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作为思维活动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必然有其立足点,有其本位的问题,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不同的社会发展观,其主体本位也不尽相同。毛泽东强调集体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立足点是群体主体;邓小平继承毛泽东的观点,同时又强调要尊重个人利益,是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的统一;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是把群体主体、个人主体与类主体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中枢环节,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经济法法律关系,下启经济执法和司法。但长期以来,经济法责任的权利主体不够清晰。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经济法责任与民法责任的重要不同是权利主体具有多数人的特征。确定经济法责任权利主体是多数人,对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和建立、完善执法为民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赛伯空间及赛伯文化的现在与未来——虚拟实在的颠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振明 《开放时代》2003,(2):101-107
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不同,这是一种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根基具有颠覆作用的技术。虚拟实在与遗传工程是我们目前面对的主要的主体技术。主体技术首先是用来制造人本身、改造人的本性、或重建人的整个经验世界的。这样,它首先涉及的是人的生活的终极价值意义问题。遗传技术的伦理问题已引起较多的关注,但虚拟实在涉及的伦理问题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部分地是由于人们还没看清这种技术的实质和逻辑后果。本文以赛伯空间和赛伯文化概念为切入点来澄清虚拟实在技术的终极可能,从而展示出它为何从根本上就是一种主体技术。  相似文献   

4.
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问题.国际法在传统的观点上被认为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依据此定义,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本文阐述了国际法学界对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不同观点,分析的个人在不同国际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阐明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具备国际法主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姚志华 《江南论坛》2009,(12):47-49
关于“主体”的理解有很多种,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从法律意义上说,主体则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把主体这个概念引入党内生活,就是指依照党章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个“人”就是指党员。因此,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在党内生活和党的社会实践中居于积极的主动的决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道德主体本性中的精神性的,体现着道德主体的自我认知和道德主体的道德活动,从哲学、伦理、宗教信仰方面认识人性的精神性是深入了解道德主体的关键。精神性是道德主体的人性特征,有助于自觉提升主体素质,建立美好社会,使道德主体个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7.
将企业划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是必要的,也是有根据的。尽管自从出现企业以来,谋利动机一直是企业的基本动机,这是由企业这种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组织的基本功能决定的。但是,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的谋利行为的表现形式显然是不同的。在古典企业中,利益是外在于人的,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一种结构,人在其中似乎没有什么主动性:而现代企业则不同,似乎是经济主体对交易成本进行自主的比较选择的结果,一种主体的自主选择行为。在我看来,了解企业形态的变化的关键是弄清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基本的利益结构的变化,其他一切分析都应以此为…  相似文献   

8.
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因此,主体和人不是同等意义上的界定.主体性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主体的人,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的多重关系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引领、教化方式,被赋予不同丰富的精神内涵,外化为技术和价值两级体系文化形态,其建设、传播是现代大学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把握人的主体因素、环境、人的行为三者相互之间的决定性作用,理解人的能力信念是建立在自我效能基础上,而这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及其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些行为主义、心理学方面理论对构建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增强大学文化生命力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罗英 《经济导刊》2009,(12):92-93
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在矛盾中运动的、永匾发展的,统一的物质大系统。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它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这个系统中,经济与人是其两个不同的子系统。二者虽各有其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但都统一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过程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经济与人是密切联系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任何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主体的人的洒动,离开了人,便不可能有任伺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  相似文献   

11.
杨立茂 《经济师》1998,(12):49-50
一、合同效力判断是价值判断合同效力判断是价值判断,是因为在对合同效力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引入判断者的主观感情和价值因素。所谓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或者使主体愉快等的属性。在法律和人的关系中,法律是相对于人这一主体的客体,法律的价值亦即法律满足人...  相似文献   

12.
人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每个人的安全素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和发展.任何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多层次、全方位的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是杜绝安全事故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人是企业运行的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员工管理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现代的员工管理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设计满足员工不同层次需求的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员工自我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专利交易是创新主体回收研发成本、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专利交易差异及区域网络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制定差异化专利交易政策,从而加快实现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8年中国专利许可与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类创新主体专利交易差异与专利区域流动网络。研究发现:①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交易特征不同,创新主体类型不同,相关专利特征也不同;②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和个人则对多地甚至全国技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应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合作研发扩大专利交易范围;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专利交易评价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消费先驱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先驱是指处于同一社会系统中比其他人相对早地采用新构思的人,消费先驱与一般消费者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消费先驱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被动受者,而且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市场道德建设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意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道德建设不能偏执"崇高"而遏制人的主体意识;只有通过对主体意识加以提升,才能逐渐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化解"道德危机",健全的主体意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规范市场主体退出行为是注册登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性工作,与规范市场主体准人行为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思想上对规范市场主体退出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麻木不仁;在行动上则偏重于准人行为和经营行为的监管,在做法上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始终处于被动,后延监管几乎空白,致使市场主体退出行为存在严重的问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不同程度地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带来相当的难度,影响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的准确性。因此,建立规范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是社会发展中人类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人既是实现价值的主体,也是享有价值的主体,价值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不断发展,人的需求、发展和要求更趋于多方面的,因而其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9.
析审美需要     
孙茜  罗珍 《经济师》2012,7(2):16-17
审美需要是人特有的功能和权利,是人的真正的社会需要,它渗透和表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对审美需要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进而指出商品美学的主体性构建原则及特征的具体体现;商品美在审美关系中,以主体需要为起点,而对审美主体想象构建心理事实和内心意象;商品美具有基于主体审美需要而被体验的表情性特征;商品美的表现丰富多彩。所以,商品美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自身,而是由于主体的审美需要,被主体创造的第二自然。  相似文献   

20.
对人在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问题阐释,说明“自然的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一致性的逻辑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