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在1997年5月份买的房子,当时刚毕业不到一年,原来的单位在教工路天目山路口,所以就决定在这附近买房子,也就是城西了。虽然我单位在杭州,但是我被派到外地做销售,所以说实在的,那时候对杭州的情况还是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可以说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于是,我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向西边进军,挖掘房源。一次,骑到一个楼盘前面,看到那里有个售楼处,于是就进去看了看,  相似文献   

2.
《企业导报》2005,(1):26-26
我不是职业炒家。我不四处踩盘,侧面打探楼盘的真实销售情况,或请一些“高人”支招.也不每天抱着大小楼盘信息自个琢磨半天。至于跑楼盘看楼层.看样板间,看什么的我也不会.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仅仅转手了一次房子,赚了10来万。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3,(1):20-25
张剑现在独立全权管理远铃公司,我全权管理远大,就是这样的格局。我们在管理上、经营上没有任何瓜葛。在财产上就不要说了,我不想对别人说我们的财产。对外界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我们员工就有了。他们天天猜测这个,会造成我们内部的混乱。我喜欢有专业性的发展,张剑的知识面很广,难免不集中。在这个专业方面我比任何人都强,绝对不夸张。在同一个平台上,没有哪家企业能拉走我们同一个订单。我觉得全世界没有竞争对手。我们这个行业是永生的行业。  相似文献   

4.
陈静 《楼市》2006,(18)
房交会已成为杭州楼市的风向标。楼市是冷是热,房价要涨要跌,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哪些区域、什么楼盘值得关注,透过一次房交会都能看个八九不离十。那么,专家和购房者都有哪些预测呢?  相似文献   

5.
开盘当天,无数人排队买房,三天时间,整个楼盘卖出了95%。这是杭州钱江南岸某个楼盘在3月份创造出的销售佳绩。但同样是这个楼盘,4月份开盘销售的另一期房子,尽管产品比上次更好,但开盘三天却只成交了30%左右,而它的成交套数在杭州房产信息网上已是名列前茅。4月杭州楼市风向陡转,让市场各方人士都陷入了观望状态中。先看看再说,这是最普遍的心态。看什么呢?原来万众瞩目的是春秋两季的两次房交会。但这次五月省房博会也低调延期了,让各方连参照系都没了,于是不少原定房交会前后开盘的楼盘也延期了。挺着开盘的,除了近郊的中低价房还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6.
我因为没有什么积蓄,没有买房计划,本来可以不关心房事。可是这一两年来,房事实在太热闹了,简直像超女一样,非看两眼不可,要不然别人说话聊天,你听都听不懂。即使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旁观,我也还是给气得半死。因为发展商确实太嚣张了,他们到底都耍了什么手段搞得大家都住不起房,这事情好像现在没人说得清。或者能说清的人都不肯说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了。  相似文献   

7.
杨光 《中外管理》2007,(7):25-25
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让别人怎么看你。不给主人安全感,客人就没有道理可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场     
冯笠心主持人王鸿济题字北京思城企业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协办朱基强调引进外资要看是否得到实惠本刊讯国务院副总理朱铝基最近在江西省调研时指出,一些地方大搞引进外资,引来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呢?光赚你的钱,占领你的市场,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你引进他干嘛?我们现在既不缺外汇,也不缺钱,缺的是技术和管理。我不是说不要引进外资,我们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但要讲究引进的方法、引进的结构,要看引进的目的是什么,要看通过引进是否得到实惠。现在一些地方让别人把国内市场的利润分走了,这怎么行?所以我们要好好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05,(4):28-29
<正>“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一夜之间,浙商朱志平成为公众人物。这位在中国股市里10年搏击创造神奇的富豪极其低调,虽然他的浙江同方投资公司已在杭州、宁波、西安、南通等地开发了7处楼盘,但他似乎从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如果不参与“狗不理”竞拍,也许朱志平这个名字依然不为众人所知。 2月28日中午,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举行产权拍卖会,经过2个小时、154个举牌回合的较  相似文献   

10.
另类力量     
<正>与人矛盾越少,冲突越少,你追求成功 的困扰就越少,愈能与人默契合作,你成功 的机会就愈多。 无论你追求什么,都必须充满信心。不 要判断自己能力不足,不要过于庸人自扰, 更不要在别人面前说没有骨气的话,你应该 告诉他们:"我能办到"。 "学习"两个字,写起来简单,说起来 更简单,但做起来非常难。不是想做大事, 想出人头地的,想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他 100%地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种人就一定是 一般人。  相似文献   

11.
有偿开心     
URC总裁罗治元掏出一叠钱:“钱摆在这里,看你有没有本事让他很开心地给你,就像你怎样让我很开心地喝下这杯水。”猎头的丁作就是帮助别人换环境是为了开心。“如果大家一起吃青菜,就不会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如果大家都吃鱼翅,自己却吃青菜,或是大家都吃青菜,有一个人吃鱼翅,那自己就会不开心。”一旦职业猎头发现了你不开心,就会想方设法让你开心,当然这种开心是有偿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年月日 40岁的我要去做楼盘销售,年龄算是最大的。今天去应聘时,别人都觉得很奇怪,明明招的是售楼小姐,怎么来了个大嫂。我递上简历表的时候,销售经理只瞄了我一眼,简历都没怎么看,就请我回去等通知。我知道这是嫌我年龄大,心里一急,就说:我知道你嫌我年龄大了,但年龄大有年龄大的好处啊。年龄大有耐心,遇事沉得住气,不像小年青,动不动就心焦毛躁的。更何况,飞机上还招空嫂呢,你这儿就不能招售楼大嫂?招来了,说不定还有广告作用呢。一席话说得销售经理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杨敏 《英才》2000,(10)
我们年轻的时候,整个国家相对比较封闭。消费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潮流,对时尚的东西也不了解,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开放、时髦,特别敢于消费。我觉得这和经济来源以及国内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在我20多岁时,收入比较少,一个月才十几块钱,那时只要穿得干干净净就觉得很好,从来不知道名牌啦,保养啦。改革开放以后,收入增加了,对外面的世界看得多了,对流行的时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人都有追求美的本能,加上时尚的配合,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较敢于消费。我觉得有能力去追求时尚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动力。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回报,但决不能依赖别人,不要过于执著,执著到最后只能盲目地跟从别人,但自己又没有能力挣更多的钱,去达到别人的那个高度,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重估杭州价值,杭州楼市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重大现状是无论主城区还是郊区,楼盘都在不断长高,往高空发展。看广州、深圳、香港城市的发展,杭州也难逃城市长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名人书趣     
老舍"书是别人的好" 老舍先生有一篇题为《读书》的短文,收录在《老舍生活与创造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在这篇短文中,老舍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没有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读得很快,不合口味的就"跳过",而且不用心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嘛?书应该记住自己";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16.
“绿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行走在曼谷城市及其楼盘中,我深深疑惑:是不是曼谷人民把我们的基本国策都“贯彻”完了,以至于我们自己倒给遗忘了!也许有人会说,曼谷地处热带,比我们杭州有着更优越的绿化条件。但我认为,我们杭州地处亚热带,绿化条件也并不差,绿化的代价也不会比曼谷高,为何结果相差如此之远。再看我们杭州的许多公建设施和房产楼盘,宁愿花费昂贵代价采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硬质材料,也不愿多用具有强烈生命力的绿色植物,以为这样就是现代的、高档的,以为这样就能提升“档次”,真的如此吗?曼谷的做法和经验完全值得我们杭州学习。我想两地根本的差别,还在于爱绿、护绿、优化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审美意识上。绿色植物是最佳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天天 《楼市》2004,(18)
我原来的住房,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老婆对楼道里每天发煤炉的烟火忍无可忍,2002年上半年,下了最后通牒,不买房子不跟我过了。当时对房子一无所知,于是打电话给几个同事,问他们杭州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房子,条件是市区,交通方便、总价不能超过50万元,100平方米以上。同事给推荐了一套莫干山路的房子后,我立马跑去看房,售楼小姐告诉我就剩下2套了,都是顶层,108平方米,单价4850元一平方米,总价51万多元,我是个懒人,前几年一直在外地工作,对杭州的变化有些陌生了,所以也没有看其它的房子,据同事说,她买房前已经比较了杭州所有的楼盘,所以我决定买下这套房子,免得继续遭受老婆的唠叨。拖来亲朋好友,对房子质量作了一个鉴定(当时房子已经结顶),尤其是顶楼有可能出现的渗漏和隔热问题,考察结果让我很放心。于是立马付了1万元订金,一个月内签订销售合同,缴纳首付款30%。老婆很神勇,跟开发商打嘴仗,硬生生便宜了1%,给我们省下了5000块钱,开心了一把。  相似文献   

18.
1.没有特殊情况,身边不要带超过10块钱。这样,不但可以遏制自己的花钱欲望,还可以在同事要求请客的时候,很大方地打开腰包,给他们演示什么叫身无长物。2.千万不要自己买报纸。完全可以从别人那里拿来看,反正看隔天新闻也不会错过多少东  相似文献   

19.
我看艺术作品,首先看有没有和别人一样,这是最基本的,因为艺术就是创新,如果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就没有意义了,然后分析作品的工艺、主题等……  相似文献   

20.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我在基层秘书工作岗位上度过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有人问我:你差不多摇了一辈子笔杆子,难道就没有动摇过,不后悔?我告诉他,不能说没有动摇过,但是我不后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什么要把自己攀登的曲线去和别人比肩并齐呢?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人,无愧于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就没有什么可遗憾后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