,保障房供应就显得杯水车薪,而实际上在分配环节也存在很大的漏洞,保障房让领导先分是惯例,不该分的多分,该分的分不到。最近北大的金岩石教授火了,原因是教授说了不该说的话,伤害了广大网友的感情。金教授的原话如下:对于一个城市,就应该让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穷人就不应该奢望买房,把一个城市的房价压下来,城市没有机会了,穷  相似文献   

8.
马义坤 《商》2012,(15):130-130
在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过程中,保障房建设严重滞后,集中体现为保障房供给过程中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调、分配不公等。该文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在中国现行经济、政治体制下,政府行为异化,缺乏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绩观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保障房供给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2,(3):6-6
保障房建设资金渠道拓宽。财政部近日发文明确,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现有资金来源基础上,将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地区取得的房产税收入、部分国有资本收益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用于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确保不留资金缺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租售并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慧  何燕 《中国市场》2013,(8):72-74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是当前我国实物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的重点,但目前仍面临着融资、运营、退出等一系列难题,为此部分城市开始了租售并举的实践探索,允许承租家庭租满一定年限后购买所承租保障房。本文通过分析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租售并举的意义,认为租售并举、允许出售是调动承租人积极性、破解租赁型保障房融资难、入住率低、退出难等问题的可行途径,并且借鉴域外租赁型保障房出售的制度设计和有关实践,提出了对我国租赁型保障房租转售机制设计的几点建议,包括严格把控租转售条件、合理测算出售价格和产权份额、适度控制房源转售比例、适当限制售后再转让、灵活设计售后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解决新市民在流入地的住房问题,增强新市民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基于201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新市民在流入地的租住特征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租住在保障房里的新市民比没有租住保障房的新市民更愿意居留在流入地;以整租方式租赁住房的新市民比与他人合租的新市民有更强烈的居留意愿;租住房屋拥有独立厨卫的新市民居留意愿高于无独立厨卫的新市民;流入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的新市民居留意愿低于流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市民;租金占家庭其他支出的比例越低,居留意愿越高。因此,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为新市民提供租赁型保障房,顺应家庭式迁移趋势完善租赁型保障房设计建设标准,加强对租赁住房租金的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12.
房价的非正常飞腾,原因主要不是出在住房市场,而应溯源到前端的土地市场。加大保障房供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因此进一步深化城市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那就是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13.
《商》2013,(16)
<正>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基础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法律制度欠缺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并不现实。所以一定时间内,行政先导的调控方式仍会持续。以限购为代表的调控手段短时间不会退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7月有69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同比上涨。但从环比来看,房价上涨的城市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而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目标的不断提升,我国保障房的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为保障保障房建设健康平稳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寻求突破资金瓶颈的多元化融资途径。对保障房融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保障房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多元化保障房融资模式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5.
保障房融资是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障房融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障房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财政预算投入力度等措施,以加强我国的保障房融资力度,推动保障房建设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南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保证合理的供给量,可以促进海南房地产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得到:近5年来,海南土地存量增加,闲置现象严重,地产存量消化过程缓慢。海南住宅地产整体供给远大于需求。综合保障房和商品房总量,以当前的开工面积,可以满足约385万人的住房需求,按竣工面积计算,可满足200万人左右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7.
杨洋 《商场现代化》2012,(20):365-366
本文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相关理论知识出发,明确我国大力建设保障房是我国借鉴发展性社型政策理念的体现。政府是保障房建设的最主要主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他可以投入保障房建设的主体,在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扮演的关键角色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保障房建设主体多元化,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要顺利建成,资金总量和融资手段必须跟上。由于保障房购买者及承租人的收入水平较低,使得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回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保障房建设资金很难得到保证;必须采取财政支持与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手段配合,以保证保障房建设融资的可得性和充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利用率,我国提出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如今这项工作实施近6年,虽然住房公积金的资金运用率和增值收益有所提升,但保障房项目贷款的发放量尚且不足,各个试点城市间的支持力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能够继续扩张公积金的这一投资渠道,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专业性强的管理主体,更需要政府强大的支持。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有效、更充分、更安全地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真正解决资金沉淀和扩大保障房建设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熊悦乔 《现代商业》2014,(15):81-82
近年来,建设保障房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毋庸置疑,但从资金来源、住房建设到再分配存在着一连串问题,政策是否能成功落实成为难题。本文分析保障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模型,从融资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