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转变带来人口红利 世界各国的人口,不论是否实行计划生育,都或迟或早会经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次转变:第一次人口转变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第二次人口转变是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人口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口发展在过去泰国经济发展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未来发展中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这就是本文力图探讨的两个问题。一、泰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1911年,泰国进行了第一次官方人口普查,当时全国总人口为800万。1947年,总人口上升到1,744万;1981年达4,750万;1988年为5,470万。上述数字表明,从1911—1947年的36年间,泰国人口增加了1.18倍,而从1947—1988年的41年间,人口增加了2.14倍。据统计,1920年泰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出生率为45.4‰,死亡率为30.4‰。1955年,自然增长率达3.09%,出生率为48.9‰,死亡率为18‰。1975年,自然增长率为2.25%,出生率为28.4‰,死亡率仅为5.9‰。从1980—1988年,自然增长率为1.9%,出生率为29‰,死亡率为8‰。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相关年份的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依照总和生育率与粗出生率的特征与关系,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率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提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在1949~1979年之间对于出生率几乎没有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在1980~1993年之间开始对出生率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有着比较大的年龄结构贡献率;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在1994~2008之间出现人口惯性势能减弱,对出生率的影响开始减轻;2009~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受80、90一代的影响,出生率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再次出现脱节,迅速增加了年龄结构贡献率。年龄另生育率开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现阶段促进我国人口增长的动力在于年龄结构所引起的惯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人口总量 2003年底西藏总人口为270.17万,2.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17.4‰,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11.1‰。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人口形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53年新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就发现,1949年我国总人口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4.5亿,而是5.4167亿。到1987年,38年间,我国总人口就翻了一番。建国以来,到70年代初的较长时期内,我国人口发展基本处于高增长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类型。从70年代开始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后,由于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年来,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在人口学上,妇女总和生育率是指当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相当于按这一年的生育水  相似文献   

7.
资料库     
1 996年我国人口主要指标┌───┬────┬────┬───┬─────┬──┬───┬───┬───┬─────┐│地区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地区│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万人) │(%。) │ 编 │ 编 │ │(万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西藏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3万多人,人口年龄结构已由年轻型进入成年型、进而向老年型转变,并呈现出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的局面.尽管西藏还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初期,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动和年轻一代赡养观念的变化,单纯依赖家庭养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养老必然逐步从家庭走向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回顾八十年代,展望九十年代甚至到下个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的大趋势到底如何把握,早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战略问题。本文的分析与预测可以供参考。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短短10年内,人口出生率就由七十年代初的30‰以上下降到了20‰左右。进入八十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及妇女生育水平出现了徘徊波动的趋势,年平均净增人口达到了近1600万,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  相似文献   

10.
路遇 《山东经济》1994,(3):50-52
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人口省份之一,但是其生育水平,多年来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比较低的,而且就山东省本身讲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最近我们对山东省7市,镇、县的1199个家庭作了抽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山东省与其它省市自沿区的比较数据,略)我们仅用1987~1992年山东省人口出生率的资料(见表1)纵向看近几年年度生育水平就可知道。  相似文献   

11.
资料库     
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100个主要指标1全国共有城市2全国共有县3全国共有乡镇4国民生产,总值5国内生产总值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第一产业产值8第二产业产值9第三产业产值10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年底总人口12市镇人口13乡村人口14人口出生率15人口死亡率16人口自然琳长率17从业人  相似文献   

12.
李霞  王永利 《特区经济》2005,(8):118-119
一、唐山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基本状况 1.唐山市人口的基本状况。唐山市总人口709万人;其中市区292.8万人,农业人口504.8万人。人口出生率9.40‰,死亡率5.54‰,自然增长率3.85‰。自1988年以来,唐山市一直是河北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1993年以来保持河北第一,1998、2002年被国家授予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但是,唐山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①唐山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若以1949年增长为0,则1970年增长为52.82,1980年增长为67.1;1990年增长为92.17;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遇到很多矛盾与困难。本文就当前我国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我国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分析 1.劳动力增长过快与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受解放后三次生育高峰影响,增大了劳动力基数,以目前12亿人口,每年15%的出生率计算,每年新出生1800万人,减去死亡人数,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看,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聂书岭 《中亚信息》2005,(11):30-30
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 2005年1-8月吉尔吉斯斯坦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向外移民增加的趋势,人口只增加了3.07万人(0.6%)。截至2005年9月1 日,吉尔吉斯斯坦现有人口大约为515.1万人。  相似文献   

15.
据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9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3万人,增长2.5%,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1‰,比上年增加1个千分点;死亡率5.4‰,增加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7‰,增加0.8个千分点。全市户籍人口1162.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失业的基本状况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而未从事工作的状况,包括我国的待业、下岗、长期放假等各种状况。一般说来,失业是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导致的结果。我国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也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和需求相对减少所形成的。从劳动力供给来看,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受解放后三次生育高峰影响,增大了劳动力基数,以目前12亿人口,每年15%。的出生率计算,每年新出生1800万人,减去死亡人数,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因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等原因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的特定社会发展过程。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世界各国平均生育率从1950~1955年之间的4.95,下降到2005~2010年之间的2.52。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的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自身从盲目再生产向自觉再生产过渡的必然阶段,是人口年龄结构的某种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象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年龄结构也出现了这种变化(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据专家预测,2004年中国总人口将会突破13亿人口大关,达到13002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将在6‰左右。中国将继续保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发展模式。同时,2004.年又逢闰年,预计新生儿的出生将比2003年为多。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市转移,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粮食的基本态势1949-1984年,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产量由204公斤上升为397公斤;1985-1994年,粮食产量增长低于人口增长,人均产量下降为368公斤;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产量达到385公斤。中国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需求增加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三个不可逆转的因素,自然要增加对粮食的压力,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引起世人关注的动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或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粮食生产的增长能否超过人口的增长,有气候因素,更重要的是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