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玮 《华商》2008,(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妥善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是不能完全拉平的,否则就会失去效率,只有消费差距可以实现均等化。我国政府应该把社会公平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面。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选择先普及后调整,先阶层均等化后社会均等化,先绝对必需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后次必需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和及时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睢宁县实情,针对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4.
姚樊  李凯 《现代商业》2014,(30):121-12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实现均等化,这不仅有违社会公平,也使城乡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不平等,成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威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值得我们对影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障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探讨了城乡户籍制度的不公平、财政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政府管理制度的不科学、民间融资的不均衡和法制保障制度的不协调制约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为解决这些制约障碍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辨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善民生、缩小不同地区间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的关键。本文基于动态视角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从时间、空间和标准三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理论辨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分区域、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使社会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和双赢。  相似文献   

6.
陈凤菊 《商业时代》2012,(24):112-11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与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加以阐释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我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治理理念的错位是导致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等措施,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天职。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是使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居民的公共需求得到相对满足。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 要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首先理解基本公共服务。所谓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各方认识,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提供、旨在保障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需最基本社会条件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潘尔春 《中国市场》2010,(52):157-157,15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这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描绘出了新蓝图,顺应了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本文以浙江省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型,我国逐步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飞跃。中央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措施就是就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诠释。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逻辑入手,强调了其对社会转型关键期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自身发展这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省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存在着缺乏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缺乏统一区际协调的组织保障、缺乏公平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缺乏公开透明的动态评估机制等制度缺陷。对此,作者在分析实现中国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宏伟目标,面对新常态下给民生支出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能力、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点,把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作为出发点,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作为着力点,更加注重统筹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社会流动成为人口结构变化的新常态。本文以某区为例,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对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讨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及其范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目标,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使不同地区政府确保本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力接近的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8.
财政是公共服务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应当承担着主导责任,因此财政必须积极发挥职能和作用,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财政政策和制度的基本目标。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促进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财贸研究》2020,(4):63-74
基于CGSS 2013,利用序次Logistic和Bioprobit模型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公民社会公平感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改进的验证中介效应的办法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越高,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就越高;总体而言,收入公平感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公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公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自我判断及其年收入影响了公民对于社会是否公平的认知;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3月1日对外公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是什么?"均等化"的内涵是什么?规划有哪些特点?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问: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