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碳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落实双碳目标,已成为企业投资运营的“新议题”和“必选项”。践行ESG发展理念,提升ESG治理水平,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为企业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ESG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绩效,强调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平衡。ESG理念侧重于价值投资,核心是把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构建新的价值链体系,促进价值共创。坚持ESG发展理念,有利于激励企业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更好地处理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关注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社会及治理问题,企业履行ESG责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承担ESG责任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也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梳理了ESG责任的内涵,并基于杜邦分析框架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杠杆、财务负担和税收负担等5个因素分析履行ESG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企业平衡经济利益与履行ESG责任,实现长期价值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当前,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企业主体需要更加重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凸显“碳达峰”“碳中和”这一ESG管理的核心议题。从国内外企业ESG信息披露中有关双碳方面的内容发现,不同企业对ESG价值的前瞻性和实践的主动性尚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国内外关于ESG数据评级和信息披露,在法源、组织使命、法律身份、评级主旨、产品与服务、模型与权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ESG倡导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的协调发展,旨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与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在国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下,ESG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增长、促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中国移动高度重视ESG的建设,将ESG理念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有机结合,着力夯实信息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打造党和国家可依靠、可信赖的网信事业“大国重器”。  相似文献   

5.
《住宅与房地产》2023,(9):22-23
<正>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度的提高,同时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驱动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由过去“价升量增”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平稳发展新周期,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概念也随之越来越受市场关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房企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下,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ESG表现》报告,指出国内开发企业在ESG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市场参与者持续关注并尽早纳入公司战略议程。  相似文献   

6.
《英才》2022,(1)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布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在发生,不仅需要生产改造存量经济,也需要通过更新的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增量经济,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26年的投资实践中坚持价值投资和负责任投资,逐步探索将ESG理念与投资组合业务全面融合,较好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价值融合并进。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在市场上认可度的提高、国外评级机构评级范围的扩大,使得国外评级体系在国内的适用性问题日益凸显,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ESG评级体系是ESG理念推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国ESG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ESG评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鹏  刘添瑜 《现代企业》2023,(3):163-165
<正>一、引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首次宣布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2030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ESG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加快ESG发展有利于我国“双碳”的平稳落地,有利于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ESG理念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体现了一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是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新型投资理念和评价体系。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ESG表现,ESG对企业财务与内在价值带来的正面影响日益凸显,所以很有必要将ESG因素融合到传统的企业估值模型当中。文章主要对ESG与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展开评述,希望在现有结论与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企业应该在绩效管理方面加强构建,着力将ESG引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加大环境治理相关开支,加强环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国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M公司主要生产乳制品,近年来着力将ESG体系与绩效管理体系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ESG体系,优化内部控制,提升生产效能,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ESG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字母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为相关领域资金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那么,绿色金融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景和速度如何?ESG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相似文献   

12.
ESG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基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价值判断方法。2019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说ESG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A新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集团的长期发展规划,实施了将ESG体系纳入集团发展战略的管理变革。在此背景下,A集团财务部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变革策略,涉及财务战略、预决算、信息化建设、碳交易、投融资决策、税务透明度等方面。本文结合ESG的概念、实施ESG的意义、A集团实施ESG项目的背景,对A集团的财务管理变革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旨在促进财务管理者更好地践行ESG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双碳”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环保企业作为关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我国现阶段环保水处理行业仍属于新兴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水处理企业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才能抓住“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烨  马文超 《财会月刊》2023,(20):135-142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取得,都要求资本市场在资金的有效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需要企业致力于可持续的发展。研究关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绿化现象,首先,聚焦资本资产定价、所有权积极主义和同群效应等研究,梳理与基金绿化相关的市场绩效、企业效应以及效应扩散方面的文献;其次,基于经验结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基金绿化对企业环境治理效应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展望该框架下值得进一步考察的主要命题;最后,围绕政治经济领域相关文献的结论,指出纾解环境管制困境,探索绿色基金治理效应的理论逻辑,以及相关研究在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ESG理念不成熟、ESG评级体系不完善,数字化转型模式难以推广;ESG评级缺乏可比性,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仅从财务绩效、创新绩效或企业价值角度单方面展开,鲜有学者将这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进行多维探讨。后续应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的深度与广度研究、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机制研究、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投资者、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增长模式,通过ESG管理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资本市场也更加重视投资风险管控,以ESG指标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绩效,是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近年全球兴起的可持续投资便是通过平衡传统投资与ESG的见解来创造价值,以改善长期投资回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ESG信息愈来愈受各方重视,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等加大力度推动ESG发展,强化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ESG(环境、社会及治理)作为国际社会衡量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主要的三个维度,越来越成为企业非财务因素评价的重要框架之一。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也对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企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ESG理念的不断深化、践行,央企也逐渐成为实行ESG评价的先行者。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央企旗下重要子公司,长期以来都十分注重社会责任,公司坚信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是推动全球业务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公司建立了完整、高度透明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到公司的长远战略发展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所系。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实现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与绿色低碳共同发展。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信息的披露水平越高,财务绩效就越好。最后,从企业、政府、国际社会等方面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ESG关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等因素,将企业评价从财务指标领域拓展至非财务指标领域,并具有强大的投资导向功能,是“双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主流。我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顶梁柱”,在ESG理念和“双碳”目标的践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的国有企业,承担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带头践行ESG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