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心提示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19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 村振兴的通知》提出,村庄规划要探索规划"留白"机制,以保证规划的弹性.其中,村庄类型决定了村庄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留白用地的选取方式.基于此,本文对选取村庄留白用地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不同类型村庄的留白用地选取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19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村庄规划要探索规划"留白"机制,以保证规划的弹性。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较之于村庄,城市建设过程中更需要选取战略留白用地,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弹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适于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村级规划体系、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剖析西部地区村级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缺位或流于形式、实用性较差、无视规划用地"等问题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厘清村级层面各类规划相互关系,进而提出村级规划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村庄规划体系建立与规划编制迫在眉睫;(2)现有主要村级层面规划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村庄产业发展导向与战略功能定位,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村庄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规划,共同构成多元化完整的村庄规划体系;(3)"一张图"融合、战略定位先行、公众参与等是构建实用型村级规划体系的基本原则;(4)村级规划体系的逻辑架构为"双结构""双理念"和"5维导向",实施模式以"1+N模式";(5)西部地区村级规划应以多个村落共同编制为主要形式,同时探索留白机制,提高规划弹性。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通过推动生态涵养区建设,落实生态规划,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疏解整治"留白增绿",以街区为单元开展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微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最终努力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以天津市洪水庄村为例,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留白”用地的选取方法。 研究方法:“反规划”理论、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留白”用地最适宜地块 面积共 1.26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 2.45%,位于村域西南部;较适宜地块面积共 33.1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的 64.44%,其中有 15.43 hm2 位于村域南部,17.69 hm2 位于村域北部;较不适宜地块面积共 17.02 hm2,占备选地块总面积 的 33.11%,位于村域北部;(2)构建的村庄“留白”用地选取模型既满足刚弹性结合的要求,又提高了选取效率,同时将 适宜性结果定量表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适用性。研究结论:“反规划”理论提出的逆向规划思路对于村庄“留白” 用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运用村庄“留白”用地模型选取的“留白”用地结果较为合理,为村庄“留白”用 地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技法与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因此经常被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山水画作为一种描绘山川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自然性,这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不谋而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留白技法,需要设计师对设计的实际情况有十足的把握,并对景物、空间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提升园林景观的意境,使园林景观的美感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背景下,工贸型县域留白用地的选取模型。研究方法:生态位理论,适宜性评价和留白用地选取模型。研究结果:(1)留白用地选取模型同时考虑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两方面要求,既明确留白用地态势特征,解释用地单元的现实作用和发展趋势,又量化指标参数和转化梯度,提高选取效率和精准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运用模型得出和顺县最适宜作为留白用地的地块8块(1.21 km2),主要分布在煤炭工业带和产业园区;中等适宜地块8块(1.21 km2),主要分布在核心发展轴;勉强适宜地块3块(0.60 km2),主要分布在乡镇边缘地带;不适宜地块220块(12.43 km2),零散分布于县域。选取结果满足县域发展需求,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论:通过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确定理想生态位的规划思路,为工贸型县域留白用地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选取结果满足工贸型县域产业转型诉求,可直接为留白用地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雨中听荷     
开会,住京西玉泉山下的西洼.早晨,户外落雨.因友要赶早班飞机返回,下楼送他,挚友不暄,挥手车远去.我独自来到院中的池塘边,为避雨,立一柳树下.池塘若两亩许,四周寂寥无人,池中多荷,或缘晨雨稀疏、薄雾锁塘,一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若隐若现于一派朦胧中.其间杂一些高于荷叶的秋蒲草,看上去,婉如一幅别致留白的水墨画.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目的:探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理念更新及在修编中的实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对规划的理念更新及修编中如何体现提出了设想.研究结论:新的规划修编应强调市场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规划理念、目标有限性理念和规划调控法律化理念,规划修编时应注意运用市场理念预测用地需求量,确定用地指标;规划控制指标的刚性与弹性结合,增加人居环境指标、土地质量指标和生态指标等指导性指标;体现土地利用"绿色规划"的特色;提出了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制度化,通过建立规划行政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提高违法用地惩处的力度,提高规划的法律效力,建立促进农地保护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加速泗阳县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日,泗阳县委办公室组成调研组,赴安徽宣州区、江西分宜县考察取经.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听取经验介绍等,调研组深深感到,"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机制创新"已成为加速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引擎". 规划:新农村建设的首道程序 安徽宣州、江西分宜两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把规划作为前置性程序,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学规划,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安徽宣州区自2006年以来,对各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调整修编,重点打造城市规划区外的水东、狸桥、水阳三个扩权强镇规划.截至目前,新一轮乡镇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在完善镇(乡)域体系规划同时,各乡镇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编制了村庄布点规划.江西分宜县按照"实用简约、依托现状、彰显特色、适度超前"的要求,把全县建设点规划为原生态型、集镇型、城郊型三大类,并严把"选点申报、规划编制、整治建设、示范村建设"四大关口,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浙江省1997-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数据和空间布局情况,发现规划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规划改革的技术途径,提高规划的调控能力.建议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中,设立城镇"弹性发展区",编制弹性规划,增加规划布局的预留空间和灵活性;采用多尺度规划同步编制,重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安排,提高规划布局的精度;基于"基本农田异地代保"与"异地补充耕地",完善规划数量调控制度;将"可转让土地发展权"制度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农用地保护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规划在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倡导性规划理论的综述,分析了公众参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研究表明: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再到"赋权"机制是公众参与的必然趋势.针对不同等级的总体规划,灵活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参与模式,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上下结合"机制是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土地管理领域暴露出土地利用规划变更随意、违法占地现象层出不穷、征地拆迁范围过宽过滥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一些地方"一届政府、一届规划",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极大地损害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6.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汕尾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实施以来,汕尾市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但同时,海洋产业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系统梳理"十三五...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备受关注.到底该怎样协调与衔接?笔者从编制思想、规划体系、技术规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第一步:统一编制思想 "两规"都是空间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在土地空间上设立的两大法定规划,各自内容庞杂多样,在指导思想、规划重点、规划方法及研究深度、实施状况与规划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市县层面上位承接、侧位对接、下位衔接已成为规划管理发展趋势。"上位承接"即落实上级空间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侧位对接"即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部门规划,"下位衔接"即指导规划区交通、水利、电力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等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19.
正实际工作中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缺乏前瞻性,没有实现"多规合一"。如重庆市,各区县多数村庄规划没有与城镇体系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有机结合,也没有与本地产业发展、自然禀赋、人文禀赋等充分融合,村庄规划内容更多地集中在农房美化、治污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方面,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内容涉及篇幅较少,还没有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的"多规合一"。很多村庄规划仅等同于村  相似文献   

20.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和战略保障。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生态安全"是疫情防控"保护伞","粮食安全"是疫情应对"压舱石","居住安全"是战疫民生"稳定器","产业安全"是疫后发展"新动能";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应遵循"道法自然"、坚守"耕保红线"、强化"民生保障"、优化"要素配置";战略保障包括加强"韧性城乡"建设、注重"规划留白"、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等。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耕地与基本农田红线,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保障城乡"均等化"居住安全,满足城市"无接触"居住安全;保障关键"点线面"建设诉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各类保障措施,推进国家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实现后疫情时代中国的"自然资源安全之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