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成为缓解中美贸易冲突,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良策。但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还会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对人民币升值的提法本身就是违背市场对汇率的操纵,实际上造成贸易双方"双输"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5-2009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从中美贸易收支和美在华FDI两方面,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虽然人民币汇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而短期内的影响更不显著,两国贸易收支和美在FDI的收入效应也并不明显.因此,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解决之道在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发展战略;逐步完善汇率制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3.
张帆 《时代经贸》2008,6(4):42-45
随着美国2008年大选的展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敏感期”,中美经贸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的一个“敏感话题”。民主党在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执掌参众两院,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美国国会的态度日益强硬,接连就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发难,以制裁议案相威胁。一些民主党议员认为,美国制造商和美国工人受到来自中国公司的不公平竞争: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中国公司工资水平低,有关环境保护和劳工保护的要求未得到严格执行,因此更具价格优势。他们坚持认为,中国应当对美国的贸易赤字负责。在这种背景下,此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8年美国大选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中美是否会走向一场贸易战?  相似文献   

4.
杨博  陈婷 《经济论坛》2002,(15):20-21
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始于中美建交的1979年。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摩擦和争端不断,但发展速度仍然是很快的。据中国海关统计,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614.3亿美元,比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率达17.5%。200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744.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到2000年底,美国在华实际投资累计达300亿美元,居各国在华投资之首。一、中美贸易关系的特点1.贸易商品结构互补性强。目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益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大多数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对中美贸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继而作者认为应该将人民币汇率政策视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提出了中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志斌 《经济论坛》2006,(17):39-40,52
一、引言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05年1~10月我同对美贸易顺差9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7.3%;2006年1~2月,对美贸易顺差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而根据美同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06年5月,美罔贸易赤字上升至634亿美元,与中国的逆差上升了13.4%,达到644亿美元:中美贸易差额的不断扩大,使处于巨额贸易赤字及庞大债务压力困境的美国,在贬值美元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杜雪晶  李婧 《时代经贸》2006,4(12):67-67,69
2005年,美国赤字又创新高点。其中,对华贸易逆差占其总贸易逆差的25.8%。中美贸易失衡日益扩大,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不仅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增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上述问题的部分根源存在于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迸一步发展,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美经贸关系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全面的经贸关系,对各自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摩擦,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采取解决措施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美双边贸易额、贸易结构和双边贸易条件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失衡造成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进行产业技术革新,使得中美贸易结构升级。从中美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海外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来看,人民币升值可改善中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并强调人民币升值必须是在坚持小幅度、渐进式原则下实现,要针对汇率变动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和谐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中美两国各方面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变化特点,分析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国际组织的发展特点,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经济师》2008,(8):22-23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07年的两国贸易关系来看,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两国在贸易中双边摩擦接连不断,还比较尖锐。2007年中美经贸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337调查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5期"经济每月谈",发布关于中美投资和贸易协定(BITT)谈判研究成果。清华大学教授周世俭认为,21世纪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呈现三大转变:一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二是中国对美国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增长速度;三是人民币化被动为主动,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3.
第一,历史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中美贸易失衡。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同期美国贸易逆差占GDP比重年均达到5.9%,对华逆差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4.
美中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被认为是美中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就汇率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逆差。本文以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来分析影响中美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旭 《宏观经济研究》2005,(3):28-30,41
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促使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在2001—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76%,同期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则下降9%,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只增长了52%。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中美经贸关系的"安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大焦点。美国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从而导致其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失业增加和对华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美国不惜以损害日益密切的中美经贸关系为代价一再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表明美国正在把双方都从中获得大量“绝对收益”的中美经贸关系“安全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冷战后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战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殷瑜 《经济论坛》2005,(15):51-52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关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谈论最多和最具争议的话题。中国现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实在使中国受到了太多的误解与无端指责。中国将不只是受到美国日益增加的政治压力,并可能导致欧洲、日本与其他贸易伙伴国的不满,刺激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从而有损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牵动的全球经济的神经,对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以及人民币的稳定币值是否是造成美国国内经济萧条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两国实际情况,阐述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政治经贸大环境的变化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两国经贸关系表现出诸多新动态、新特点。虽然总体形势趋好,但历史积留和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少;双边经贸领域的规范和创新都有所建树的同时,经贸关系的架构还有待扩展和提升。本文以多方最新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对新时期的中俄经贸关系进行研究,力图展现其现阶段时代特征,并对下一步走势作出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及学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中美贸易失衡,又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于是美国一方面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极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当前中美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