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师》2015,(14)
物流业已经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如何评估营改增后对物流业纳税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解读营改增政策基础上,分析该政策对物流企业税负影响,并提出了物流企业的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良胜 《财会学习》2016,(17):145-14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营改增”逐渐浮现在人们眼中,企业实施营改增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导致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受到严重的打击,也不利企业未来发展,本文就通过企业“营改增”的重要性进行发展,对企业出现“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因素进行探究,在根据相关问题对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做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5,(6)
自营改增实施后,国家住建部为了准确地评价"营改增"可能会对施工企业产生的影响,积极组织了团队对税改给施工企业的税负形成的影响进行摸底和调研,主要目的是考察实施营改增的施工企业在税改之后的税负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在近70家已经实施了营改增的建筑业施工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表示他们的税负是增加了的,实施营改增后他们的税负达到了6%左右,高于原来的营业税税负3%。本文基于增值税的计算原理等,分析了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应对税负增加情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勇 《财会学习》2018,(12):163-164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税收政策也在随时调整和革新,基于这一现状,企业必须紧跟政策变化的步伐进行合理调整.以下,本文就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负增加原因与应对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营改增"的影响分析入手,进一步进行了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苏伟 《财会学习》2018,(18):161-162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当前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营改增环境下,物流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营改增政策的相关影响,积极开展营改增环境下的纳税筹划与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新税制环境下税负压力的下降和企业经营收益的上涨.因此,本文针对当前营改增政策环境及物流企业的发展实际,就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与物流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今后税制环境下物流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曹玮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192-192
交通运输业自"营改增"以来,其行业整体税负不降反增。本文通过介绍"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现状,整理其税负增加的原因,在"营改增"面向全国推开的大潮中,结合外部政策与企业自身信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营改增"改革是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不统一及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税制变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但"营改增"试点推行后,不少物流企业却出现了税负增加的现象。由于纳税人身份不同,税负就会不同,对新办物流企业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运用净利润法进行选择可以发现,进行合理的纳税人身份选择可以有效减少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8.
"营改增"改革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影响意义深远.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比较混乱,如果对建筑施工行业开始征收增值税,势必会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面对由"营改增"产生的税负波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作者对"营改增"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探讨如何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来缓解"营改增"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如何利用现行税收政策中客观存在的"低纳高抵"空间,来合法减轻自身税负;同时对"营改增"后,存在于一些企业之中的"高纳低抵"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提醒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一、"营改增"现状和"低纳高抵"现象(一)"营改增"现状"营改增"税收工程正在我国快速推进,在"结构性减税"的指导思想下,购买服务的企业由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改变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确实减轻了税负。但在税收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前提条件下,有减必有增,也导致了一些企业产生"结构性增税";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4,(7)
营改增的实施必然会给物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流业营改增的状况,分析了营改增对于物流行业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项物流行业应对营改增的重要举措,以期能对物流行业应对此次税制改革带来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瑞明 《会计师》2014,(4):36-37
营改增的实施必然会给物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流业营改增的状况,分析了营改增对于物流行业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项物流行业应对营改增的重要举措,以期能对物流行业应对此次税制改革带来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物流行业在近两年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出现税负不同程度的增加和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本文通过走访宜昌市物流行业,对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用足用活政策、加强"主辅分离";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实现减负增效的对策,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营改增"政策是国家完善税收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范围扩展到建筑业,从理论上来看,可以减少建筑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增加企业的议价能力,完善全行业的抵扣链。本文从"营改增"的现状出发,阐述"营改增"前后企业税负增减情况,进而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据此为建筑业"营改增"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税负。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对于推动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抚州市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营改增”政策一方面可以使得部分企业结构性减税,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使部分企业税负增加.本文从企业税负方面来探讨抚州市此类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的利弊,进一步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在全国物流行业中全面施行后,对该行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从物流行业"营改增"后的发展概况,物流行业的经营类型、税负成本、税收筹划合理动因入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物流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的要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税收筹划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姜辉 《投资与合作》2014,(12):154-154
营改增”能够对服务企业的税负产生双重效应,在部分试点企业中,企业税负出现不减反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中间投入比率过低、适用增值税的税率过高、改革试点的范围有限、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长、增值税发票难以获得等等。本文将对“营改增”税负不增反减现象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消除企业对“营改增”改革后税负变化的疑惑,并且进一步完善“营改增”税负制度。本文将主要针对企业“营改增”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意义、“营改增”将会带来的新变化以及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的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营改增"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营改增有助于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税负,但是营改增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建安企业而言,虽然"营改增"有助于降低税负,但是由于建安企业属于以人力为成本的企业,"营改增"后企业许多进项很难详细的核算,处理不好,会增加企业成本.本文就建安企业应对"营改增"影响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行业税收负担的变动成为关注的焦点。"营改增"使得大部分试点行业企业的税负下降,但部分交通运输、物流业税负上升明显。试点改革行业税负的变动受现行增值税抵扣制度、税率水平、地方政府预算压力等因素制约。推进"营改增"改革,需要继续完善现行增值税制度,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  相似文献   

19.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营业税自此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最后一批纳入"营改增"范围的房地产开发业,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利用"营改增"改革红利,成为其重点关注问题。本文通过测算"营改增"后税负盈亏平衡点,具体分析"营改增"对不同规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影响,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筹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毕芳  孙红梅 《财会学习》2013,(11):57-58
2013年5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随着这次改革试点,我国的物流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应的案例,在新的税制下,提出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技巧,以此来帮助物流企业减轻负担,更好应对这次试点改革。一、转嫁税负在"营改增"后,大多的物流企业所承担的税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一税负上升的情况,物流企业通过调整服务的价格,把增加的增值税由下游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