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总被引:68,自引:7,他引:68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和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尝试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并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利益主体”理论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远型3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中国“第一生态村”-前卫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前卫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资源,管理,社会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利益博弈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制约,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的利益冲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根本性障碍。文章认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实际上是各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最终博弈的均衡解就是能够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通过构建不完全合作博弈模型,从理性约束、利益转移和集体谈判等3个方面进行解析,可以建立一套包括规则约束机制、信息合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在内的稳定长效的、制度化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以一系列带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促使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摆脱"非制度化协调"的尴尬局面,迈进"制度化协调"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择了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组乡村旅游开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投资主体关系.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由于对乡村旅游开发要素的所有权不同,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化水准不同,投资回报不同,因而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的国有,土地资源的公有,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而乡村地价较低,使得乡村居民的投资往往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了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7个郊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区域社会资本和乡村旅游系统16项指标的区域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17年杭州市7个郊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其发展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2012~2017年杭州市郊县整体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社会资本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乡村旅游在2012~2015年快速发展后趋于平稳。此外,区域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协调发展类和濒临失调衰退类两种状态和同步型、滞后型、损益型、共损型4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经济水平与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形式,延伸乡村产业链。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以贵州省Y村为研究对象,阐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内生动力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并从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综合效益与环境效益四个方面分析Y村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出多元主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也从原来的举步维艰发展为如今的广泛参与。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为例,从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切入,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发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旨在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颇受西方管理学界重视的一个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理解和管理"现代企业"的工具.旅游业关联性强的性质决定了旅游企业必定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管理研究中的引入、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以及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作出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3,21(2):125-143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rural tourism that returns to a more traditional model of development: large, flagship attractions that act as a ‘growth pole’ for the loc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It questions some of the accepted beliefs about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urrent in recent years. It 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lnwick Garden in Northumberland, England. It suggests tha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flagship or mega-attractions can not only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number of visitors to rural areas but also, through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processes, can underpin the longer-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ose areas.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本文通过对江西安义古村旅游开发和浙江奉化腾头村现代农村旅游开发的比较分析,认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主要是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务要素的综合构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开发的组织机制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女性村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作用日渐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组织机制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开发女性村官参与行为意向影响框架,以282位湖南女性村官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女性村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女性村官对于借助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行为意向较高;(2)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以及参政特征3个变量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406、0.258和0.250,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3)女性村官参与旅游开发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参政特征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变得更为复杂,这与已有计划行为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推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接待地一般要经历自然发展、接待要素发展、吸引物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发展和区域发展等6个递进的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有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等4种基本模式,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力量.中、日、韩三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对上海城乡交错带范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布局状况,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的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并分析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since its recognition as such in 1978, has grown rapidly. This has entailed both ideological and planning problems. The authors, both with extensive first hand experience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illustrate the pragmatism of the Chinese approach in providing solutions and planning the way ahea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