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市场化程度等正向影响;西部受外贸水平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2000-2013年服务经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贡献差异演变。以旅游业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运用Theil指数、混合OLS模型对区域间贡献差异进行实证测度与影响因素检验,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升服务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与缩小区域间贡献差异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是我国的文化资源大省,由于陕北地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的资源优势不同,文化产业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本文主要利用泰尔指数证明文化区域间的区域差异和关中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导致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影响因素,并将其进行排序,用灰色系统理论说明这些影响因素对其发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时,要因时因地有针对性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非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分析 ,指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本积累和制度因素差异 ,而是非制度因素差异。  相似文献   

7.
8.
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陕西省关中地区近25年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阶段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贡献度进行排序,找到了在近25年中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提高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力量,由农村过渡到城市,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带来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地区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这些因素都可造成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探究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并从这些众多的因素中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改变原有发展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兆德 《经济地理》1996,16(4):51-56
山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刘兆德(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273165)山东省兼有对外开放发展与资源富集区开发的双重优势.其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建设基础良好、是我国发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化格局的雏形已基本形...  相似文献   

11.
新创企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区域就业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新创企业的出生率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分析了测度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的方法,研究了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的现状,探讨了造成区域新创企业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总结了缓解新创企业出生率区域差异、促进落后地区加强创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和人力资本利用效率,通过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探求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差异的深层原因,以求促进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然而,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模式之下却隐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造成整个国家经济提升效率的下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缩小地域经济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素进行一定的研究以弥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地经济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能源基地之一,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省内地区差异明显。文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市、县尺度上通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数据、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八项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研究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差异及变化情况。通过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提出可通过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及交通网络,加快发展"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经济圈;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口素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产业升级;实行政府宏观把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相似文献   

18.
周沼竹 《当代经济》2016,(30):47-4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各地的经济都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各地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不平衡性.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5年的数据,以山东省为例,将山东境内17个地市划分为半岛地区、鲁中地区、鲁南地区、鲁北地区、鲁西地区五个区域,研究了五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制度因素对三大地区能源强度降低起积极作用,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东部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正好相反。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能源、经济与产业政策,降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强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各个省市的经济状况都非常贫困,各个省市间的经济水平也非常接近。但是,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经济发展方针后,中国的各个省市就开始慢慢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本文将谈谈时空差异在中国各个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上有哪些影响,并谈谈区域经济有如此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