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后,地方开展了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该文试图在了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明晰土地产权,指标置换要做到"双挂钩",采取多种整理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增减挂钩政策设计使耕地难保平衡:刚性占地,柔性补地;(2)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导致耕地数量呈现"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监管不力"的现象严重;(3)耕地质量变化呈现"占优补劣"、"劣地换良田"、"无人监管"的局面;(4)粮食生产主体变化中农民"被上楼",种粮主体减少,种粮积极性极大减弱,导致耕地抛荒现象严重。以上结果说明,增减挂钩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潜在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民意愿调查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涵义入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X区农民对于搬迁上楼的心理意愿,剖析了目前农民"被上楼"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文章结论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好政策,农民对挂钩政策本身也是认可的,但是挂钩政策在实施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另外当前我国挂钩政策试点批准节奏过快,应在完善好相关配套政策尤其是公平明晰的利益分配方案之后再行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创新土地管理,助力脱贫攻坚?河南省通过用好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以五项措施为抓手,积极探索解决扶贫开发中"人、地、钱"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政策措施,有力地助推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河南脱贫攻坚的做法和经验用活增减挂钩政城策,筹集扶贫开发资金。乡建设鼓励通过增减挂钩优先解决安置所需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价——基于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现有研究成果,梳理了增减挂钩政策演进历程,总结其在保护耕地、优化用地布局、易地扶贫等方面的成效和作用,指出政策推行中尚存在执行过程不规范、政策认知偏差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未来增减挂钩政策改革重点应放在保障农民权益、厘清央地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财政部日前发文明确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有关财税政策,并提出为减轻负担,增减挂钩项目符合定条件可享减免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优惠。财政部在最新发布的《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关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强增减挂钩相关收入征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减挂钩政策出台的背景,阐明了增减挂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增减挂钩工作在地籍管理、拆迁补偿、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以及收益分配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为完善挂钩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但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集约利用;农民对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建议实施增减挂钩政策要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谈判权等权利,要分层次为农民提供就业和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9.
增减挂钩意义重大,不能轻易否定 <中国土地>:从国发28号文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到一系列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增减挂钩已经走过了近7个年头.它对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耕地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就在国土资源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增减挂钩制度的同时,该制度却遭到了社会各界甚至高层的质疑.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策的执行和终止,而在评估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成为政策评估的关键。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实际,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估标准应包括目标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适应性标准、可信度标准,并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宁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状,提出了增减挂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拆迁难度大、资金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等问题,并从压缩拆旧区范围、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有媒体集中报道一些地方农民被上楼现象、并由此对增减挂钩政策提出质疑后,一时间,舆论诘难四起,增减挂钩似乎成了损害农民利益的洪水猛兽。不可否认,自2006年全国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以来,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其实应该分为两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两个挂钩的"同"与"异" 基本内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增减挂钩的实质是占补平衡政策的延伸,是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的一种特殊土地整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阐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实施的成效,分析了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美国实施多年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着很大相似性,其本质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而且在全美范围成功实施多年,因此该制度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6.
赵中华  闻炯 《中国土地》2012,(10):49-50
2006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之一.永联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始终坚持集体主导,严格推行和谐拆迁,全面实施多重保障,扎实推进增减挂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永联村集中居住率达到96%,实现了"生产方式产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现代化、居住方式城镇化、收入方式多元化"的巨大转变,取得了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共赢,达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愿、方便耕作是安置选址的关注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农民集中安置到城镇最担心的问题;"增减挂钩"中影响农民利益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工作理念的偏差、农民利益保障的理论基础薄弱、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缺失、忽视区域差异而盲目推进。研究结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1)正确树立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理念;(2)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3)实施区域差异化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4)建立严格的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5)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尚存优化空间。研究结论:增减挂钩政策应围绕变政府主导为农民自主、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注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成都市相关数据以及调研结果,采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框架构建增减挂钩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2011—2013年增减挂钩政策的制定有较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的执行较为规范科学,政策效果比较满意。但依然存在法律效力不强,配置效率不高,规划有待完善,资金渠道需拓宽,农民权益保护和耕地保护需加强,指标周转问责机制缺位等问题。提出完善并提高增减挂钩政策的法律地位,探索增减挂钩与其他土地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探索与城镇化结合的管控机制,在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基础上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和完善项目监督和验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2011年国务院提出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人口协调发展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一步升级,实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但由于缺乏一个能统筹城乡资源、协调城镇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