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青海金融》2013,(10):27-29
理论和实证表明经济增长模式对一国货币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低消费”经济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受中国“人口红利”缩减、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束缚、全球经济再平衡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转型.本文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经济增长模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应加快构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长期稳定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是:(1)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以“需求”、“供给”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系。(2)培育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1978~2005年间金融发展的模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和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可以看到,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指标GDP的长期均衡关系支持中国金融发展的“供给导向型”模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不一致;财政支出增加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相似文献   

4.
岳竹民 《金融博览》2010,(17):45-46
关于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认为有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随着经济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二是“供给领先”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邻为友     
国宏 《中国外汇》2010,(17):18-19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将有可能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平衡发展。但是,内需的启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稳定已有外部需求和创造新的外部需求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对于稳定已有外需而言,  相似文献   

6.
以邻为友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将有可能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平衡发展。但是,内需的启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稳定已有外部需求和创造新的外部需求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对于稳定已有外需而言,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不温不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新金融》2010,(1):13-18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预期伴随着温和的通胀压力,2010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强劲、更平衡的增长,GDP增长将达10%,而CPI增长则为2.5%。文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超级周期”包括了“2007年的过热”、“2008年的输入型软着陆”以及“2009年政策引导型脱钧”三个阶段;危机过后,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反思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的“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等问题的普遍担心显然被夸大了,总体而言,中国的增长模式仍然比较健康,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面,尚着“如何抓住‘过度储蓄’的机会窗口,为国民经济创造高质量的财富”的主要挑战,应对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和其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稳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网络购物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有助于达成“稳增长”这一重要目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网络购物与货币需求之间的短期、长期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看来,网络购物以0.199的比率促进货币需求量的增长,但是短期看,网购却对货币需求产生了负向影响,其比率为0.101。这种负向影响得到了修正,使得长期的正向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还是处在一种振荡当中,维持一个低速。因为全球经济经历长期的和平阶段之后肯定会有振荡,人们通常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近期也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当中,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占比要占到1/3,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增量部分要占到全球经济的1/5,那么如果中国经济减速的话,全球经济自然也受到需求的下降影响,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只有美国的2/3,但是中国耗用了全球50%的钢材、50%的氧化铝、50%的煤炭、50%的铜。  相似文献   

10.
百年前盈利模式能否再持续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今的贸易拉动型盈利模式还将继续下去,但会越走越艰难。彻底改变这种模式至少还要几代人的努力。贸易顺差——持续数百年的盈利模式一国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即贸易顺差)“三驾马车”拉动的。2005年,在国内消费和投资略显颓势的情况下,外贸增长迅猛,进出口总额占到GDP的64%,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头号主力。事实上,在过去10年中,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疑成了中国经济能得以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其实,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上升这样一种凭借人力资本优势的盈利模式早在几百年前就发生了。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退出策略”的探求应聚焦在两个关键点上:一是外部需求,二是就业。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是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再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一方面又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很多人士对中国经济今后发展态势都打上了重重地问号.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中国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消费需求来达到经济长久健康发展.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分析了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最后是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三重协同转型,这奠定了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制度和技术基础。在面临高储蓄倾向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应该遵循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路线,从有效需求视角探寻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经济学解释,重视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以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通过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实现高储蓄向高投资的有效转化,最终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象1998年那次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标了。原因是:首先,如果我们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就必然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其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全球的消费和实体经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金融》2008,(9):74-74
我国最新一轮经济周期起始于2000年,与历史上其他周期相比,它带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色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回升和快速增长的国际需求消化了国内的“过剩”产能,延长了中国经济景气上升期;另一方面,受次贷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世界经济已经先于国内经济进入了调整期,出口需求的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支出变量,采用1992-2011年相关时序数列,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资本、劳动人口和经济增长变量进行协整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变量各个分位上,资本呈“一”字型、劳动呈“V型”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支出规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且经济增长变量在0,1和0,9这两分位时,这种阻碍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已经经历了长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其间鲜有大的波动和停滞。“即将到来的崩溃”的预言在中国身上屡战屡败。但是,中国持续增长的时间越长,就有越多的人相信最终会出现悲剧。在我看来,中国增长神话的惟一特别之处是繁荣时期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杜大伟 《新金融》2014,(10):13-16
中国经济转型及其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再平衡的过程,要降低投资率,转向以创新为增长源泉、以消费为需求来源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再平衡意味着未来制造业的增速会放缓,服务业会扩张,农民工可能会更多地就业于服务业。户籍制度改革、财政改革、服务业和金融业开放等改革措施对中国经济再平衡最具影响。中国经济再平衡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但成功的再平衡对世界将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对贸易结构、成本效益、贸易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贸易增长仍是以数量增长和价格竞争为主,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粗增长”之路。这就如同中国经济“粗增长”之路越走越窜一样.贸易以数量扩张和低价竞销为主的增长方式,越走越受到市场、环境和资源等诸多刚性因素的制约。长此以往不仅自身难以为继.而且也易征贸易平衡、汇率政策和经济调控等方面受制于人.增大经济,金融和产业的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共同发挥作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当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造成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也使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依靠出口的企业生存困难,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出口疲软。不过,中国13亿多人口,多数人生活水平才刚刚达到“小康”,有些人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远远没有满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潜在的需求巨大,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巨大。在旧模式无法为继,新转型又难以在短期内稳定完成时,对付扩大内需切勿简单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