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实施该项制度应明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 诉讼时效的关系,正确把握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和仲裁时效的中止、中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立法及法律解释存在不同的提法,导致对劳动仲裁时效的理解较为混乱,从而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本文认为,完善劳动仲裁时效制度应考虑设立时效制度的意义、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劳动争议解决体制等因素。建议劳动仲裁时效制度沿用民法的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执业以来,笔者接触了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也曾在不同的案件中分别代理过劳资双方对簿公堂。在代理过程中,笔者深感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这一原意为提高劳动争议解决效率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却往往成为一些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逃避其法律责任的有力武器,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劳动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大障碍。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改进相关规定,更全面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点意见。同时,更希望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争议增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存在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容易造成仲裁资源与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体现不出仲裁自愿原则等诸多弊端。因此,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重构,实行裁审分离制度,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5.
不完善的劳动仲裁制度使劳动仲裁的法定论前置成为劳动者公益及时有效保护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仲裁机构性质的客观考察和仲裁诉论前置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影响的分析,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毕业前的在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能否表明双方依法建立了劳动关系?如果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大学生能否得到劳动法的保护?理论界莫衷一是,在实务中,各级法院对此类案件的态度不同。本文认为,只要毕业前的在校大学生实质上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形式上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关系的建立,就应当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劳动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我国"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其带来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劳动争议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制度,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地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步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劳动争议日趋多样化,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其弊端日益显现.本文从劳动仲裁的行质,财产保全,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等问题为视角,着重分析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自劳动法颁布施行13年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叉一新的里程碑。这部法律的实施,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依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现就《劳动合同法》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劳动者,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正当干预。正确认识劳动法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劳动法的实施,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人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者的利益需求越来越呈现的多元化特征.集体劳动争议也呈现出了数量增长快、规模扩大化、多样化形式、利益诉求多元化、爆发集中化、组织性更强等新特点.研究当前集体劳动争议的发展特点及应对措施,重点考虑畅通劳动者的诉求渠道,积极调整工会与仲裁、审判机构的功能,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让集体劳动争议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良好协商、高效调解、公平仲裁、公开审判.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劳动合同专门立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地论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还是从经营者以及劳动者的角度来分析,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顺利实施的保证,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劳动与经营秩序的最有力保证。在实行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在《劳动法》实施数年之后,制定单独的《劳动合同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完善我国劳动法制的目的出发,揭示了作为我国劳动基本法的《劳动法》存在的两大缺陷,即对劳动者的保护尚欠力度和与国际上的标准仍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与修改我国现行《劳动法》应当着眼的三个方面的思路及其措施建议,具体为:一、提升《劳动法》的权威性地位;二、突显《劳动法》的社会法品格;三、确立《劳动法》的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是深远的。它会加速我国同其他国家劳动力的流通,改变我国劳动力结构状况,加剧我国就业的供需矛盾。世贸组织内制定统一劳工标准的趋势,给我国劳动及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为此,我国应当对劳动立法进行全面的清理并进一步完善。适应国际劳动组织劳工标准的要求,加强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包括完善劳动者工薪保障制度,建立对劳动者权益更广泛的保护体系,改进对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救济措施,设立失业预警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菁 《大众商务》2010,(12):242-24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在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者一直处在弱者的地位,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往往利益受损。基于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才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宗旨,更是将单方解除权作为其维护权利的武器。但在实践中,该权利却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在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者一直处在弱者的地位,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往往利益受损.基于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才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宗旨.更是将单方解除权作为其维护权利的武器.但在实践中.该权利却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强势劳动者,为了实现用人单位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平衡,以及加强对普通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有必要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法规制。我国目前的劳动立法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规制只有简单的规定,无法适应合理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在今后的劳动立法中,应通过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报酬权、任意辞职权和加入工会权的限制以及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等方面来进行劳动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法自1994年颁布以来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仍处于“弱者”地位,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在现实中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阐述了如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契约在劳动法领域中的应用涵盖了劳动合同双方订立的过程、劳动合同的形式及具体内容的确立、对于有效期限的规定、合同变更及解除的条件和劳动纠纷或争议等问题的解决等众多领域。由于契约原则在劳动法中存在着使用过度或者是缺位的问题,为此,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正确的处理好契约自由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更好的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关系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就劳动法的起源和我国国家政府等机关对劳动法中的契约自由的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劳动法规没有对在校生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解决在校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时无法可依,各地的人民法院、劳动仲裁机构、劳动行政部门对同一个案件的处理结果也往往大相径庭。因此,亟待立法机关在劳动法的相关法规或司法解释中赋予在校生的劳动者地位,并对其在勤工俭学期间、实习期间以及按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要求到用人单位上班期间和这些相应单位的关系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