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构建服务型社会的深入,授益性行政行为在行政行为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不仅数量迅速增多,种类也日渐丰富。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授益行政行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授益行政行为作为资源调配的方式,符合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双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改变。正确认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关系,可以认为,我国行政相对人应该具有独立、积极、主动的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尚需一些具体行政行为法律规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及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事实行为作为行政主体的一种行为形式已成共识,但是中国行政法对此研究甚少。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对行政相对人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为受到行政事实行为侵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途径,是现代行政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探讨,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明确的界定,给予行政事实行为的侵权提供救济进路。  相似文献   

4.
行政决定可接受性成为当下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论对行政主体抑或相对人皆影响重大之理念,囿于当前对其关注较少,引致相对人不接受行政决定,阻碍了对层出的行政执法案件的处理进程。基于实践需求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正义重在以人们可接受的方式实现的论述,以制度环境与主体关注出发对制约行政决定可接受性的因子进行分析,明确对行政决定可接受性评价与衡量之兼顾法律标准与心理标准的方法,进而多角度论证提高行政决定可接受性的践行措施,以期益于现代行政制度中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良性交互。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权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行使,它们担负着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行政权的行使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是通过各级人民政府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来实现的,一旦一个政府行政行为成立,一律认为其具有公定力.但有时候政府做出的行政行为在主体、内容、权限、形式以及程序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瑕疵,这就势必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政府作出的具体政府行政行为为研究切入点,初步探讨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相似文献   

6.
行政强制法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着力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科学设定行政强制权,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强制过多过滥的问题,从根本上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2)对行政强制行为实施严格的程序控制,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3)对行政强制执行规定了许多蕴涵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法律制度,强调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明确保护。(4)对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原则和制度进行明确规定,让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10.行政违法必然导致行政侵权 错。行政侵权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第一,行政侵权以行政违法为前提。行政侵权必然是行政违法,但行政违法不一定全是行政侵权。只有直接招致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实际损害,并引起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违法才是行政侵权。第二,行政侵权以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条件。这里的损害是指:其一,他人确实受到了损害;其二,这种受损害的权益属于合法权益即个人或组织法定的物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违法的权益受损,不构成行政侵权。第三,行政侵权行为以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后果。  相似文献   

8.
论房地产拆迁工作中行政补偿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环 《经济论坛》2004,(16):121-122
一、行政征用补偿的含义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转移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城市拆迁中私房的强制收购、对集体土地的强制征用、对文物的强制征购等行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行政复议法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是对行政复议的定性。法律将行政复议似乎定性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权利救济行为的双重性。正是基于定性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如果改变了具体行政行为,就会成为被告;正是因为定性为权利救济行为,法律为复议机关设置了居间地位以及作出复议决定的类似于法官的巨大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相矛盾的定性使得现实中复议机关得以尽可能多作维持决定而少作变更决定、撤销决定等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以避免自己成为被告,但却极大地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法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即在于对行政复议的重新定性,即定性为单纯的权利救济行为。  相似文献   

10.
杨雪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38-239
行政检查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手段,其实施会给相对人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中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检查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行政检查法律规范严重缺失,而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检查权的运用更为彰显,其与人权保障的冲突也更加凸显,因此,对行政检查从概念、特征等理论源头进行科学、细致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其是构建规范的行政检查制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原则与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与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或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所期望的行政状态.谋求相对人响应而依照法律政策所采取的非权力行政执法活动。通常,行政机关以指示、劝告、希望、敦促、建议等多种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指导行为。由于行政指导只有在取得相对人的同意之后才发生作用,因而它不直接产生行政法律后果。基于此,学术界普遍认为,行政指导仅仅是事实而不是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目前计量执法的现状 所谓计量执法,是指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或委托的组织,按照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具体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旅行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自《计量法》及《计量法实施细则》实施以来,计量执法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由于强制计量检定的计量器具大多属民生计量范畴,而民生计量执法工作单靠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很难完成。究其原因:一是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编制较少,存在执法工作不到位现象;二是民生计量工作量大面广,存在执法工作盲点;三是计量执法执法成本较大,处罚数额较低,存在经费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而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依据抽象行政行为作出的,如果抽象行政行为不合法必然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虽然,抽象行政行为不被当事人直接诉讼,但因执行抽象行政行为引发具体行政行为诉讼的案例是非常多的。我市近两年审结的20余起行政复议案件中,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是:增强物权的主体性、支配性和排他性,提高私权的防御能力,为行政权力的行使的确是一个不能随意逾越的行为界线;有利于行政机关公平对待公私物权,加强对所有物权的保护,让“恒产”者更有“恒心”;进一步规范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使其更加公平、合理和合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更加公平、公正、合法、文明,切实维护好相对人的物权;有利于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向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灌输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柔性行政在税收执法中适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传统刚性行政执法那种僵化、忽视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弊端日渐显露,通过对近几年执法现状的回顾,人们对行政执法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柔性行政执法被提上日程。柔性行政执法以其灵活性强、注重行政相对人意愿的优势弥补了刚性行政执法的缺陷,而税收行政执法一向被认为是具有强制性的,柔性行政执法在税收执法当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很多人抱着怀疑态度,因此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税务柔性行政执法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亓心灵 《时代经贸》2011,(12):222-222
本文依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内涵探讨了企业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中的相关规定及具体应用实践特点,井就公允价值变动掼益在跨期财务处理中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高效饵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财务处理中的难点问题,强化会计准则的价值最大化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招商引资引发的矛盾纠纷,在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均有争议。在民事行为与行政行为定性问题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相互矛盾。界定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同时救济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本文认为招商引资文件中承诺的奖励应为行政奖励,由此而引发的纠纷实为政府的行政不作为,应当允许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8.
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及其它程序参与人在行政程序中的权利义务,其中又以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规定为主要内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如果程序违法,即违反了其程序义务,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我国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针对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不同情形和程度,以设定不同的行政程序违法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9.
行政决定听证的一般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君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223-224
行政活动中对相对人具体权利义务影响最直接的是行政决定,通过对行政听证程序立法实践比较成熟的几个国家的对比和行政活动本身特点的分析,可以了解行政程序法中行政决定听证程序的一般规则。要全面掌握行政决定听证一般规则,重点要对其听证的原则、听证的主体、听证的步骤、听证笔录的效力和决定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是科技风险规制活动的起始,关涉科技风险规制资源投入方向与力度,影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损益。现行行政主导型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模式存在与依法行政、行政公正及权责一致原则相抵触的法治危机。风险认知因素、政治因素与法制因素成为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模式法治危机的根源与内在作用力。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行政法规制可在考察美国与欧盟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律规定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重塑规制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理念基础,重构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基本原则,建构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主体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