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旅游》2006,(1):25-25
05年12月29日上午,尧庙华门隆重举行了“华门落成开放一周年庆典仪式”。庆典仪式上。市区有关领导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化基地”授牌。华门作为中国第一座门化旅游景观,自落成开放一年来,先后举办了正月庙会、风光五月、金秋十月三次根祖化旅游月,推出了“华门灯火节”、“华门国际门化旅游节”、“华门锣鼓艺术节”等节庆品牌,以及“华门巡游”、“世界名门灯展”等大型艺术品牌。世界佳丽巡游华门和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展现了华门对世界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在认真总结2005年旅游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2006年主要任务,讨论修改《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崧迅 《旅游学刊》2006,21(1):73-73
本刊讯 为了进一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实施旅游强国战略,探讨中国不同发展区域实施旅游产业化的模式,也为了丰富2005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内容,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山大学和广东省旅游局联合承办的“旅游产业化国际论坛”,于2005年11月2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广东省旅游局和中山大学的代表或领导,法国、泰国等外国驻穗领事馆领事及文化参赞,广东各地旅游主管方面和旅游企业的代表,国内旅游院校的专家学者等与会者达380余人。  相似文献   

4.
宋丹 《山西旅游》2007,(4):53-53
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它不但以煤炭储藏量多被誉为“乌金之乡”,而且因为有悠久的戏曲演唱传统、令人赞叹的民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民歌之海”、“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而今,煤炭不只是一种黑色的资源,更是绿色环保游的一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艾铭 《北方旅游》2002,(13):8-8
去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期间,笔在一家旅游公司“主题旅游”的诱惑下,一路风尘到了海南。临行前,我这个从没去过海南的北方人,一想到即将目睹“天涯海角”椰林凌宵、巨浪排空的壮观景致,心中不免涌起陶陶然的卧游之乐。  相似文献   

6.
汪传才 “做大饼”还是“做小饼”? 孟凡哲 中国首部旅游法应定位为“硬法” 樊志勇 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 王立争 应建立违反旅游合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杨晓红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立法探讨 彭慧玲 旅游法应体现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陈博洲 《西部旅游》2022,(19):19-23
文章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模式为目标,根据“艺术+旅游”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世界各大旅游强国“艺术+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对发展“艺术+旅游”新型业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据此提出在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艺术山脉”的构想及可行性建议,以期从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角度,打造一个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和全球产业价值的“艺术+旅游”全新形态,为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及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参考、探索新模式、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凤秧歌是流传于原平市北贾村一带独有的民间歌舞,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1955年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观摩,首次改变了男扮女装的传统形式;同年四月赴京调演,荣获优秀奖;1991年参加了山西省“两会一节”表演,受到广泛好评;之后,又参加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演出和山西省建设小康示范县区展演及朔州市广场化节活动;2005年无宵节参加忻州市街头艺表演,荣获一等奖,不久又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中亮相。目前,“凤秧歌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人士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研究表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KYST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新加坡与泰国、日本与韩国、埃及与德国是两两相似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形象;ALSCAL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之间既具有联系,又具有差异;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相互之间具有市场竞争性。为吸引更多的中国大陆旅游者出境旅游,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旅游的“层次”和“参与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进步 《旅游学刊》2000,15(6):52-56
“旅游层次”是一个旅游经济概念而不是旅游一般概念,是旅游消费而不是旅游活动本身有高低上下之分。作为旅游活动的最大宗项目,观光游览才是最为积极有益的“参与”,而目前不少地区开展的所谓“参与性旅游活动”正在严重破坏旅游环境并把旅游引向媚俗和庸俗,因而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呈现了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看法,文中所采用的“中国旅游研究”概念是广义的概念。“中国旅游研究”这个术语既可以解释为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所做的研究,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任何国家的学者所做的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根据写作意图,本文主要采用前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2.
白云 《旅游学刊》2006,21(1):86-86
本刊讯 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香港理上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旅游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旅游学术论坛年会”,于2005年12月16日至17日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80多所海内外高等院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及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和年会。本次会议收到来自令球各地的150多篇论义,部分优秀论文将收入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双月学术刊物《中国旅游研究》的会议特辑。本次会议还以POSTER的形式,将未能在大会宣读的相对质量较高的论文张贴在会场外的布告板上,以便论文作者与浏览者在会议间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陶伟 《旅游学刊》2000,15(5):35-41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在新世纪的今天,“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游》2005,(3):46-46
2005年“五一”旅游黄金周落下了帷幕,我市假日旅游的总体情况是:安全健康、平稳有序,假日旅游持续升温。7天时间共接待国内旅游7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99%;旅游收入25406万元,同比增长15.12%。较好的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名列世界旅游大国之榜。但也毋庸讳言,我国的旅游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和谐旅游”。  相似文献   

17.
1月10日至15日,壶关县旅游局局长栗建平、红豆峡风景区董事长张平和代表“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来到贵州黄果树风景区,参加了在此举办的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高峰论坛会议,并签署了《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高峰论坛联合宣言》。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大山西省古城古镇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促进山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山西省旅游局于2015年8月28日一9月1日举办中国·山西首届“一带一路”古城古镇国际文化旅游暨第二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8月28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业界洽谈会及中国·山西“一带一路”古城古镇旅游推介会。  相似文献   

19.
《山西旅游》2005,(4):4-5
2005年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实施“三个转变”和“六项调整”,坚持一手抓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旅游市场开拓,使我省旅游业保持了持续旺势,  相似文献   

20.
论市、县级政府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 “位”与“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当前市、县级政府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无位”与“无为”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与实施机制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解决旅游行政部门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位”与“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