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在简要介绍节约用地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充分利用地形,发挥用地效能,合理紧凑布置,提高建筑系数,合理确定建筑方位等几个方面阐述工业总平面布置如何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2.
牛琦 《科技与企业》2011,(10):64-64,66
本文以石油天然气行业中长输管道中输气站场、阀室等的总图设计为研究对象,重点从站址选择和平面布置中节省细节投资、顺应当地规划、减少工蓰矛盾、符合防火安全卫生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全文融入了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以本人多年从事总图设计的专业理念为基础,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莫斐 《企业技术开发》2011,(12):171-17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有效耕地越来越紧张。现在,我国人均耕地已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约为1.3亩)。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今后我国人口还要增加,如果不采取正确有力的措施,我国的人均耕地就会越来越少,人地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文章基于节约用地的目的,通过总图设计以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用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有效耕地越来越紧张。现在,我国人均耕地已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约为1.3亩)。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今后我国人口还要增加,如果不采取正确有力的措施,我国的人均耕地就会越来越少,人地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文章基于节约用地的目的,通过总图设计以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用地。  相似文献   

5.
杨欣蓓 《基建优化》1998,19(1):45-48
1前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有限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工程项目设计对土地使用的节约或浪费,具体反映在该项目设计总平面图上。生产规模的稳定性、社会协作的可能性、工艺设计的先进性、设备选型的正确性、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多种运输的合理性、施工组织的协调性等方面,都与控制和节约用地直接相关。而总图运输设计是对其的综合反映和成果体现,总平面设计要紧凑合理,控制和节约用地,须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从全局、发展、创新的观点出发,共同实施和…  相似文献   

6.
李小兵 《民营科技》2011,(8):263-263
公路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从公路节约用地的现状出发,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公路在设计阶段节约用地的具体方法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针对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总结探讨铁路施工过程中节约用地的若干措施与方法并予以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崔勇明 《价值工程》2011,30(7):326-326
要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实现土地资源从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以白山市为样本,分析了白山市用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节约建设用地有许多措施,本文主要从用地标准及规化、建设用地利用率、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等方法,论述了促进节约用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节约建设用地有许多措施,本文主要从用地标准及规化、建设用地利用率、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等方法,论述了促进节约用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SLP思想的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平面布置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张晓川 《物流科技》2008,31(2):28-30
论文介绍了应用SLP法进行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平面布置设计的过程及基本要素分析、物流分析、作业单位之间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总平面布置等。  相似文献   

12.
产业的增长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及利用类型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产业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产业用地效率比较以及产业用地与GDP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北京市产业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从优化土地资源在产业问的配置、提高产业用地效率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翠霞  王涛 《价值工程》2011,30(9):221-222
在分析铁岭市土地利用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取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因素,建立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苏绮韶 《价值工程》2011,30(3):111-111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本质特征是与市民保持亲密接触并实现资源共享,校园功能设施的设置更多地考虑与城市设施的互补。校园在形态上呈现为没有围墙和大门,以一种融合的形式存在于周围的环境中。而封闭式大学校园却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功能体系,各种功能设施一应俱全,校园边界用围墙、栅栏、大门等阻隔物封闭,从而限制进入校园的路径,隔绝对外服务,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