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省优质油菜生产情况及发展对策曹开蔚(一)1988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用5~7年打一场农业开发总体战以来,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冬季农业开发中油菜生产获得突破性发展。油菜播种面积"八五"头4年平均为1013.5万亩,比"七五"期间...  相似文献   

2.
提升油菜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油菜产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油菜籽是我国植物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菜是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但是我国油菜产业发展问题初现:油菜生产下滑引起菜籽价格上涨,种植户亏本导致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以及菜籽需求导致进口剧增。最后提出提升油菜产业的政策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攻克产业技术难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扶持生物柴油生产,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尽快建立油菜协会,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海门县发展"两高一优"农业65个典型为例,概述了"资源配置时效型"、"种植养殖立体型"、"时令产品开发型"、"产加结合增值型"、"蔬菜生产设施型"、"庭院商品经营型"、"质能流动利用型"、"水域资源挖潜型"等8种生产经营模式;总结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市场、资源、科技、区域化、加工服务、政策措施为导向等6条途径;提出了农业如何由刚性结构型向弹性结构型转变、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等5个方面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苏油料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也是食用油的加工、消费大省。江苏省油料生产特别是油菜生产的发展,对稳定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开始,江苏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回落,至2007年累计减幅达4064%。江苏充分发挥油菜在轮作换茬、促进耕地用养结合中的作用,结合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恢复扩大油菜生产,全省油菜面积力争恢复到72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5.
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振兴抚州农业经济龚美茹农业生产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化,力争三季农业三季丰收,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具体途径;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油菜生产,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1988年以来,在省政府大打农业开发总体战的统一部署下,...  相似文献   

6.
江苏兴化市油菜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江苏省兴化市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60年代前后以种植兴化地方品种"菜油"兼用型"兴化油菜"为主,单产在80公斤左右。从2004年以来种植的都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单产在160公斤上下。近年来随着兴化市"千岛菜花"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油菜已成休闲观光观赏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麻类作物布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麻类作物布局向适宜、最适宜区集中;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地区发展较快;纺织加工或销售能力较强地区种植面积较大而稳定;与需要量关系非常密切;收购价格与总产量和布局呈正相关;纤维品质低劣很难继续生产或发展等特点。作出了到2000年,苎麻约需15~20万吨、红麻90~120万吨、亚麻7万吨、剑麻3~7万吨的需要量预测,以及将进一步向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品质较优、加工销售能力较强地区集中;黄麻可能停止种植,大麻、青麻将进一步减少;苎麻、亚麻制品出口量将有所增加,内销所占比例将扩大等发展趋势。要大力做好麻类制品促销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兴麻";做好宏观调控和微观促进等3大关键措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油菜子生产加工的新技术新进展(一)世界油菜子生产的发展近况油菜是人类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中国、印度和欧洲一些国家,已有几百年到几千年的历史。油菜的主要食用部分油菜子,是世界五大油料之一,它和大豆、向日葵、花生和棉子一起,提供了人类全部食用植物油脂的93%。近年来,油菜种植国家有所增加(如澳大利亚在1969年才开始种植油菜),播种面积逐步扩大,菜子产量不断上升。从1970~1979年的10年当中,世界油菜播种面积由  相似文献   

9.
一、油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宣汉县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大县。1990年县委、县政府大胆实施稳粮扩油战略,把油菜生产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来抓。粮食企业积极参与油菜的产业化经营,使油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90年前,油菜生产集中在三个重点片区,1990年后,逐步发展到每个乡、村、社都种植油菜。并调整了小春粮油布局,增加了油菜播种面积。实行生产、收购、加工一体化,油菜产业化实现了起步,油菜高产基地相继建立。县植物油厂在5个区建立了油菜产业化基地,丰城区粮站还与区农技站签订了《千亩油菜高产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11.
江苏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也是食用油的加工、消费大省.江苏省油料生产特别是油菜生产的发展,对稳定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C15年开始,江苏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回落,至2007年累计减幅达40.64%.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回顾"八五"、展望"九五"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推进地矿经济实现"两个转变"的主客观条件。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两个转变"。①从地勘费有效投入的逐年减少,看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性;②从地矿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看实现"两个转变"的可能性;③从解决地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看实现"两个转变"的必要性;④从地矿部门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看实现"两个转变"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会计的变革与发展王鹏程人类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几千年前,当人类进行共同生产的时候,由于管理经济的需要,会计便作为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出现了;私有制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结绳记事"、"书契"等计量、记录及计算方法的问世;资...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蟹、虾产地的加工厂,蟹、虾壳被作为垃圾而扔掉,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料,而且还造成环境的污染。泰国中兴水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蟹、虾壳内含有多种有用物质,经过提炼可以用来作为护肤霜和抗菌香皂的原料;用蟹、虾壳提取物可生产减肥药和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用蟹、虾壳最后的残渣生产的作物生长剂促长肥效高;还可以用来生产杀菌剂、再生纸辅料和用来处理工业废水。目前,泰国已有几家专门利用蟹、虾壳生产上述出口产品的工厂,这些产品展示了蟹虾壳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和潜力十分广阔。泰利用蟹、虾壳生产出口商品@平远  相似文献   

15.
油菜免耕直播,由于播种季节和时间问题,往往基肥施用量少,加上秋末多遇久晴干旱,耕作表层硬化,不利于前期吸收肥水,故不少免耕直播油菜出苗后前期苗体瘦弱,生长不良;中期植株生长繁茂性差,分枝少,分枝节位高;后期开花和角果量少,结实率低,千粒重小。因此.生产上要根据免耕直播油菜的特点,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措施已拟就从国家体改委获悉,国家已把中小企业改革"排上日程",并已拟就具体措施。初步拟定的中小企业改革思路是;"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具体有两方面的内容:(1)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可着眼于与大企业组建集团上。中小企业可以从与大企业建立生产...  相似文献   

17.
油料作物是四川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各类经济作物首位。四川是油菜生产大省,面积居全国第五位,产量居第二位,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发展区域。四川油料加工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与优势明显的生产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加工潜力很大。四川油料市场  相似文献   

18.
菜籽油潜力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门。”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湖北荆门市油菜花百里飘香。4月1日,全国油脂专家与油脂界精英聚集荆门,深入探讨了我国油菜产业现在形势、未来发展趋势、政策措施和油菜籽精深加工等问题,并为振兴食用油脂行业共谋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龙型生产经营体系”是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朱毓敏所谓"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农户为龙尾,发挥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功能,连接千家万户与广阔市场的桥梁和载体。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在培育和发展"龙型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着力优质油菜品种的培育工作和科技创新,油菜新品种的成果转化率达到100%。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占世界四分之一强,目前我国食用油的一半以上来自油菜。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油菜新品种现场展示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所先后推出了“甘油3号”、“甘油5号”、“中双9号”、“中油杂2号”等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