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复垦工艺与开采工艺结合为一体,使剥离、采矿、排土与复垦同步进行,实现了“边开采,边复垦”,复垦周期由10多年或更长时间缩短为3~5年。利用矿山复垦的国有土地换取生产需要的集体所有土地是矿山用地制度一项重大改革。实现了“先复垦,后用地”,切实保护国家耕地不再减少,矿山也可以节省一部分征地费用,解决了矿山用地与农业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管理策略,上海市从2014年起全面实施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不仅整理了一些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甚至还通过国有土地退出等方式对一些国有建设用地实施整理复垦。但在整理复垦后国有耕地的权属调整工作中面临不少难题。  相似文献   

3.
土地复垦是保障临时用地使用期满后能够恢复到之前状态,特别是恢复耕地种植条件的重要措施。文章梳理了当前与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有关的政策法规,对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管理涉及的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土地复垦监督管理、土地复垦主体及验收部门及其层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及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临时用地土地复垦依据及材料、并联审查机制、监管协同性等方面,提出优化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作出了新规定,同时对矿业用地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矿业用地根据矿业开发的性质一般分为勘查用地和采矿用地:(1)勘查用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可以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不需要转变土地权属,不用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用地期满恢复农业用途,通过土地复垦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临时用地土地补偿要求与土地权人达成一致,实践中虽然存在协商补偿难现象,但总体上用地矛盾不大。  相似文献   

5.
矿业用地是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双重载体。在坚持耕地保护的前提下,矿业用地土地复垦是实现矿区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矿业用地土地复垦规划技术、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土地复垦生物技术等方面分析土地复垦技术,阐述主要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及土地复垦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法律上,最早的相关规定是1990年《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之后,1995年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都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期限和续期作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定的主要内容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期限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教育和文化等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一个有效手段。浙江省长兴县是启动这项工作较早的县之一,200年已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3个,获取建设用地复垦周转指标574亩。今年上半年,又完成复垦项目4个,面积16亩。目前正在复垦的项目15个,面积708亩;正在测量、准备立项的面积约3000亩。回顾长兴县的工作,主要经验可以总结为五点。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多。因此,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尤其要统一乡镇和村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充分认清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重要性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正东川工业园区是青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体园区,也是一个老工业园区。该园区通过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盘活存量地、处置闲置地并整合了零散用地,实现了园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园区优化布局,积极打造形成"产业集群",即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在一定区域内将相关企业进行集聚,并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可以使相关产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达到合理、集约用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闵行区按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提升"的工作思路,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深入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现状及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闵行区共有"104区块"12个,用地面积45.15平方公里。产业园区11个,主要用地分布在"104区块",其中国家级园区3个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复垦与整治成为宅基地退出后的主要方向。制定农村宅基地复垦与整治管理法律法规,要对宅基地复垦与整治的管理机构,宅基地复垦与整治项目的实施,宅基地复垦与整治项目的监管,宅基地复垦与整治项目的验收,宅基地复垦指标的使用,宅基地复垦交易后的溢价分配,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推进,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多,为主体工程服务的临时用地需求也随之增加。高质量地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及时做好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科学、合理编制复垦方案,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多次参与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论证、评审工作,总结出几个常见的重要问题。常见问题临时用地选址不科学。大部分复垦方案都能提及临时用地选址的必要性,但往往论述不够充分,选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够,暴露的问题较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运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理念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生态园区建设、新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生态退耕和土地整理复垦,可以节约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质量,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鸡西市采煤废弃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工矿废弃地复垦机制和模式,以鸡西市本级采煤废弃地为例,收集鸡西市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调查因煤炭开采、加工产生的采煤废弃地的数量、分布和类型,实地调查总结采煤废弃地现状特点,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复垦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采煤废弃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域复垦新增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及建设用地的潜力,并提出促进采煤废弃地再利用、规范采煤废弃地复垦秩序及复垦为农用地后建设用地指标空间置换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指标交易"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直接转让其建设用地,而是先将该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再将其因复垦而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市场进行转让。单纯放开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对绝大多数偏远农村而言并无实益,甚至还会在城乡差别之外,诱发出新的不同农村地区间的差异。未来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方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考察城镇国有土地制度如何影响微观城镇用地主体的土地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城镇经济发展。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发展的两时期投资决策模型进行理论探究。研究结果:(1)具有“稳定性制度预期”的城镇国有土地制度能吸引微观城镇用地主体的土地投资,进而促进城镇经济发展;(2)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随着城镇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残缺的城镇国有土地制度将导致微观城镇用地主体对其土地投资的“后悔效应”, 进而对城镇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以城镇国有土地市场化改革为指向,完善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制度对吸引城镇土地投资存在直接且积极的心理预期影响,也将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开发用地需全程合同化管理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土地。具体而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进行投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国有土地。从广义上讲,一切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用地都是房地产开发用地。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条第款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依据这一规定,房地产开发用地包括两类用地,即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房屋建设用地。由于房地产开发商依法获得国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政策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从该政策模式的特征出发,剖析了其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分析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模式具有“自下而上、跨区流动、占补另落、市场化补偿”等主要特征,能够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美化居住环境、提供更多产业资源、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拆旧复垦区的后续管护难度较大以及农民发展多样化产业的意识薄弱且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对华南山地丘陵典型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进行调查与评价研究,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耕地整治、其它宜耕农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类型的土地整治潜力,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总规模为36680.73公顷,其中耕地整治规模有32722.08公顷,其他宜耕农用地整治规模有2550.87公顷,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规模有412.91公顷,土地复垦规模有283.69公顷,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模有641.95公顷。整治后可补充耕地面积总量有3018.33公顷,耕地整治可补充耕地261.41公顷,其他宜耕农用地整治后可补充耕地2215.20公顷,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后可补充耕地面积52.56公顷,土地复垦可补充耕地面积64.45公顷,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可补充耕地面积424.71公顷。通过整治可大大提高研究区域土地的节约利用水平,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充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整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浙江省创造性地设计出类似于美国可转移发展权制度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政策,此项政策使地方政府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换取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这种创新融资机制生成的内在需求和制度背景、机制运行现状及效果,探讨了这一融资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项目参与者土地利益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单独依靠可转移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政府主导参与对项目融资成功有正面影响;在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转移过程中需给予农民选择权、增加农民市场参与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归纳并总结江苏省昆山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双集中"实践中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方式的创新与不足,为收益共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部门调查法。研究结果:昆山市土地和资金"双集中"产生的收益按股份返回村集体,确保了村集体能长期分享土地流转收益,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各村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有限,村民增收效应不明显。研究结论:首先,应鼓励村集体将各自已有存量经营性建设用地以指标形式集中,委托专业公司在县域范围统一进行空间置换、开发后对外出租经营,以获得流转的区位优势收益和规模收益;其次,鼓励各村通过整理复垦村内闲置、废弃建设用地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拓展可流转范围;第三,平等城乡建设用地权能,使集体土地能与国有土地同等地按市场机制原则进行配置,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最后,应股份化改造集体资产并量化到村民,村民按股分享集体收益,确保村民真正共享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