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池 《活力》2010,(12):99-100
刑事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受生效之刑事法律评判的被告人进行重新审理.旨在纠正已生效的错误裁判的诉讼过程。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错误矫正机制.刑事再审程序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我国刑事诉讼也设有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它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相似文献   

2.
刘莉 《中外企业家》2016,(6):158-159
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争议较多的一个程序,它是独立于审级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程序制度,不是每一案件必经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又叫再审程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案对民事再审事由作出了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其中对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奉行程序公正的立法理念,向构建再审之诉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目的是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有效解决当事人反映突出的"申请再审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3):233-236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离不开刑事再审制度。而"以审判为中心"理念下的新刑事再审是对现实中如钱仁风案与陈满案的刑事再审引发地思考,追本溯源,是源于对传统刑事再审的思考:审判监督理念的不科学、启动刑事再审主体的不完善、检察机关无再审抗诉资格以及重新审判方式的不公开四个方面。因此,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亟待以审判为中心,借鉴大陆法系的刑事再审制度,从树立新的审判监督理念、重构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资格、赋予检察机关的抗诉资格以及完善刑事案件审判方式四方面探讨我国重构刑事再审制度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复追诉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机制却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甚至也没有关于重复追诉的法定理论界定。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重复追诉的理念基础选择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当借鉴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弥补我国在一事不再理原则上的空白,实现与世界刑事诉讼法价值的接轨,即不仅实现整个诉讼程序的公正,还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各项宪法性权利,也就是加强人权的保障。同时,在将大陆法系一事不再理原则明确地适用我国后,提出了另一与一事不再理原则建构密切相关的制裁措施,即程序性制裁措施,以期通过宏观分析实现《刑事诉讼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民事再审审查制度做了重要修改,民事再审审查工作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当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案件数量一直比较稳定,而检察院抗诉的民事案件数量  相似文献   

6.
李群英 《企业导报》2013,(6):167-167
<正>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中的错误而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的民事审判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可以监督和制约法院的办案活动,对法院的错判、误判行为进行补救与改正。另一方面,审判监督程序同时也可以督促和提醒当事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再审程序因为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到审判程序的完善,关系到法院审判的工作,因此它的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显得十分重要,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但是,目前我国的再审程序却存在着:(1)监督渠道过多且不合理;(2)程序设计多处不合理;(3)再审次数无明确限制,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以及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在时间上也没有限制等诸多问题。因此,再审程序的修改和完善显得非常重要。以下笔者对完善民事再审程序提出一些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正>一、"一事不再理"原则(一)各国对该原则的适用近现代刑事诉讼普遍将"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应遵守的国际准则。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直接接受了古罗马"即决案件"的理论,发展为既判力理论,强调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再理";而英美法系国家继承了古罗马"一事不再理"的精髓,并将其  相似文献   

8.
一、对国外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的考察 再审程序是大陆法系国家特有的诉讼制度.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以德国诉讼法最为典型.日本、我国台湾、原苏联等国家的诉讼法都是以德国诉讼法为蓝本,而我国的诉讼制度又深受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影响.所以,本文着重对德国、原苏联审判监督程序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江苏泰州市人民检察院(下称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向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中院)发出再审建议书,要求该院对高某诉泰州市兴化工商局行政登记一案进行再审。至此,这起因行政诉讼时效引发的争议进入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黎玉 《活力》2011,(16):57-57
2008年4月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对原法的审判监督程序并非进行全面修改。而是基于社会公众对解决“申诉难”的迫切要求.在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同时,尽量维护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再审制度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有待修补和调整的内容还很多,笔者在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在考察“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渊源、具体内容的基础之上,认为其与我国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之间存在内在矛盾。即“上诉不加刑原则”注重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实现程序公正,而审判监督程序则侧重于实体公正的发现。进而提出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建立有条件的不加刑制度,充分维护被告人的上诉权,以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2.
民事再审事由的设计要符合补充性、 明确性和重大性的特征,所以,对我国民事再审事由进行完善,要以有限纠错为指导思想,明确法院提起再审的事由,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中表述模糊的概念予以明确定义,校正、 删除不易操作的事由.这样才能有助于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再审难和再审滥的问题,有效发挥再审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旭东  邓娟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3):174-175,179
再审原则是民事再审制度的前提性依据,与基本原则、再审目的、司法政策三者皆有关联.文章考量了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与司法实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从法理念做深层次分析,重新整合我国的民事再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证据不足无罪判决对于控审职能的分离、诉讼效率的提高和人权保障来说意义重大。但我国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的变更程序不能达到国际上普遍遵循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要求,表现在发现新证据、事实时可以重复追诉、审判,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修正,从而更好地发挥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法设定了一事不再罚的执法原则,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难免出现具有管辖权的不同行政执法机关对同一案件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例。某工商机关与新闻出版机关同时对某单位同一销售非法出版物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引起当事单位的强烈不满,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处罚法》一事不再罚的规定.此案到底应由谁作出行政处罚呢?  相似文献   

16.
叶宇昆 《企业导报》2012,(9):161-163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审级制度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制度,其价值目标在于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决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司法公正。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着重对民事再审程序进行了修订,对于解决申诉难、再审申请难的问题有所突破,但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过多、再审程序的发动没有次数限制、规范的"再审之诉"尚未建立等。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和完善进行探讨:建立规范的"再审之诉"、废除法院的再审启动权、限制检察院的检察监督权和限制启动再审程序的期限和次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3年第1期刊登了《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一文,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提出如下观点:当行政执法机关发现所办案件处罚偏轻或是偏重时,根据一事不再罚原则,不得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第二次处罚;当行政执法机关因办理案件存在程序、适用法律、认定事实等方面的错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同案被告人而言,由于存在利益上的关联以及我国未确立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因而不具有证人资格,不能成为反对其他同案犯的证人.但是,对于某些无法取得其他证据或比较隐蔽的重大案件,鉴于对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统一的考虑,有必要在一定条件下赋予同案被告人证人资格,以尽可能实现对实体公正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民事再审事由是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敲门砖,也是限制民事再审范围的阀门。多年来,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都对如何界定民事再审事由有不同见解。2012年,在总结了07年再审事由修改中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后,结合现有的国情和司法实践,立法者再次对再审事由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设置。本文拟在此次新民诉法对再审事由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对其适用及今后的立法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第3条规定:“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该条款确立了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原则,它是指导和规制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和征收纠纷争议处理的基本规范。按照什么指导原则、遵循什么思路、按照什么程序做出征收决定、确定补偿安置方案是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