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90年代以来的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的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周期性运动是引起物价周期性运动的原因,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但没有稳定物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价水平的周期性运动。因此,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放弃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转而逐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还在最优货币政策框架下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点及其实现条件,最后对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我国物价并没有同步上升,甚至还呈现下降趋势,这有悖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所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稳定正相关的观点。通过对新增货币流向的分析,发现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流效应,并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视角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得出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会产生货币供应的负效应,我国特有的安全动机货币需求也是引起物价非常规变动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更是引起了广泛思索。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近十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公开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它们的出现必定会对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合格性带来巨大影响。引入DivisiaMoney这种较为可行的方法来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对改进我国现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体系具有实用价值,RWMS加权货币量的增长率是现阶段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一个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新新 《现代商业》2014,(33):161-16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一国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等指标有着密切的关联,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也是我国中央银行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至关重要.中国在1996年将货币供应量正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从可测性.可控性、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等几个标准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都受到了不断的质疑.本文从以上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建明  吴亚军 《市场论坛》2009,(6):56-57,43
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少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由于可控性较差而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中介目标来作用于最终目标,应该以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取而代之。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最后认为我国现阶段仍应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锋 《商场现代化》2007,(15):262-2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一般可以分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M1和M2,我们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存在线性关系;同时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利率还没有市场化,没有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因此中国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今天还应该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9.
杨丹 《市场论坛》2003,(8):42-43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呈明显增长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外汇占款的增大.外汇占款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到货币供应量,促成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其当前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控制上的被动性,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对其进行对冲.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王玉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105-107,150
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我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与收入、利率、汇率、货币化程度、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国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且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表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度上,与当初的预期相差甚远。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果弱化的原因,主要来自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股票价格的影响、金融创新、利率管制的影响等方面。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应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关注股票价格,建立对电子货币的管理体制,做好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表明,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度上,与当初的预期相差甚远。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果弱化的原因,主要来自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股票价格的影响、金融创新、利率管制的影响等方面。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应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关注股票价格,建立对电子货币的管理体制,做好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13.
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几年的改革,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的规模与结构.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至关重要。而决定一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选择的必然是一国的经济金融现实。在中国,1996年,货币供应量被正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但是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本文将就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适用性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郑中华 《北方经贸》2004,(11):93-95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建设规模过大 ;货币发行量和贷款规模增长过快 ;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本文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 ,认为应该确定以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为货币政策目标 ,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以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为辅 ,以利率和窗口指导为主来控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 ,优化贷款结构 ,实现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贷币供应量。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大多是以货币供给外生性为前提的,本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趋强的结论。本认为,银行和居民对经济作出的反应影响了我国货币供给的传导,此外,中国加入WTO后,将会削弱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因此,应逐步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为利率指标。  相似文献   

17.
周平 《消费导刊》2009,(18):91-91
在货币政策使用的历史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先后使用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中介变量。我国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好是现阶段仍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长远则改为盯住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以期检验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在我国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M0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可以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解释.中央银行仍然可以用货币供应量来灵活调控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的变化 ,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在当前尚未具备采取其他中介目标的条件下 ,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 ,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货币供应量对CPI和GDP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物价有显著关系、而与产出的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产出的变化主要由实质部门因素确定。而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物价都会产生影响。利用我国1978—2008的年度数据,从货币供应量中的M0的角度,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动态的货币供应量M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