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贫困农村地区资金供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户和农村企业原因.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预期支出增加,税费负担过重,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在收入增长放慢,预期支出增加,税费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农民消费出现紧缩或无钱消费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近来,金融运行中有一种现象:经济后发地区的信贷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即资金的逆向流动。对这种现象有必要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利弊,提出对策,进一步改善金融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央1984年1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这是党的放宽农村经济政策,搞好农村经济的又一重大决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怎样促进农村资金流动,是值得认真地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农村资金流动的渠道与特点农村资金流动渠道多,有纵横交织和多样性的特点。农村资金流动是资金在农村生产中的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5.
在“双紧”形势下,民族贫困地区资金的供求状况如何?笔者就这个问题到东兰县进行调查,从所掌握的材料和情况来看,农村货币量偏多而资金紧,资金供不应求是一个突出问题。(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兰县随着 党的方针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提高,多种经营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转化。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7.95%,其中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6%,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21.4%,乡镇企业产值增长19.03%。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比上年增长23.38%。  相似文献   

6.
虽然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一些改善,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跟不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些差距所表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难贷款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环境建设滞后、城乡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应。为切实掌握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们分别调查了晋中辖区石羊坂村、张胡村和孟高庄村近120户农户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金融机构,对当前农村贪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现工业过热,农业偏冷,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此,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通知》,实行向农业倾斜的产业政策,一再强调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然而,担负聚集农村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农业银行,所面临的却是农村资金流失日趋严重,信贷资金来源日益枯竭。农村资金倒流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以桑植县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信贷支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经3年的实践表明:“互助资金”在归集闲散资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搞活农村资金的对策思考张光军如何搞活农村资金,如何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我认为,在现阶段解决农村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具体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运用市场化手段努力盘活资金存量。一是矫正农业资金存量存在形式。对过去农户的各项拖欠款可改为资金借贷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资金参与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运动,包括实物和货币两种形态。在1979年之前,一直是在“二元结构”和农业资源约束下紧运行。从农村拿走的几千亿元资金支持“重型”结构的发展,而自身维持和扩大再生产,主要以短缺的资金与廉价的农村密集劳动力结合,难以形成高层次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致使农业以缓慢的速度发展,造成农业滞后于工业,形成重、轻、农的“畸型”结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注意纠正“重型结构”,选择协调发展产业的战略,1979年对农业资金投入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随着农村改革搞活,政策的放宽,把农业生产推向新的台阶,但在农村大好形势下,忽略了对农业发展后劲的资金投入。国家的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下降到1986午的7.9%;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资金的流动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本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农村资金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合理配置的运用农村资金,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彩虹 《河北金融》2011,(11):42-4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本外币正向利差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态势明显.因此,有效抑制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入,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本文分析了抑制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  相似文献   

16.
黄浩  楼晨 《甘肃金融》2005,(2):36-39
目前,农村资金市场大量资金外流,农民贷款难,影响农业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资金融通方式和渠道已有较大的变化,资金市场雏形已基本形成,但与现实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资金市场势在必行。 一、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资金运行调节机制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1.从宏观上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运用价值规律进行适时调节,使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一方面把商品生产者真正地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其中资金市场是决定商品生产、流通、分配能否顺畅进行的要素市场,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行的银行信用体制  相似文献   

18.
张兴贵 《甘肃金融》2001,(11):25-26
在贫困地区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风险资产,有些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过大,出现了严重问题.不良贷款的成因除了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贷款担保方面出了问题,并由此使一些到逾期贷款无处追索,或者只能追索少量的贷款本息,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使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减少.因此,有必要专门对贫困地区的贷款担保问题做一分析研究,以便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思想影响下,为追求高产值、高利润,相对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而勿视了农业根本忘记了“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教训,对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资金投入向城市,向工商业倾斜的现象,从而冷淡了对农业的投入,至使我国农业生产徘徊不前,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此,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通知》,实行向农业“倾斜”的产业政策,一再强调要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基础农业的投资。然而,担负聚集农村资金,贯彻“倾斜”政策的重要部门——农业银行,所面临的却是农村资金流失日趋严重,农村信贷资金来源日渐枯竭,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严重局面。如何解决农村资金向城市倒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农村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交通运输、物资供销、居民服务、科技信息(本文所指第三产业仅限于上述行业,下同)等行业的资金问题,进行了典型调查。现就农村第三产业的资金特点、筹资渠道、风险保障等问题,综合分析如下: 一、农村第三产业的资金特点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商品性消费能力的增强;农村剩余劳力要求开辟新的经营门路,寻求致富之道;一部分农村游资需要开发投资场所,使资金得以增殖。所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