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间信仰的性质介乎宗教与风俗之间,它既是某一区域内社会风俗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又是连接地域内不同阶层与乡族内相互关系的一种颇具复杂性的纽带,同时也是连接民间社会与国家统治之间的一种极为微妙的交接点.朱海滨先生的新著<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正是从浙江这一特定的区域内某些民间信仰的研究入手,深入细部的考察,从民间社会乃至国家政策的许多层面进行很有新意的分析,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正>买地券是一种冥世契约,是传统民间葬仪所使用的重要文本,其内容大抵是记录亡人或其亲属自冥世买得墓地,立此契为证,为亡人息冥世之讼,为生人求现世福荫。今所见买地券,最早属于东汉时期,两千年来,沿用不绝,直至今日,部分地区仍延续此风俗。于史家而言,古代买地券既是珍贵的出土材料,可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又是真正的民间文献,反映民间生活之实相,顺应社会史之洪流,得预契约史之浪潮。故而近代以来,瞩目者众多,或著录与  相似文献   

3.
历史表明,古自然村庄的发展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路径。至迟在宋元开始,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形式的寺庙对于中国古代自然村庄的轨迹影响巨大。对现存庙宇碑刻的考察后发现,明清时期高平县寺庄村的庙宇给予这一个地处晋东南山区村落的影响,更多的是带有明显区域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清末民初至今,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与转型,近代中国的宗教生态也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比如民间信仰,由"儒家祭祀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变成"迷信"被不断否定,进而被完全扫除,再到逐渐复兴,甚至成为国家或世界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与民间信仰有着紧密联系的民间教派,虽然也遭受了同样的被不断否定和清除的命运,但它的脱敏化历程显然还任重道远。而陈进国教授的新著《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  相似文献   

5.
永续债(券)其渊源于欧洲英法诸国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国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巴塞尔协议实施,是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发行永续债(券)的最主要动因,也是决定永续债(券)经济特质的最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兼具"债"与"股"双重性的金融工具,就法律规制来说,它是典型的合同之债;就其经济实质,典型永续债(券)应认定为"权益","类永债"当认定为"负债"。  相似文献   

6.
废除劳教制度,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制由三级(治安管理处罚-劳动教养-刑罚)转为两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罚),会产生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处罚之间''断档''的问题,为了填补这层"断档",可以用保安处分制度弥补废除劳动教养所留下的"真空"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民间金融组织演化历程进行了分析。民间金融组织是指所有权属于民间资本,具有互助性或者商业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中小型金融组织机构。它既包括"类金融机构",也包括合法经营的民间金融公司,还包括民间借贷这种原始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民间金融组织演化,既包括合会、私人钱庄、典当行等传统民间金融组织的现代化演化,也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合法经营民间金融组织的演化,还包括互联网金融组织等新型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与演化。  相似文献   

8.
在婚姻关系中的财产问题上,宋元两代有同有异。"直求资财"是其共同之处;至于"资财"性质,则又有很大差别。其具体表现是宋代重奁产,元代重聘财。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各地正进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阶段,而综合发展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支撑。研究面向和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遵循地域综合分区的基本原则和在GIS技术辅助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开展新疆国土空间综合发展区划研究。构建由3个维度、7个因素和21个指标所构成的"3+7+21"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由2个地域、8个地带、35个片区所组成的"2+8+35"新疆国土空间综合发展区划框架,从多个角度对新疆各区域单元的综合发展定位进行概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导力量,"市管县""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于城市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和区划调整,既有研究基于多方治理视角,多持批判和否定态度。文章以主体行为视角来考察地方政府的作用,并提出了区划调整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逻辑框架。研究发现,通过区划调整,地方政府实现了从城市型政区向地域型政区的转变,利用权力的集中化以及城市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推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实证表明,区划调整带动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管理、居民意识向城市属性转变,最终实现了"真"的城市化,验证了"政区合并先导型城市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录仓  李巍 《经济地理》2015,(4):135-141
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碑刻资料的分析,指出明清时期豫西北地区“社”具有基层社会组织的特点,而“会”则是一种基于共同信仰的民间组织。就“社”名和“会”名而言,“社”名多由村名、方位名词、数词构成,“会”名则由主祀神灵构成,“社”名偏于地域性,“会”名偏于信仰性;从职能而言,“社”与“会”在建庙祀神方面有相同之处,但是“社”的职能还体现在息讼止戒、安民守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香山因盐立县,由此奠定了宋元以降香山社会的经济、文化格局。宋末元初盐场的动乱表明只有那些归附新朝廷的盐民才可以继续在盐场生存,而"抵禁"者很可能就此被排挤出盐场社会。明初灶户立籍,香山盐场的盐民获得了合法的社会身份。明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沙田的成长,适宜食盐生产的海水逐渐淡化,导致盐产下降,灶丁逃亡,黄萧养之乱加快了这一过程。香山社会经济格局重新整合。清代以后,香山盐场的盐业生产已经衰落,生产中心转移至三灶。原香山场的族群对市场、宗族、民间信仰、科举等文化和权力资源的操控,揭示出市场与社会文化、地方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泰山由于众多神灵的存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在此处有着不同形式的朝山进香活动。民间的进香行为,更多地是借助于香社这类进香团体。现存的宋代香社碑铭表明,宋代是泰山香社的发展阶段,此阶段除了继承后晋香社的基本社内建置外,还出现了船户(贾)作为施捐主体的香社,并且逐渐形成了明清时期香客来源的核心区域。碑文中留有捐款数额的信众,可以称之为相对富裕的人群,而并非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5.
刘建平 《开放时代》2014,(6):126-151
"钓鱼岛问题"危机化带来了互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话语斗争,但东亚的"秩序论"实证知识前提缺位。帝国主义军事殖民被世界大战终结,战后东亚是"阵营对抗"模式的"新帝国秩序"。美国通过政治、知识对话在日本确立"美国信仰",发展出成熟的制度化同盟。"一边倒"的中苏同盟基于普世价值信仰,但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欠缺把国家失败的历史真相转化为知识思想的改革意识形态生产能力,"苏联信仰"消退后中国就不再忍受"社会帝国主义"压迫;美国乘机通过遏制苏联、控制日本的战略对话把中国纳入了"正常化"秩序。"美帝国"权力扩张带动日本"帝国精神"复活,战后中日关系遗留的战争责任和领土处置问题反复发作,美国则利用来强化日美同盟,构成压迫中国的象征暴力。无知于这种战后国际传播能力竞争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东亚秩序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清水江流域历史时期的传统林业生产,既是流域苗侗民众立足环境、依托资源赖以生存的生计行为,又是人们基于生态环境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而建构营林地方性知识的过程。其中,"林农"角色是生态环境维护的主体,"伐木技术"是生态环境维护的路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是生态环境维护的保障,"民间信仰习俗"是生态环境维护的支撑。这一传统营林地方性知识体系具有累积性、系统性和长效性的特征,不仅使流域的木商经济长期保持发达的状态,而且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维护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挖掘清水江流域传统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智慧,并将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对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里程,开创民族地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未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矛盾及发展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有观点认为,"十一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更为紧张的时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中国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严峻挑  相似文献   

18.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是什么推动了它的快速增长?我们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呢? 根据不同定义来估算,"影子银行"的规模也不一样.按照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定义,"影子银行"可以被"广义地界定为由(部分或完全)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基于这个广义的概念,银行的表外活动如信托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包括债券在内的信用类金融产品交易都可纳入"影子银行"的范围,温州等地的民间借贷活动也应包含在内.央行所监测的社会融资总额涵盖了主要的"影子银行"的活动,但并没有包括大部分的信托资产和民间借贷,也未覆盖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开放时代》2014,(4):62-80
明清才女群体在江南地域社会兴盛一时。何以地域社会对才女群体的异质性予以容忍与包容?本研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作为新的社会范畴,"才女"呈现出了与"女子"不同的范畴内容,个体性才华成为其重要内容,才女成为在认知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这给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秩序生产带来了威胁。围绕着"才女"的范畴定义过程,德、才色都在争夺"才女"范畴的代表项,才女群体与地域社会的权力争夺在微观层面的认知范畴中展开。最终,"才女"成为"才德色兼备"的"女子","才"成为"才女"与"女子"的主要群体边界,而"德"成为"才女"与"青楼"的主要群体边界。在"才女"范畴确定的过程中,才女被要求安于家庭空间秩序,而地域社会对才女的认知和相应的规训也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女子"弹性的一面,"才女"对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威胁被消解,她们不再是认知意义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而成为"女子"的亚类型:才女,成为可以被认知、分类和预测其行动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20.
朱琳  陈玮 《江南论坛》2013,(2):24-26
璀璨的吴文化是历史时期民间自发、自觉创造、积淀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建设主力逐渐转向政府,民众自觉略显"钝化"、"惰性",政府支撑渐趋"乏力"、"不力",吴文化在现代的"接力"薄弱,当代吴文化的影响力与历史时期不相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不相匹。近年来,在历史文化"强气场"效应和人文环境的导向作用下,加之经济发展形势推动和政府积极倡导等因素,民间自发力量逐渐成为与政府相辅的"一极",衍生为当代吴文化建设的新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