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具有相对的地缘优势,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云南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与云南省与有接壤的中南半岛国家;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体现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性;从产品结构看,云南产品出口附加值增高,工业制成品近八成;云南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占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比重相当1低,没有充分挥云南在中国一东盟之间的桥梁作用: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集中于昂明和终济较为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2.
沈建鑫 《当代经济》2009,(19):78-80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云南与其他参与五国之间的贸易情况.从云南省与GMS五国的贸易现状、存在的挑战、已具有的优势以及云南与GMS五国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展望等方面作出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云南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地区差异比较大.在采用聚类方法将云南省的16个州市进行分类,并对影响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后,认为影响地区间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经济和基础条件及产业结构等两个方面,这是形成进出口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建成,多达7000种的商品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消失后,竞争性商品在贸易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互补性商品的贸易将显著增长,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将对双方的贸易发展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云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互补性的商品贸易关系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产生更好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有序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常静 《时代经贸》2008,6(1):96-98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中印陆运贸易的主要通道。云南应借中印贸易加速发展之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在直接影响GDP的同时,通过对滇印贸易的刺激又间接地影响了GDP的增长。本文利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云南的三大产业与GDP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云南应保持和稳定其第一产业,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引导和扶持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经济论坛》1999,(8):14-15
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历来是世界贸易中激烈争论的话题。人们在努力消除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多边谈判中,始终没有放弃维护各自经济贸易利益的有效武器———贸易保护政策。所以,从世界贸易发展的大量实践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都是促进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云南省和GMS国家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云南省与GMS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促进了云南与GMS地区的双边贸易合作,实际贸易水平明显高于预测水平;云南与老挝、越南贸易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在边境贸易方面也大大促进了云南省与老挝、缅甸和越南贸易发展;预测对比也表明,云南省与GMS地区潜在着发展空间,特别老挝与越南市场突起所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区域合作、物流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具有与南亚国家开展经贸联系的多方优势,近年来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发展迅速,但贸易规模有限,与南亚地缘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文章在分析了南亚市场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与南亚国家开展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和潜力.笔者认为,云南与南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工业与服务业方面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双方只有通过在三个领域优势互补的合作而带动的商品贸易,才能摆脱目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主要限于有形产品交易而在质和量上得不到实质性飞跃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贸易与环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总结目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并将目前的观点归为大致三种:贸易有害论、贸易有益论和复杂关系论。并对贸易与环境的这三种关系运用经济学原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计算了12类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总体从1999 - 2009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产品十一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内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相似文献   

11.
清初的中日贸易实际是中国商船到长崎的贸易。日本政府为防止国内白银和铜的大量外流,多次采取各种限制措施。中国商人在长崎除了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外,还要面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竞争和日本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至乾隆初年,云南铜矿产量大增,取代了日本铜的使用,中日长崎贸易遂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为出发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岸贸易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经研究发现,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以及贸易结构的趋同、出口市场的重叠,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两岸呈现出一定的贸易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菲产业内贸易及贸易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2001年间,中菲产业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过去十年中菲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中,产业内贸易相对于产业间贸易略占优势;在中菲产业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工业制成品正在逐步取代资源产品而成为中菲产业内贸易的主力军;中菲双边贸易强度指数不高,因此中菲贸易合作前景还很广阔。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8)
文章就国际贸易条件下对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与贸易互补进行分析,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互补分析为主,为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进行深层次贸易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新新贸易理论是近10年来贸易理论研究的前沿,我国学者已经有些介绍,但对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以及以Km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文章从贸易现象、理论假设、理论核心、贸易利益的来源和贸易政策倾向五个方面来对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7.
郭晓合  陈瑜 《时代经贸》2007,5(2X):73-74,76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公平贸易”政策下的贸易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之间的贸易战再次使人们关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看看超级大国美国的贸易政策就会让我们明白没有真正的公平贸易。 喧闹多时的美国钢铁反倾销案终于揪出了第一头替罪羊.美国商务部6月 20日初裁定日本钢管构成倾销.决定对其征收30.8%反倾销税。同时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其它国家钢铁厂商对此投以严重关注,美国与别国的贸易争端再次成为许多国家的焦点。 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与贸易争端的发展 美国的贸易政策在世界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在各大国际经济组织扮演着主角.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  相似文献   

19.
贸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国开展国际贸易追求的目标,人们对此进行不懈的努力,即使我们经历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理论论战和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确立,我们仍然无法进入真正自由贸易时代。事实上,只要存在不同国家利益、国际生产力水平的差距、经济周期及国内政治因素影响,那么贸易自由化就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任泽洙 《经济师》2009,(9):31-3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如巨大的贸易逆差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的过去与现状,对未来两国贸易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